第44章医道仙

换源:

  苏玉的药铺终于迎来了开张的日子,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药铺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好的药材是制药的根本,于是决定在自己的龙冥鼎空间内种植药材。

在龙冥鼎的空间里,苏玉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种植方式。他不干涉药材的生长和繁衍,只是随机、随地撒种子或移栽,让药材保持野生状态。这样种植出来的药材,药效才能保持最佳。

这片空间里,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有的药材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苏玉时常穿梭于这片药材的世界,观察它们的生长状况,但从不轻易采摘。药材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才能汲取天地之精华,发挥出最大的药效。

苏玉的种植习性在龙冥鼎空间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其培育的药材凭借独树一帜的种植之法,药效显著优于市面上的普通药材。他始终恪守药材采挖的准则,坚决杜绝滥采滥挖之举,特别是对于像鸡血藤这类多年生的药材,他更是谨小慎微,力保药材的年份与药效。

为拓展市场,苏玉决定破例采挖一株生长达三十年之久的鸡血藤。这株鸡血藤枝干粗壮且药力充盈,苏玉深信其卓越的药效定能吸引医馆药铺的关注。他在龙冥鼎空间内的宅院里搭建了药房、制药房等设施,亲自搬运建筑材料与工具,精心开展药材的粗加工事宜。

对于鸡血藤的炮制,苏玉先是把采挖回来的鸡血藤仔细地洗净,将附着的杂质彻底清除。随后,他操起锋利的刀具,全神贯注且小心翼翼地将鸡血藤切成厚度均匀的片状。紧接着,把切好的片状鸡血藤平摊在阳光充足且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晒。在晾晒期间,他会频繁且细致地翻动这些切片,以保证每一片都能均匀受热,防止出现局部受潮发霉或者过度干燥导致药效受损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他还会精心地进行筛选,把那些不符合品质要求的切片剔除。通过这一连串严谨而精细的操作,鸡血藤的切片得以充分干燥,完美地保留了其珍贵的药效和卓越的品质。

他选取了切片晒干的方式,如此一来,既能彰显出药材的上乘品质,又便于进行销售。他还把炮制完毕的鸡血藤与其他药材分别装成礼包,亲自赶赴青山县的医馆和药铺进行推介。

徐大夫乃是青山县医术精湛的名医,他对苏玉炮制的药材交口称赞,尤其对蜜炙黄芪的炮制技艺大为赞赏,认为其药效可与野生黄芪相媲美。徐大夫表示愿意与苏玉携手合作,按照所需药材下达订单。

虽说两家药铺对苏玉的药材心生向往,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他们并未大规模下单,只是订购了部分难以炮制的药材,同时期望购置鸡血藤片。对此,苏玉并未灰心丧气,他深知信誉与品质的积淀需要耗费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青山县首屈一指的名医梅花谷,也对苏玉的药材表现出浓厚的兴致。在某次偶然的交流中,梅花谷含蓄地表达了对苏玉制药技艺的认同,这令苏玉深感欣慰。

在往后的日子里,苏玉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种植习性和采挖原则,全力提升自身的制药技艺。

苏玉携着自己精心炮制的药材,专程赶赴梅花谷的医馆请教。一路上,街道上人来人往,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梅花谷见苏玉来意恳切,遂仔细品鉴了他带来的药材,颔首称赞道:“苏玉,你这药材品质堪称上乘,药效卓著,足见你耗费了诸多心血。”苏玉听闻,脸上瞬间绽放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犹如春日暖阳般灿烂,赶忙拱手作揖说道:“能得您这番夸赞,真是令我受宠若惊。”他的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额头也因激动而微微渗出汗珠。

二人落坐,继而探讨起药材市场的态势。梅花谷眉头微皱,目光中透着一丝凝重,缓缓说道:“我这儿无需大量购置你的药材,只因我的病患多为官宦贵族,用药量有限,况且我的医术已然臻至无需过度倚仗上品药材的境地。”苏玉认真倾听,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理解,但仍难掩一丝失落,他的嘴角微微下撇,眉心蹙起了一个小小的疙瘩。

自梅花谷的医馆离开,苏玉返回保安堂。途中,热闹的街道依旧人来人往,贩夫走卒忙碌穿梭。他随即投入到繁忙的订单处理之中。为便于运输药材,他购置了一头驴和一辆板车,亲自送货至各个医馆与药铺。

在平素的生活里,苏玉依旧秉持着俭朴的生活作风。他每日清晨早起做饭,研读医书,洗漱妥当后便出门劳作。夜晚回到保安堂,他还要整理药材,筹备次日的送货事宜。纵然忙碌不堪,但他却沉醉其中,生活充实且愉悦。

而老方,在苏玉的襄助下化解了个人难题,其医术亦有了显著提升。这一天,老方紧紧握住苏玉的手,眼眶泛红,眼中盈满了感激的泪花,嘴唇微微颤抖着说道:“苏玉,真是感激不尽啊!多亏有你,我的生活方才有了转机。”苏玉拍了拍老方的肩膀,一脸真诚,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的笑容,目光坚定地回应:“别见外,老方。咱们齐心协力,让保安堂的名声响彻整个青山县!”

两人的话语在保安堂内回响,满溢着信心与希望。

苏玉于保安堂的声名愈发显赫,众多人士纷纷前来向他求治某些难以启齿的病症。苏玉皆婉言相拒。

他深知自身的定位所在,无意争抢其他医馆药铺的营生,我只想卖卖药材咸鱼,过生活多自在呀。他笃定,恪尽职守,便是对他人的最大助力。

苏玉对药材品质的把控堪称严苛。从药材的源头抓起,他精心挑选每一颗种子,只选用那些饱满、无瑕疵的,确保它们具备优良的基因。

在种植过程中,他亲自丈量土地,确保每一株药材都能拥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和适宜的光照。

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他都严格遵循时节和分量,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到了收获时节,苏玉更是亲力亲为,用最轻柔的手法采摘,避免对药材造成任何损伤。

炮制环节更是不容有失。他仔细清洗每一味药材,去除杂质,手法细腻而精准。

晾晒时,他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药材的摆放位置,以保证均匀受热和干燥。

在熬制和研磨等工序中,他对火候和力度的掌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让每一味药材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药效。

闲暇之时,苏玉也会分析当前的药材市场。他深知,如今的药材市场看似繁荣,实则竞争激烈且良莠不齐。

一些药商为了追求利润,不惜以次充好,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而病人往往难以辨别药材的真伪优劣,这让真正用心炮制优质药材的人面临更大的挑战。

但他也明白,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不断提高,对优质药材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只要坚守品质,诚信经营,就一定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某一日,青山药堂的杨掌柜寻至苏玉,告知其一则出人意料的消息。原来,青山药堂决意不再自行炮制所需药材,而是举荐病人前往长生堂购置。这令苏玉倍感诧异,盖因在此之前,杨掌柜尚未全然接纳从苏玉这里进货。

苏玉对杨掌柜这突如其来的策略变更心生疑窦,不禁向杨掌柜询问缘由。杨掌柜长吁一口气,解释道:“苏玉啊,当下的市场竞争甚是激烈,我们青山药堂亦需探寻新的生存之法。推荐病人去长生堂购置药材,既能确保药材的品质优良,又能够节省我们自身的成本,岂不是两全其美?”

苏玉闻后,缄默须臾。他深知,此乃市场的发展趋势,自身亦无力改变。于是,他决意继续专注于精进自身的制药技艺,为病人供应更优质的药材。

四年时光匆匆而逝,苏玉在保安堂的日子平静且充实。他未曾遭遇重大波折,然而每一天都过得饶有意义。他仍旧坚持亲自种植、炮制各类药材,对药材的品质严格把控。与此同时,他还与青山县的医馆、药铺构建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这四年之中,苏玉的生活节奏近乎未曾改变。他每日依旧早起操持做饭事宜、研读医书典籍,白天忙碌于药材的种植与炮制,夜晚则整理药材,为次日的送货事务做好充分准备。

虽说生活繁忙,但他却乐此不疲,只因他知晓,自己正在为病人施予援助,为保安堂的声誉奋力拼搏。

这四年间,苏玉的制药技艺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同,保安堂的名声亦逐步传遍整个青山县。

而苏玉,也在这段岁月里,觅得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坚定了身为医者的信念。他坚信,只要用心为之,终会获取他人的认可。

而那些曾经的疑虑与困惑,也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渐渐消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