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武曲星。
除了传说之中的儒门宗庭文曲星,这里就是东天179方星界的行政,修行与求道中心。儒门一干的平常事项都在这里举行,其中就包括了半年前结束的那次年轻一代的俱乐部集会。
苍青色的石砖密密铺就成古街,棉白状的薄雾在中空铺展开一条云带,街上行人,云里飞仙,上下秩序井然有序,行人如织。两侧雕梁画栋飞檐倒卷,户户门前皆挂着琉璃做的冷灯,有些店铺敞着,门前院里摆着各式奇珍,时不时有行人驻足观看。这种店的老板都不会去主动上前接待行人,如果客人看上了什么宝贝,只消得看向老板,老板就能立刻心领神会,一般在三两句之间,待老板和客人商量好价码,就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场财货两清。也有些楼阁半掩着门扉,也不贴招牌,但时不时总有行人或偏一点头,或侧着身子走进去,在里面发生的事情我们无从知晓。
不管怎么说,中土都称不上是一个混乱的地方。至少徐昌翰在紫幽星渊城初级学院上学的时候从未见过或者听说过当街截杀,杀人夺宝这类的事情。一般在交易里有矛盾,只要在佣兵公会中请德高望重的大修出来,也能得到一个相对公正的评判。但东天的秩序是少年前所未见的,不同于圣院无言中泽化万方,在东天儒门的光辉可以说照耀在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的修行者都以典籍中记载的圣贤为榜样,行事彬彬有序。如果说在中土恶修只是书中的故事,那么在东天,则是连这样的故事也不曾听闻了。
少年迈着轻快的步子,在武曲星青砖铺就的古街上流转。这里是武曲最著名的修行坊市,不同于紫幽星几乎一切的贸易都被三大工会的官营垄断,武曲的私商极其繁华,遍地还有大量的文轩书阁,也是颇具儒家风味。背后靠着青山界,修行的一应所需不会短缺,但这东天儒门特有的文轩书阁,少年还是很感兴趣的。
青云坊,取“此去青云“之意,就是这样一处文轩。青云坊的掌柜正在柜台前整理书扉,只听前门嘎吱一声,一位华袍锦靴的少年脸上洋溢着笑容,大步跨了进来,洒下了半屋子的阳光。
这样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个境界可不多见,掌柜心里想着,问到:“小哥何方人士,来这青云坊有何贵干呐。“言语间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境界有所轻视。
少年自然是徐昌翰,自青山界一别便在武曲星住了半旬,虽然是第一次来文轩这种地方,但对一些规矩也算熟悉。说到:“我从中原来,久闻东天文坊之名,特来讨教。“
东天文坊,素有“东天三百六十坊,多少豪杰入毂中“之名,又有“文华半壁在武曲“的说法,能在武曲混下去的文轩书阁,多少都有自己的说法。
青云坊便是其中一者,传说中儒门三大斋圣位之一在灵阶时曾经在此修行。且不论传言是真是假,但足见青云坊对灵阶这个境界有独到的见解,在武曲也是闻名遐迩的大文坊,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其他星域的年轻人来这里挑战。徐昌翰则是不然,少年这几天逛够了,找个地方活动一下筋骨。
掌柜站起身,手掌在空中一挥,只听嗡鸣一声,一侧墙的书扉向一边滑开,露出一道宽敞的走廊,极浓郁的灵力氤氲成薄雾飘散在空中,两侧墙壁的上方挂着两排琉璃引灵灯,赫然将这里打造成一处修行圣地。
走廊的两侧排列分布了不少静室,其中有一些挂着闭关牌,显然有人在其中修炼。老掌柜没有去打扰这些人,而是径直带徐昌翰穿过走廊,奔着后方的大厅而去。
大厅是一处巨大的演武馆,但是没有看到一般演武场都会有的各式兵器架,只有几处剑架。反而倒是有不少书架摆在两侧,颇具东天风味。
场上有三对年轻人在彼此对战,其中一处战场旁边三三两两坐着一些人在看,另外两对则观看者寥寥,徐昌翰一眼看出有人看的那一对境界都在灵阶归真境,另外两对看不出来,年龄也要比人多的那边大不少,估摸是神阶的对战。
儒修相互交手还是蛮有意思的,场上两人皆是左手持书,右手仗剑,以徐昌翰的眼光看,两人的剑法都显得一般,左侧红衣儒修的剑法更显锋芒,而右侧白衣儒修的剑更加中正平和。但是他们的剑法都不纯粹,带有一些法剑的意味。
演武场的隔离做的不错,在下面只能看个热闹,不能真切感受到场上两人的灵力强度如何,但从场面上看,徐昌翰觉得这两人的实力应该和他特训之前的水平同境界相仿,如果是现在,跨一个境界打两个应该不成问题。
在场下看了一会之后,年轻气盛的少年迫不及待的跳上台去,虽然在南天呆了将近一年,可他还没正儿八经的和儒修交过手呢,这次,便来见识一下。
少年大喝一声:“中原游人徐昌翰,仰慕儒门之名日久,特来请教两位高招“。老掌柜见此情景,也并不打算阻止,虽然徐昌翰的愣头青程度他也前所未见,但是场上这两人都是青云坊灵阶的佼佼者,该怎么做不需要他教。
两位儒修见有人跳上台,不约而同的选择停手,也没有因为徐昌翰的境界轻视对方。左侧红衣少年说道:“南天儒修谢晏瑾,灵阶归真境。“
“南天儒修洛楷言,灵阶归真境“
徐昌翰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神念同时锁定两人,挥刀而起,裹挟怒海波涛,覆压向前。
感受到汹涌而来的灵潮气息后,两人微微色变,同时出剑向前,架住了汹涌而来的第一刀。
徐昌翰大喝一声,欲穷4海之水,再起浪涛,却听得红衣儒修唱到:“圣人云:此处禁止生浪。“将一道莫名的枷锁加持到徐昌翰身上,让第二道浪潮的势头压下去半分。
白衣儒修紧随其后,说道:“请正言。“
正言,正行,正道,是儒门圣人定下的君子三则,此刻在白衣儒修口中化作无形的规则,继续向徐昌翰身上叠加而去。
此时,两人手中长剑齐齐发力,试图将徐昌翰逼退。但是少年却主动收势向后,两人蓄谋的一击扑了个空,正值旧力刚去的关头,担忧徐昌翰的下招,一时齐齐唱道:“圣人云:此处禁止挥刀。“
少年正要乘胜追进,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法则卡了一顿,一时间心里恶心的不行,也让对手抓住机会调整了过来。
两人见此情景,顺势继续吟唱着,不断给徐昌翰叠加负面buff,怒海刀主打一个叠势,一刀比一刀强,一浪比一浪猛。但是在这样被言灵规则针对的情况下,很难发挥怒海刀叠势的威力。
这也是徐昌翰功行不到家的体现,刀法不够圆润如一,落入对方的节奏中就很被动了。
第一次面对儒修这样的对手,少年被恶心的不行,烦闷的情绪累积到了极致之后,一刀直直的劈将在地上,将心中怒火如潮水般宣泄出去,竟生生将两位儒修在这演武场中叠加的法则劈碎了。
台下的老掌柜轻讶一声,这是哪家培养的弟子来东天砸场子来了。如果说之前还只是小打小闹,这一刀可是淋漓尽致的展示了远在两位儒修之上的法则掌握,才能在落后一个大境界的情况下这样一刀破碎叠加的法则。不过老掌柜不知道的是,少年也是借助了胸中怒火化作浊浪,才劈出了这样一刀,虽然基本功有所欠缺,但这一份招式的灵动才是叶知秋最欣赏徐昌翰的地方。
招式被破,两位儒修齐齐闷出一口血来,失去了言灵法则的限制,徐昌翰一刀一个,两刀之内便将谢晏瑾和洛楷言一齐扫下了演武台。
文轩书阁,是儒门所统治下的东天的独有产物,以对年轻儒修的公益栽培而闻名。文轩书阁通过培养年轻学子联结利益和关系网络,一代代的培养使得这种联结传递下去,最终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利益共同体。本质上,文轩书阁是星空生产力远远大于消费能力背景下东天秩序的独特产物,如同琅环阁之于圣院秩序。——琅环阁《星空奇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