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墨在薛家待了几日,病好了,但他无处可去。他帮黄医生采药、整理药方,还和黄星允一起读书、写字,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住进黄家后,黄星允便常常与他相处。京墨出身大家,为人谦逊,待人和善,很快便融入了黄家的生活。
京墨胆大心细,陪同黄锦元大夫出去义诊,帮助黄锦元大夫晾晒药草、跑腿烧水,十分勤快,众人十分喜欢他,黄大夫半生无子,有意收留他做徒弟。黄星允把他当亲哥哥一样看待,从无二心。
约莫过了一个月,京墨伤势已经完全恢复,晚饭后,有些闷闷不乐,坐在院里,望着天空发呆。
黄星允以为他想家了,安慰他:“京墨哥,你是不是想家了?不必难过,以后就在我家住下吧!我家虽不富裕,但也能供你吃住,你勤快,人又好,我家正好缺个帮手,父亲想收你做徒弟呢!不如长期留在这里。”
京墨摇了摇头:“星儿,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不能连累你们,我自有去处,我父亲在西北军营,我已经令了军令,无论多难,我都得去找他。”
黄星允有些失落,道:“原来你有更好的出路呀!”
黄锦元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走过来,道:“我知道你心中有军营,是个好男儿,但是,战争是残酷的,你留在这里,至少能保全性命。”
京墨知道黄医生是真心待他,为他好,但他知道自己的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改变,他既然应了父亲,心中始终有军营。
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黄伯伯,您的恩情我铭记在心,但我不能留在这里,我的父亲还在军营里等我,无论如何,我也要找到他,让他放心。”
黄医生不想他左右为难,叹了口气,道:“那好,明早让星儿带些盘缠,陪你去买些干粮,早日出发,怎么样?”
京墨明白黄医生的心意,开心点点头。
清早,小镇的集市热闹非凡,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京墨和黄星允走在人群中,京墨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而黄星允则努力保持着镇定,不想让他看出自己的不舍。
“星儿,要买些什么?”京墨轻声问道。
黄星允想了想,说道:“水壶、干粮、还有一些换洗的衣服……我带的钱应该够用了。”
说完,黄星允拉着京墨来到一家衣服店。
店主是个和蔼的妇人,看到他们进来,热情地招呼道:“两位小客人,要买什么衣服?”
黄星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麻烦您,给我挑几块结实布料的衣服,我们要走长时间的路。”
妇人点了点头,从货架上拿出几套衣服,说道:“这几件衣服布料都是上好的棉布,结实又保暖,很适合做衣服。”
星儿接过布料,仔细看了看,给京墨比了比,很合身。
妇人看他们两个年龄相仿,关系比较亲密,倒也不像兄妹,随口夸赞道:“这位是你未来的小相公吧!人又高,长的又俊,你们两个很般配!”
黄星允长这么大,头一次听说小相公这个词,脸一红,急忙说道:“就这几块吧,麻烦您了。”说完,匆匆忙忙付完钱。
京墨尴尬的笑了笑,道:“她不了解情况,瞎说的,你别往心里去!”
黄星允道:“我才不在意呢!”
黄星允又带着京墨来到一家干粮铺。店主是个壮实的汉子,看到他们进来,热情地说道:“两位要买干粮?我这里有上好的糕点、饼子,都是新鲜出炉的。”
京墨点了点头,说道:“给我来一些糕点和饼子,多包一些。”
汉子麻利地包好干粮,递给黄星允,说道:“拿好了,路上小心。”
黄星允接过干粮,仔细地将这些东西装进京墨哥的包袱里,又给了他一些盘缠,轻声说道:“京墨哥,这些干粮够你路上吃的了。要是不够,你再买一些。”
京墨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星儿,够了,够了,路上有什么困难,我会自己克服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说完,他将脖子上解下来一个翡翠如意吊坠,带到黄星允脖子上,以示感谢。
黄星允欣然接受了。
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早摊上香气四溢。
馄饨摊的主人是个慈祥的老大爷,看到他们站在那里,热情地招呼道:“两位小客人,来吃馄饨吧,解解饿。”
二人点点头,坐过来,道:“麻烦您,给我们来两大碗馄饨。”
老大爷转身走到灶台边,熟练地包起馄饨。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手法娴熟,仿佛已经做了无数年。不一会儿,两大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被麻利地端到了他们面前。
“小心烫。”黄星允提醒京墨。
京墨拿起勺子,轻轻吹了吹,然后咬了一口。馄饨的皮薄如蝉翼,馅料鲜嫩多汁,汤汁浓郁醇厚,仿佛一下子把他带回了童年。
“好吃吗?”黄星允问道。
京墨吃了一大口馄饨,连声叫绝:“星儿,好好吃啊!味道很熟悉,和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像我母亲包的馄饨,我以后一定还要回来吃!”
二人说说笑笑。
岂不知,馄饨铺后桌,安安静静坐着一个男子,男子面容冷峻,也在那里吃馄饨。这个男子叫赵七,恰巧是追杀薛子骞的土匪之一。
赵七低着头,默默地吃着剩下的馄饨,尽量不引起他们的注意。
京墨和黄星允吃完馄饨,开心离开。
赵七向馄饨老大爷打听这两个人,老大爷恰巧认识黄星允,道:“你不认识她?那个女孩是黄锦元大夫的女儿,会看病,是个好女孩。那个男孩不认识,听说是从外地来的,一个月前,开始在杏林堂帮忙。”
赵七听了,默不作声。他此次单独行动,是来踩点的。
赵黑风安排了几个人去踩点,自己则带着其余的土匪在山林中等待时机。打听着哪个镇上有首富?谁家财大气粗?准备趁着夜色,打家劫舍,满载而归。”
吃完馄饨,京墨和黄星允两人来到小镇的城门口,这里是京墨出发的地方。
京墨背着包袱,和她道别,转身走向远方,他沿着崎岖的山路出发。山林薄雾轻笼,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林间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显得格外宁静。
黄星允站在城门口,望着他身影渐渐远去,心中充满了不舍。她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甚至有可能永不相见。
京墨离开后,黄家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黄星允忙碌之余,会想起他们一起在集市上买东西的情景,也只是笑笑,偶尔还梦到过他,期待着他归来。
黄锦元看到女儿的样子,微笑着说道:“你想学医术吗?”
黄星允点了点头,说道:“我想学,这样我就能帮助更多的人。”
黄锦元说道:“好,我教你。”
从那天起,黄星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医术。苏晚耐心地教他配制药剂、注射、针灸,还教他一些复杂的治疗方法。
黄星允虽然年纪小,但她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医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