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西疆往事

换源:

  京城,栖霞山,祈神庙,一道红光悄然降落。

神庙里,坐落着各种大小不一的神像,但无一例外都是一个人,沉渊。

姜颂环顾四周,神色怅然,这里有多少神像,就代表她为沉渊做过多少事,竟然多得连她自己都数不清了。

神庙外,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头儿支了一个小摊儿,解谜算卦。

姜颂很想让他为自己算一算,只不过此时的姜颂不过是一缕魂魄。

在魂魄离体的那一瞬间,她终于明白,这千年的功德就是一场阴谋。

……

自古以来,人在步入绝境时,都会求神拜佛,以求最后一丝希望。

姜颂是,喻桉也是。

千年前,国中的大祭司预言西疆将遭遇一场浩劫,恐有灭国风险。

只不过当时正是一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好时候,没人会相信这种预言。

只有姜颂,会望着平淡无波的天空,脸色浮现一抹忧愁。

灾祸来临前,动物们总是会最先察觉到。

最近姜颂的那些小家伙们都开始蠢蠢欲动,百般不安,成群的蝴蝶在低空盘旋,她意识到了不对劲。

她飞奔回王宫,准备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

却只听见一片哀嚎。

宫人扯着嗓子大喊:大王驾崩。

她至今都记得,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进宫里的,走近父亲的尸体前的。

大祭司拉着她的手殷切地说:“公主,大王骤然崩逝,为保国中安宁,唯有你可担此大任。”

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从小就被当成继承人培养,她没有一天可松懈的。

就连在这个重大时刻,她也没工夫伤心,步履不停地登上王位。

彼时她十五岁。

自她登基后,内忧外患,从不停歇。

路寅和青漪看着她日渐消瘦,十分心疼,想劝她休息休息,可姜颂只摆摆手说:“南边还在闹旱灾,我得去瞧瞧。”

见她坚持,两人只得作罢,默默陪在她身边。

终于,大祭司的预言成真。

西疆大祸临头。

成片的乌云遮住了最后一丝天光,狂风四起,电闪雷鸣,颇有一番风雨欲来之势。

姜颂紧急召大祭司入宫,商量解决之法。

姜颂虽精通巫医巫法,但对于大灾大难,也只是杯水车薪。

宫里灯火昏暗,衬得姜颂的脸色更加虚弱。

大祭司坐在她对面,脸上画满了古老的符咒,一双深邃的眼睛盯着姜颂,眼中闪过关切。

“依我看,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上天要降下灾祸,何不开坛祭祀,让上天网开一面。”

“开坛祭祀?”

祭祀上天是西疆向来就有的传统,只是姜颂父亲继位后,就废除了这一制度,只因开销太大,不如都分发于人民。

此举惹得各王公贵族极力反对,而平民百姓却感怀大王恩德,得了一个爱民的好名声

“对,开坛祭祀。”

“只是国中本就艰难,如何能举行祭祀仪式?”

大祭司眼珠子一转,站起身,跪伏在姜颂耳边道:“祭祀可不用钱银,可用……活人。”

“住口。”姜颂愤然起身,“我父亲仁德治天下,我怎么能用活人祭祀,我就不信那上天神仙会毁了我西疆不成。”

“公主,星盘预言,西疆即将灭国,如果再不开坛祭祀,恐怕预言就要成真啊。”

姜颂背对大祭司而站,脸上写满了痛苦纠结。

她不能让西疆毁在她手里,可她也做不出活人祭祀这事儿,留下个千古骂名。

“公主,我愿当祭品。”

“公主,我也愿意。”

青漪和路寅推门进来,跪在地上,争先恐后表明自己的心意。

姜颂赶忙扶起他们,声音颤抖着说:“瞎说什么,我不会让你们去当祭品。”

他们三人虽为主仆,可也是从小一起长大,跟亲人一样。

看着他们关切的表情,姜颂深呼吸一口气,面上浮现一抹坚决,像是决定了什么。

她转身扶起大祭司,严肃地说道:“沉渊,我去当这个祭品吧。”

闻言,青漪路寅齐声喊道:“公主不可。”

“公主千金之躯,怎么能委身当祭品。”

姜颂摇摇头,“我意已决,我做不到让你们去殉国,只能我去。”

“可……”青漪还想说些什么,被姜颂捂住嘴,“别说了,我是西疆公主,为万民所养,如今生死存亡之际,我当然要以身作则。”

她看向沉渊,“如何?”

见她态度坚决,沉渊脸上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挣扎,事态明显偏离了他的轨道,但他只能咬着牙回答:“公主殉国,上天一定能感念西疆的诚意。”说着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姜颂闭眼沉吟出声:“如此甚好。”

青漪哭喊出声:“你个死沉渊,你还真舍得让公主去祭祀,你知不知道……”

路寅赶忙拉住她,对她摇了摇头,青漪这才不甘心地住了嘴。

……

开坛祭祀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曾经受过姜颂恩惠的人民都纷纷自发前往祭祀台,恳求她不要去当祭品。

房间里,青漪正在含泪为姜颂梳头,豆大的泪珠往下掉,这恐怕是她最后一次为公主梳头了。

姜颂拍了拍她颤抖的手,语气轻柔地说:“好了,别难过了,人不是还有转世嘛,等来世,我们还做好姐妹。”

听了这话,青漪再也忍不住扑到她怀里大哭起来。

祭台方面,沉渊都已准备妥当,只差祭品。

姜颂身穿着西疆特有的衣服,绣满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身上也都缀满了银饰。

她款款走来,清脆的铃声叮当作响,每一声都代表着她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在众人饱含热泪的注视下,姜颂一步一步走进祭台。

就连平日里反对她的大臣们,眼中也流露出一丝不忍,毕竟姜颂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一些民众纷纷下跪,齐声高喊:“公主请三思。”

看着呜呜泱泱的人群,姜颂脸上浮现一抹欣慰,至少她做这事是值得的。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沉渊走过来轻声说道。

姜颂转头看他,眼里尽是坚决,“为了西疆,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