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太明白这个概念

换源:

  家长们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眼神。

方父忍不住说:“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主动。沈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沈明谦虚地笑了笑:“这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功劳。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些鼓励和引导。”

正说着,季杨杨走了过来。

“沈老师,我们在复习上一章的内容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您能帮我们讲解一下吗?”

沈明点点头:“当然可以。你们先整理一下问题,我马上过来。”

季杨杨道谢后回到座位。

沈明转向家长们:“抱歉,我得去帮助学生们了。你们要不要进来看看?”

“不用了!”

家长们婉拒了邀请,不想打扰孩子们学习。

他们离开时,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沈明走回教室,开始为学生们讲解难题。

然而,随着讲解的深入,他发现问题比想象中更加棘手。

由于之前的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在理解不了新的知识。

“老师,我还是不太明白这个概念。”

方一凡挠了挠头,有些沮丧地说。

沈明看着学生们困惑的表情,意识到仅仅依靠突然提高的学习热情是不够的。

他们需要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沈明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学生学习困难,建议从数学学科入手,逐步拓展其他学科教学。】

沈明环视教室,做出了决定:“同学们,我们今天先集中攻克数学难题。”

“这个学科是其他科目的基础,掌握好数学思维对学习其他科目也会有很大帮助。”

沈明清了清嗓子,说道:“在我们开始之前,我想知道你们对数学的看法。季杨杨,你先说吧。”

季杨杨皱了皱眉,回答道:“数学就是一堆没用的公式和定理。我觉得学这些完全是浪费时间。”

沈明点点头,没有立即反驳,而是转向方一凡:“那你呢,方一凡?”

方一凡耸了耸肩:“我觉得数学太难了,根本学不会。每次考试都是瞎猜。”

沈明听完两人的回答,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要改变这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光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

这时,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

不如……

沈明神秘地笑了笑,说道:“来,我们做个小实验。”

他拿出两张白纸和两支笔,递给方一凡和季杨杨。

“我会给你们一道题,你们要在心里计算,不要在纸上写任何东西。准备好了吗?”

两个男生虽然还是一脸怀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沈明清了清嗓子,说道:“好,题目是:23乘以17。开始!”

方一凡立刻皱起眉头,开始掰着手指头默默计算。

季杨杨则闭上眼睛,似乎在努力回忆乘法口诀。

就在这时,沈明悄悄启动了系统的专注光环能力,将其作用于季杨杨身上。

突然,季杨杨睁开眼睛,脱口而出:“391!”

方一凡和沈明都惊讶地看着他。

沈明笑着说:“没错,就是391。”

“季杨杨,你是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的?”

季杨杨也一脸茫然,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也不知道。这个答案就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了。”

沈明故作神秘地说:“看来,你的数学潜力正在觉醒啊。”

方一凡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季杨杨:“杨杨,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季杨杨摇了摇头,还是一脸困惑:“我真的不知道。但是……这种感觉很奇妙。”

“就好像……数字在我脑子里自动排列组合,得出了结果。”

沈明满意地看着这一幕,知道自己的计划奏效了。

他决定乘胜追击:“既然季杨杨发现了自己的潜力,那我们就来点更有挑战性的。方一凡,你也一起来。”

他又出了几道难度逐渐增加的心算题。

在专注光环的作用下,季杨杨的表现越来越出色。

方一凡虽然进步较慢,但看到季杨杨的变化,也开始认真思考每一道题。

沈明看着两个学生专注的样子,心里暗自欣喜。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至少,他已经成功地点燃了这两个问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沈明说道:“明天我们正式开始补习,从最基础的集合开始。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季杨杨兴奋地说:“沈老师,我觉得数学突然变得有意思了。我想多学一些。”

方一凡虽然没有季杨杨那么热情,但也点了点头:“我……我也想试试。也许我真的有数学潜力呢?”

沈明满意地看着两个学生脸上难得一见的兴奋表情,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策略奏效了。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你们都有兴趣,那我们就开始吧。今天我们先来讲讲集合这个概念。”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马克笔。

“集合,简单来说,就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比如说,我们班级就是一个集合,由所有在这个班级的学生组成。”

季杨杨突然举手,迫不及待地说:“我懂了!就像我们学校的篮球队,也是一个集合,对吧?”

沈明点头微笑:“没错,季杨杨。你理解得很快。”

方一凡也不甘示弱,说道:“那……那我们教室里的所有桌椅,也算一个集合吗?”

沈明欣慰地看着两人,说:“都说得很对。看来你们已经开始理解集合的概念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表示一个集合。”

他在白板上写下:A={1,2,3,4,5}

“这就是一个集合的表示方法。大括号里面的每个元素都属于这个集合。”沈明解释道。

季杨杨若有所思:“我好像明白了。那如果我们想表示所有的正整数,是不是可以写成B={1,2,3,...}?”

沈明惊喜地看着季杨杨:“没错!你理解得非常好。这种用省略号表示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举法。”

方一凡看起来有些困惑:“可是,如果一个集合里的元素太多了,用这种方法岂不是写不完?”

沈明点头说:“很好的问题,方一凡。”

“确实,有些集合的元素太多,无法一一列举。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描述法。”

他在白板上写下:C={x|x是偶数且x10}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