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室的金属地板泛着冷光,雷浩的九环大刀在手中挽出刀花,刀柄上的铜环叮当作响。他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灯光下如岩石般隆起,刀鞘随意地扔在兵器架上,新得的《断浪斩风刀》典籍摊开在窗台,页脚被穿堂风掀起,露出“斩风式”的刀势图解。
以先行了解为借口,已让凝烟扫描记录了五人十五本秘籍的张君玉立在丈外,手中握着从兵器架上随手取的普通长剑,剑穗在腕间垂落,剑鞘已被他随意搁在窗台,露出剑身上隐约的云纹,那是特九局制式长剑。目光落在雷浩握刀的手腕上:“断浪斩风刀讲究‘刀随浪走,劲从风生’,雷兄这握刀式虽稳,却少了三分浪头的灵动。”
雷浩咧嘴一笑,刀背重重拍在掌心:“少废话!接招吧!”
“断浪斩风刀第一式,浪起礁崩!”雷浩暴喝一声,刀身划破空气的尖啸声中,整个人如浪头拍岸般欺身而上。刀刃未至,刀风已将地面的灰尘卷起,在金属地板上划出数道浅痕。这一式讲究借腰马之力,刀从下盘撩起,如礁石撞浪般带着崩裂之势。
张君玉足尖轻点,踏雪折梅步瞬间让开正面,长剑在胸前划出半圆。神门十三剑的“少商式”本要点向对方腕脉,却在中途变招,剑尖顺着刀背纹路滑向雷浩肘弯“曲池穴”。这一变招暗含绕指柔剑的缠丝劲,剑身如灵蛇般弯曲,竟将雷浩的刀势引向右侧。
“好个滑不留手!”雷浩大喝,手腕翻转,刀势陡然变向,正是断浪斩风刀第二式“风嘶云裂”。刀身如狂风呼啸,带着割裂云絮的气势横扫而出,九环齐响如战鼓轰鸣。张君玉见状,长剑突然绷直,神门十三剑“商阳式”点向他肩井穴,同时足尖踏在“坎位”,借地力卸去三分刀势。
两招相交,金属碰撞声中溅出火星。张君玉的长剑被震得微颤,却趁势旋身,绕指柔剑“缠丝式”如灵蛇盘绕刀身,剑尖顺着刀环缝隙刺向雷浩手腕“阳池穴”。这一手以柔克刚的妙处,在于借对方刀劲的刚猛化为己用,剑刃与刀环摩擦时发出刺耳的声响,却让雷浩不得不收刀后跃。
“雷兄这第一式,腰马虽稳,却少了浪头的回劲。”张君玉开口指点,剑穗在胸前轻轻晃动,“断浪斩风刀讲究‘浪起时礁崩,浪退时藏劲’,你看这刀势撩起时,若能借胯部扭转多蓄三分力,收刀时便可顺势带出‘逆浪回舟’的变招。”
雷浩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咧嘴笑道:“再来!”第三式“断水分痕”已然出手。这一式刀走中盘,如利刃分水,刀身平推时暗含十二道暗劲,每一道都可随对方招式变化而变化。张君玉见状,长剑施展出神门十三剑“中冲式”,剑尖连点刀身三处受力点,竟将十二道暗劲逐一卸去。
“好!”一旁观战的李鸿羽忍不住喝彩,目光紧紧盯着两人的招式拆解。孙正祥眼中闪过精光,正在暗自将流风回雪手的卸力技巧与张君玉的剑招对比。齐思柔全神贯注地看着两人的对决,叶子平则在一旁默默比划,将龙渊九曲剑的变化与张君玉的剑招结合,若有所思。
雷浩越战越勇,第四式“逆浪回舟”、第五式“千堆雪涌”接连施展,刀风所过之处,训练室的沙袋被震得离地半尺。张君玉却始终以神门十三剑的精准点穴和绕指柔剑的缠丝劲应对,每一剑都落在刀势的缝隙中,看似轻柔,却总能将刚猛的刀劲引向空处。
“注意看剑尖轨迹。”张君玉一边拆解招式,一边讲解。
说话间,雷浩的第六式“孤鸿掠影”已然攻到。这一式讲究刀随身形,如孤鸿掠影般迅捷,刀身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劈出。张君玉不慌不忙,绕指柔剑“柔云式”展开,剑身如流云般包裹住刀身,神门十三剑“关冲式”同时点向雷浩腕部“神门穴”。
“啊!”雷浩只觉手腕一麻,刀差点脱手,惊出一身冷汗。张君玉趁机后退半步,说道:“这一式看似迅捷,却犯了‘贪快失稳’的毛病。刀势如孤鸿,需有展翅的舒展,而非一味求快。你看这刀身劈出时,肘部若能再抬高半寸,便可避开我的剑尖,同时借势变招‘龙卷摧城’。”
不知不觉,雷浩的断浪斩风刀二十式已施展过半,额头上的汗珠如断线珍珠般落下,却越战越精神。张君玉虽压制境界,但神门十三剑和绕指柔剑的精妙,以及多年来如痴如醉地搏杀于试炼空间所获得的海量经验,让他在指点中始终游刃有余。
“第十三式,碎玉飞花!”雷浩一声暴喝,刀身突然如飞花般旋转,九环齐鸣如万马奔腾,刀风卷起训练室的碎纸,在空气中形成刀气漩涡。张君玉见状,眼中闪过赞赏,长剑施展出绕指柔剑“飞花式”,剑身如花瓣般轻盈,却在漩涡中精准点向刀身的十二处发力点。
“雷兄,这碎玉飞花式,关键在‘碎’字。”张君玉趁雷浩收刀喘息时讲解,“刀势旋转时,需如碎玉般分散劲力,让对方捉摸不透重点。但你这一式劲力太过集中,看似威猛,实则给了对手卸力的机会。若能在旋转中暗含‘镜花水月’的虚招,便可虚实结合,让对手防不胜防。”
雷浩重重地点头,擦了擦刀上的汗水,说道:“君玉兄弟,你这剑法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以前总觉得刀就要刚猛,没想到以柔克刚竟有这么多门道。”
张君玉笑道:“刚柔并济,方是武学正道。你这断浪斩风刀,刚猛中带着浪的灵动,若能再融入几分巧劲,必能更上一层楼。”
说话间,雷浩已提起刀,准备施展第十四式“万壑松涛”。这一式模拟松涛万壑的磅礴气势,刀势如排山倒海般压来。张君玉见状,长剑提起,神门十三剑“少冲式”与绕指柔剑“松风式”同时施展,剑尖如松针般密集,却又带着绕指的柔劲,将刀势一一化解。
训练室的灯光下,两人的身影不断交错,刀光剑影中,二十式断浪斩风刀已全部施展完毕,雷浩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眼中却满是兴奋。
“今天就到这里吧。”张君玉说道,“雷兄的断浪斩风刀,已得刚猛之妙,若能再悟柔劲,必能跻身一流刀客之列。”
雷浩站起身,抱拳道:“君玉兄弟,多谢指点。我雷浩今天才算明白,原来刀术不仅仅是靠蛮力,更要靠巧劲和悟性。我这还有一套掌法……”
张君玉摆摆手笑道,“今天只论刀法和剑法吧,鸿羽他们四个还等着呢。掌法咱们明天再来。”
李鸿羽闻言,立即抽出自己的佩剑,上前将雷浩拉出战圈,“雷组长,雷哥,你已经指点切磋一局了,歇一歇,我们这儿还有四位弟弟妹妹呢。”
雷浩笑道,“好好,是我贪了,你们好好练。大家都练出名堂了,大家出去也有面子。”于是和孙正祥三人立在一处观战。
李鸿羽面色一肃,长剑轻颤,第一式“云起青萍”。剑身如青萍之末随风扬起,却在将及眉梢时突然变向,化作“风送浮云”的飘逸剑势。这一式讲究借肩肘之力引动剑身,如浮云随风般自然流转,剑刃未至,剑气已在空气中划出数道淡青轨迹。
张君玉见状,长剑微振,神门十三剑的“少商式”悄然出手。剑尖如流萤般点向李鸿羽手腕“神门穴”,却在即将触及的瞬间,剑身突然如灵蛇般弯曲,使出绕指柔剑的“缠丝式”,顺着对方剑刃滑向肘弯“曲池穴”。这一手融合了武当两大绝学的精妙,以神门剑的点穴之准,合绕指柔的卸力之巧,竟将李鸿羽的剑势生生引向左侧。
“好个‘风送浮云’,却输在‘送’字上。”张君玉收剑而立,剑穗在胸前荡出小弧,“云之柔,在于能载能化。你这剑势虽飘,却少了‘载物’的浑厚。若在手腕翻转时,辅以‘太素云笈功’的内劲流转,便可借对方来力化为己用。”
李鸿羽点头,闭目回想典籍中“太素云笈功”的运劲路线,丹田处的内息如云雾般升腾,顺着手少阳三焦经涌向手腕。再次出剑时,“风送浮云”的剑势已多了几分厚重,剑刃划过空气,竟隐隐带起风雷之声。
张君玉见状,长剑突然化作少林伏魔剑法的“金刚伏虎”,剑身如金刚杵般砸下,竟将李鸿羽的柔云剑势生生压下三尺。这一手刚猛无俦的变化,恰合“以刚破柔、以重御轻”的武学至理,剑刃相交时,金属碰撞声中溅出点点火星。
“注意了!”张君玉暴喝,伏魔剑法的“降魔杵”紧随其后,“柔云剑虽柔,却不可一味避其锋芒。若遇刚猛剑招,便要学那云端藏雷,看似轻柔,实则暗藏霹雳。”说话间,他的剑势陡然一变,伏魔剑法与绕指柔剑如阴阳交融,刚柔并济,竟在李鸿羽的剑网中撕开一道缝隙。
李鸿羽只觉对方剑势忽刚忽柔,如泰山压顶又似春风拂面,饶是他全力施为,仍感处处受制。他咬了咬牙,施展出第三式“烟笼寒水”,剑身如寒水般漫出,竟在空气中形成一片淡青水幕,将张君玉的剑势尽数笼罩。
“妙!”张君玉喝彩,手中长剑却不停歇,神门十三剑的“商阳式”连点水幕七处薄弱点,“寒水虽柔,却要懂得‘抽刀断水’的妙处。你这水幕看似绵密,却少了‘断’的狠劲。若在水幕中暗藏‘游丝缚虎’的巧劲,便可化守为攻。”
话音未落,他的剑势已变作绕指柔剑的“游丝式”,剑身如游丝般缠住李鸿羽的剑刃,轻轻一绞,竟将对方的水幕绞得粉碎。李鸿羽只觉手腕一震,长剑几乎脱手,惊出一身冷汗。
“再来!”他深吸一口气,内息运转如江河归海,第四式“雾锁重楼”应声而出。这一式讲究以剑势形成重重雾障,如重楼叠嶂般困住对手,剑刃在身前划出无数个半圆,竟在空气中留下淡淡剑影,恍若真有云雾缭绕。
张君玉见状,剑势再变,少林伏魔剑法的“韦陀献杵”轰然砸下,竟以刚猛剑势硬破雾障。剑刃所过之处,雾影纷纷碎裂,却在即将触及李鸿羽时,突然变作神门十三剑的“中冲式”,剑尖如电般点向他肩井穴。
“雾锁重楼,重在‘锁’字。”张君玉趁势讲解,“雾虽虚,却能迷其眼、乱其神。你这剑势虽妙,却少了‘锁’的机巧。若在雾障中暗含‘流云叩门’的虚招,便可虚实相生,让对手防不胜防。”
李鸿羽恍然大悟,默默记下要点,内息运转愈发顺畅。他施展出第五式“霞染长空”,剑身如霞光般绚烂,却在绚烂中暗藏杀机,剑刃划过之处,空气仿佛被染成淡青,美不胜收却又危险至极。
张君玉点头,剑势化作绕指柔剑的“霞影式”,与对方剑势相互缠绕,如双霞共舞。他的剑尖始终不离李鸿羽的手腕穴道,却又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引导对方感受剑势的变化。
“太素柔云剑的精髓,在于‘以柔克刚、以虚御实’。”张君玉说道,“每一式都要如云朵般变幻莫测,让对手摸不清虚实。就像这‘霞染长空’,看似绚烂,实则暗藏‘露凝霜刃’的杀招。”
说话间,李鸿羽的剑势已到“弱柳扶风”,剑身如弱柳般随风摆动,却在摆动中暗含无数杀招。张君玉见状,剑势再变,神门十三剑与伏魔剑法交替施展,刚柔并济,将对方的剑势一一拆解,却又不失分寸,恰到好处地指点关键。
渐渐两人已拆了近二十招,李鸿羽的额头上挂满了汗珠,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张君玉指点起来更是深入浅出,丝丝入扣。
“最后一式,‘天河垂练’!”李鸿羽暴喝,剑身如天河落瀑般垂下,竟在空气中形成一道淡青光幕,光幕中隐约可见点点星光,正是太素柔云剑的终极杀招。
张君玉见状,眼中闪过赞赏,长剑化作少林伏魔剑法的“普渡众生”,如金刚降世般劈下,却在即将触及光幕时,突然变作神门十三剑的“少冲式”,剑尖连点光幕十二处要穴,竟将这威力绝伦的杀招生生化解。
张君玉收剑而立,微笑道:“鸿羽的太素柔云剑,已得‘柔’之妙,若能再悟‘刚’之骨则更胜往昔。记住,柔云剑虽柔,却要柔中带刚,如云端藏雷,方是至臻境界。”
李鸿羽抱拳致谢,眼中满是感激:“多谢偶像指点,鸿羽今日受益匪浅。以前总以为柔剑只能防守,今日才知柔中藏刚、以柔克刚的妙处。”
张君玉摆摆手,笑道:“不必多礼,武学一道,贵在领悟。下一位正祥来吧。”
张君玉又挨个指点了孙正祥的细雨流光剑法,叶子平的龙渊九曲剑法,齐思柔的寒潭落星剑法,也不一一赘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