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边贸招商

换源:

  大的人才市场找不到他的位置,陈玉菩把目光转向了小型的人才市场。在一个规模比较小一点的人才市场里,他看到了一家招聘招商人员的广告,广告牌下招聘席位上一个懒洋洋的年轻人爬伏在桌子上,他走过去与小伙子在进行了简短的交谈之后,小伙给了他一张名片,让他明天上午去公司面谈,然后背起挎包就自顾自地走了,手里拿着人家给的名片,陈玉菩心里激动了半天。

第二天,陈玉菩早早地就坐车赶到了招聘的诚环公司,他在会议室等候着,大约半小时左右,陆续又来了五个人,和他一样都是来应聘的,在这些应聘者中他是年令最大的一个。十点的时候,一个五十左右的人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走进了会议室,青年人介绍五十左右的人是姜总,是专门负责此次招商部的所有事务,随后青年就走了,姜总和在座的每个人握手,一一询问了姓名,并没有出现陈玉菩想象中的面试场面。

姜总开始介绍未来的招商工作,这是一个在XJ的边境山口,和哈萨克斯坦接壤,离俄罗斯也不远,某省在边境山口投资建设了一个边贸商城,商城里的商辅有一百个计划在南城招商,诚环公司拿到了在南城的招商权,招聘陈玉菩他们来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找到客户在那里投资,每一个商辅投资是十五万元。

他们的待遇是底薪800元,其余从业绩中提成,中午管一顿饭,陈玉菩知足,来南城几个月了,还没有拿到过工资,所以他认真了解着项目中的内容,下午,给他们每个人都去印制了两盒名片,这让陈玉菩确定公司的确是录用了他,他的心里非常高兴,他盼着能早点下班然后给何明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

今天对他来说可是个好日子,工作落实了,心里也踏实许多。

XJ山口的商贸市场招商各项工作已经开展起来,陈玉菩和那几个同事小李、小张和小杨开始分别给自己所认识的企业家或通过其它的途径找到的客户打电话进行投资方面的联系,相关的文字资料有十几页之多,陈玉菩把这十几页的资料进行了重新编辑,压缩成了五页的宣传稿。几天来,他已经发传真有一百多次了,电话也打了百十次,但感兴趣的人是少之又少,在多年之后的一次电视新闻中,陈玉菩看到了那个山口,画面中并没有出现宣传画中那个漂亮的大型商贸城,但在当时他是相信这是一件真实的招商事务。

公司的姜总走进陈玉菩他们的办公室,对着正在发传真的陈玉菩说话。

“你们几个也不能老在办公室里,应该出去找客户,这样的面会更宽一些,另外,也询问一下你们认识的人,有没有愿意投资的?”姜总教导着,给他们引导着一个方向。

按着姜总的指导,几个人被撵出了办公室,茫茫的都市里能认识谁呢?几人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转,在各个写字楼里发放着宣传单,跟过去联系过的人进行投资的宣传,可是收效都不大。

商贸城的招商进行了一个月了,仍然没有什么结果,不光陈玉菩没有成绩,其他的人也是毫无进展,姜总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在工业区里,陈玉菩几个人还搞了个扫楼行动,每人承包了一栋楼,结果几个全都碰了壁,各工厂的保安们就把他们挡在了工厂的大门之外,没有预约的会面根本进了不人家的大门,而要求预约则是百分百地被拒绝,南城的老板们经营多年,深刻地明了经商之本钱与货的关系,不是钱在手就是货在手,他们的招商行为正是钱与房两手都握不住,因此几乎所有的目标客户都不愿意将钱交给一家不知名的公司,陈玉菩们其实很努力了,但是一下子让人拿出十五万元这放在谁的身上都不是轻易下决心的,陈玉菩遇到的每一个客户几乎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资金的监管谁来负责?XJ地理遥远,几乎人不能到,十几万的钱款谁来保证?以诚环公司的信誉还达不到客户的信任条件,陈玉菩把收集的客户提出的问题告诉给姜总,姜总仅是口头上信誓旦旦地保证决不会有问题。陈玉菩看到的状况是收钱进入诚环公司后,下一站资金会流向哪儿他不知道,这样的局面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又想做成事又怕做成,想的是做成业务,怕的是坑害了人,这让陈玉菩心情处于一个矛盾之中,这事也凑巧,前几天陈玉菩在电话本上查到XJ自治区驻南城办事处,他和小杨两个一起找到了XJ自治区驻南城办事处,一位姓蔡的主任接待了他们,陈玉菩把他们的XJ山口的招商工作简短地作了一个介绍,并希望能得到办事处的支持,蔡主任想了半天,也没有记起自治区有过相关的经济信息,他不敢肯定这件事是否有出入,只是很含糊地向陈玉菩要了一份资料,并称以后可以联系,而这一趟办事处之行让陈玉菩他们心里没有了底,是一个骗局还是真有其事,谁也说不清,因此,只好走着看。

发工资的日子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工资诚环公司还没有发,工资他们几个人已分别向姜总和张总进行过询问但都没有结果,在外的车费每人都已经有二三百元了,公司也是一直没有给报销,自己掏钱出车费,每个人心中都不愿意,因此,恶性循环开始了,一伙人再不敢向外去跑业务了。

新的讯息小李带过来了,“听说我们可能没有工资。”

“怎么可能?”小杨蹦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站起来。

“我是听婚介部的人说的,真假不知道。”小李讲。

“我觉得大家别急,只要姜总没有明说,我们就等着,不给钱也应该是下月,以后大家只要见了姜总都顺便问一下工资的事,别一起去。”陈玉菩这样说。

“叮铃铃……”电话响了,竟然是找陈玉菩的。

“你好,你哪位?”他接过电话,向对方询问。

“陈先生,我是吕慧依。”

“啊,是吕总。”原来是他曾经去找过的得富公司的女老板吕慧依。

“你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到公司来一趟。”吕慧依问他。

“我现在走不开呀,您有什么事?”陈玉菩已猜到了她打电话来的目的。

“我想问一下你们那个招商项目的具体情况。”

听到她这样说,陈玉菩并没有激动起来,如果是三天前他一定会兴奋的跳起来,现在由于已对这个项目开始有了怀疑,陈玉菩怕好心办成了坏事,所以反而不希望能成事,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拚命去争的东西往往得不到,而不愿去争的时候它又主动地送上门来,就好象在考验陈玉菩做人的良心似的。

“啊!是这样,现在招商有一点点调整,商铺的价格往上调了,等正式的文件下来后,我去找你,你看行吗?”他编了一个理由,他不想让她在这个时候介入进来,他需要再看看真假。

“那好吧,再见。”吕慧依的口气还似乎有点遗憾。

放下话筒,吕慧依的形象跃然映入了脑海,三十一二岁,身材修长,漂亮的脸庞和明亮的眼睛,透出自信和精明,陈玉菩对她的印象非常好,他慎重地认为在没有确定真假之前,不想害她。小杨、小李和张志新都在,他们在旁边听的真切,这边陈玉菩一放下电话,他们就开始数落他。

“哎,你怎么不去?好不容易有主动问的,赶快去吧。”小杨催促道。

“总算努力没有白费,你要不去就让我去。”小李嘻笑着问。

张志新接过话不无羡慕地也说道:“老陈就是讨女人喜欢,竟然把事快做成了。”他说完,觉得自己话题偏的实在是太远了,不由的自己笑了。

姜建在隔壁听到了,也走过来,“有回音了?”

“一个过去应聘时认识的老板,来电话问招商的事。”陈玉菩答。

“那赶紧,趁热打铁。”姜总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好的,我知道了。”陈玉菩应付道。

小杨背着挎包走进办公室,此时已接近开午饭时分,陈玉菩和小李也刚回来不久,大家坐在桌子后面等着午饭,只有张志新还在外未归,几个人闲着无事海阔天空地瞎扯着。

屋外,其他部门的人还在埋头工作着,陈玉菩站起身在屋里屋外地转悠着,没有人跟他说话,他百无聊赖地坐在传真机旁,看着婚介部里还在工作的女人们。

小杨从里屋里走出来,看到陈玉菩后走了过来,坐在对面。

“菩哥,现在搞啥能挣钱?”小杨问。

“你原来的职业最挣钱了,一月四千块钱,羡慕死了。”陈玉菩笑吟吟回道。

“那活不能常干,一年也回不了家,跟老婆亲热不了家都快没了。”小杨苦着脸道。

“长时间不回家,你们年轻人的确不适宜。”陈玉菩同情道,他这样说,也是深有感触的。

“在家若是每天能挣30元,就不出来了。”

“当然不错,守着老婆和孩子,一千元还是可以的。”陈玉菩略一算,不由地表示赞同。

“在这一月就算挣一千五,其实跟在家挣30是一样,房租啦,车费啦,生活成本太高,太多的钱要收,我们那地方有个项目。”小杨看着他继续说。

“你有啥好项目?”陈玉菩看着他。

“这活适合你们这个年龄的人干,我们年轻人不行。”小杨摇着头,胖胖的脸上露出一种凝重。

“那你有啥好的想法?”陈玉菩问。

“你觉得养鹿怎么样?”

陈玉菩听到他的话,眼望着那群女人方向深思了一下后,说:“我觉得还行吧,一头鹿怎么也很贵的吧?”

“三千多一头吧。”小杨回答。

“有那么便宜吗?养鹿可能还真行,鹿肉应该比牛肉贵吧?”他的确不懂。

“鹿肉吃能挣多少钱?每年割鹿茸血,那个挣钱,鹿身上全是宝,鹿茸、鹿血、鹿鞭、鹿皮。”小杨一项一项地给他数着,陈玉菩随着他的指头的伸曲,赞同地点着头。

“你这一说,养鹿还真是个好项目,你那么多钱,干这个吧。”陈玉菩似真非假地说。

小杨还是摇着头,“不行,没钱,得十几万,还得有场地,投资这个前几年还不挣钱,光赔,挣钱也得三年后才能看到收益吧。”

“找几个人合伙嘛,这不……于娜,来来来,让她给投资吧。”陈玉菩正说着,看到婚介部的于娜走过来,于是忙叫住了她。

“我哪里有钱?都没有钱。”于娜操着一口南阳话,笑嘻嘻地说。

“不叫你白投,让你当股东。”陈玉菩笑道。

“俺可没钱。”她刚说完,就见张总招手叫她,她一边向张总走,一边回答。

于娜一走,陈玉菩和小杨也站起身,陈玉菩对小杨说:“你这个项目我看还真的可行,不过想搞的话最好去动物园找养鹿的饲养员学学,就是交些钱也行呀。”

“这个项目有培训的,人家教怎么养。”小杨笑着回道。

“哦,我看这项目挺好,养吧,将来上你那里喝鹿血去。”陈玉菩逗小杨。

“知道刚割的鹿茸血多钱一杯吗?这玩意是大补,对男人壮阳效果非凡,一杯好几百呢。”小杨说完嘟了一下嘴。

“哟,好东西,那么贵,看来这个项目还真的值得研究研究。”

“有个人养鹿,挣了上千万了,我没钱……”小杨叹道。

两人正说着,张志新从门外进来到了跟前,一头大汗。

“小张,别干这个了,家都回不去,还一身臭汗,小杨这有个好项目,干他这个去。”陈玉菩叫住了张志新,把刚才谈的向他推介。

张志新停住了步,扭头望着小杨,脸上也充满了希冀,“什么项目?”

小杨抬眼看看他,脸上绽放出一片笑容,慢条斯理地他吐出了两个字:

“当……鸭!”

“去!”小张高举起挎包向着小杨脑袋上打去,小杨一脸坏笑地闪忙躲开了。

“哈哈哈哈”出人意料的回答逗的陈玉菩哈哈大笑。

一连三天,陈玉菩并没有去得富公司,他心中无数,怕去找吕慧依将来会害了人家,姜建问了好几次,但都被陈玉菩找理由搪塞过去。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陈玉菩一上班就得到了通知,上午开会,等人到齐后,张总宣布将把大家的工资发给大家,并特意介绍说是姜总拿出自己的钱给大家发的工资,大家并没有任何的表情,都是给诚环公司干活,至于是谁出钱并不关心,由于没有业绩,大家只有干干的八百元钱,陈玉菩拿着钱,内心的感慨颇多,来南城有半年了,这是他领到的第一份工资,后边还能不能再领到还不得而知,正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张总在会上又宣布,后面如果没有业绩,将没有底薪,一切都是从业绩中提成,会议一结束,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同一个地方,人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