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鼓励商贾

换源:

  “你叫什么名字”

“和硕”

随着和和硕深入的谈话,让赵达心里非常高兴

“跟寡人回宫”

“诺”

回到宫殿继续和和硕聊起国事

“王上以为战争打的是什么”

“拼的是国力”

“现在国内百姓不愁吃穿,也仅仅局限于不愁吃穿,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在生存的边缘讨生活,王上如何看”

“寡人还真不了解这些,我所知道百姓的生活仅限于百官的口中及国都及周边的百姓”

“值此乱世,王上想要护得全国安宁,也应该提前布局,以备不时之需”

“先生何意”

“王上想要国内安宁,将来肯定要在群雄中逐鹿,将士们不惧生死,-将士阵亡,他们的亲人也要维持生活,他们的家人,国家不能不管,将士们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将士一心,大事可成,那么庞大的支出,王上可维持一时,如若持久,国库可撑得几时,天灾赈灾又该几何”

“请先生指教”

“王上也应该大力支持商贾,百姓已不再挨饿,此行意在富民强国,百姓安居富强,则国强,百姓的利益和国家拴在一起,国家有难,百姓又如何能袖手旁观,再加上我观王上推行的教育开启民智,我赵国的将来必定人才辈出,天时、地利、人和,大事必成”

“来人,传各位大臣,有国事商议”

手下人纷纷去传达

“诸位爱卿,今日和和硕爱卿商议国事,有要事传各位爱卿,大家集思广益.......”

“把今天和和硕上午谈论的国策给诸位大臣说了一遍”

诸位大臣也开始交头接耳的商量了起来,一会功夫,大殿内安静下来

“臣觉得可行”公孙长治率先站出来赞同

“臣附议”

“臣附议”

....

在场几乎全员通过

“好了,国策实行指之事由张大夫和和卿去商议起草实行吧”

大殿上最后只留下了公孙

“劳烦公公,公孙有事和王上相商,劳公公通报一声”

“进来吧”

“相国所谓何事”

“王上,老臣于危难之间投襄王,如今已经25年已久,臣下最放不下的就是赵国,如今看到赵国又出了和硕这样的人才,臣也可以放心的走了,这些年来,王上的英武,再加上现在民智已开,人才济济,臣下自知时日无长,希望可以葬在先王身旁,已报知遇之恩”

赵达听后,也是颇为感动

“相国担得起,寡人同意了”

简单的交流之后,看着公孙萧瑟的背影,心里满满的感动,真乃国之脊梁,这种人才是赵国所需要的。

“有相国这样的人,真是我赵国之幸,百姓之幸,传令下去,封公孙报国上大夫,可世袭罔替”

公孙报国是公孙长治唯一的儿子,从小受公孙长治的影响下成长起来,也颇有公孙长治的风范。

接过赵达的封赏,公孙报国跪谢王上,心里也想像父亲一样,为赵国呕心沥血,为赵国的强盛鞠躬尽瘁,任谁也想不到,未来的公孙历经三朝,在危难中把赵国拉回正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