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碑文解谜·脉络初现

换源:

  水姑娘,打听到了!城西老人口中的皮影戏班,上个月突然在城郊破庙落脚。余文乐的声音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粗粝,说话间已凑到墓碑前,借着水玲珑手中的火折子打量碑文,不过这碑上刻的九曲回廊锁玄音,八方傀儡引黄泉,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水玲珑指尖沿着碑文凹陷处游走,忽然在傀儡二字下方停住。

借着跳动的火苗,她发现石壁上竟有极细的划痕,像是某种符号被刻意抹去后留下的痕迹。余镖头,你看这碑文看似悼念先人,实则暗藏机关。

她抽出腰间软剑,剑尖轻轻叩击碑身,每列第三字连起来——影、道、诡、谋,正是他们的行事暗号。

余文乐瞳孔骤缩,伸手摸向碑侧凸起的莲花纹:我押运的货物里,确有几箱贴着莲花火漆印!当时还以为是普通丝绸...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梆子声,三长两短的节奏惊起林间宿鸟。

水玲珑脸色骤变,软剑挽出剑花:是催命梆子!他们已经发现有人破解秘密了。

夜色中,数十道黑影自屋顶掠过,月光映着他们腰间悬挂的皮影造型腰牌。

水玲珑拉着余文乐闪入墓碑后的暗影,低声道:碑文最后两句莫问前路阴或晴,且听鼓点辨死生,说的应该是他们的行动路线。城郊古道每逢月圆会有皮影戏演出,恐怕

余文乐脸色紧绷,青筋在握着雁翎刀的手背上凸起,他猛地抽出寒光闪闪的雁翎刀,刀刃划破空气发出清冽的嗡鸣:“先突围再说!等天亮咱们就去破庙探个究竟。”话音未落,他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逼近的黑影。

水玲珑脚尖点地,身姿轻盈如燕,软剑划出优美的弧线,与余文乐形成默契的配合。刀光剑影在夜色中交织,似银蛇狂舞,飞溅的火星如同坠落的流星,短暂地照亮四周。

就在这时,一道诡异的红光映入眼帘——墓碑之上,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道新鲜的血痕,那是以朱砂精心绘制的皮影小人。这小人栩栩如生,手中握着的却不是常见的戏偶道具,而是一把明晃晃、透着森然杀意的匕首,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险与阴谋。

说起皮影戏,其来历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相传汉武帝因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思念不已,整日神情恍惚、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便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便是皮影戏最早的雏形,而后历经各朝各代的传承与发展,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在漫长的岁月里,皮影戏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剧目。传统剧目中,既有讲述英雄豪杰传奇故事的《杨家将》《岳飞传》,剧中人物在艺人灵巧的操纵下,金戈铁马、征战沙场,将忠君爱国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有演绎才子佳人浪漫爱情的《西厢记》《天仙配》,那细腻的情感、婉转的唱词,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还有充满神话色彩的《西游记》《封神榜》,各路神仙妖怪在小小的皮影幕布上腾云驾雾、斗法争斗,引得观众们惊叹连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