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养鸡专业户,赵玉田开始修路,谢广坤惹众怒

换源:

  赵:谢小梅,告诉你一件事,我又欠银行28万

谢:赵玉田,你是真能嘚瑟,省会也没有几个比你还能嘚瑟的人。

赵:客气,我养鸡了,一种是公鸡,一种是母鸡

谢:怎么没有鸡仔。

赵:科技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我养的鸡下的蛋,随风破壳,被阳光一照就长大了,落伍了。

谢:我让大姑打你。

象牙山村乡亲再次看到,第一能折腾的赵玉田,开始折腾了。

村里正好有一大块空地,还是挨着水泥路,可以盖办公楼,赵四不懂,赶紧问所有人,是不是借钱给赵玉田了。

大家都摇头,特别是王老七,他们全家最怕见到赵玉田,已经一个多月没见面了,怎么可能借钱。

刘能道:“我,我倒是想借钱。“

刘一水也道:“四叔,我发誓。“

赵四气冲冲地去找赵玉田了,问他怎么回事,赵玉田道:“爹,这不欠银行利息吗?人家给一个活,就是养鸡,把鸡养大卖钱,还债。“

如果赵四心脏小点人能过去,但还是被气得不轻道:“多,多少,借多少。“

“28万。“

赵四开始找工具,最后抽出皮带道:“你家养鸡用28万啊!钱呢?赶紧给我还了。“

玉田娘赶紧道:“儿啊!你就不能让我们省点心吗?”

“我养鸡还不好吗?”

一帮人拉着赵四,别真打孩子,很快看热闹的人就剩刘英了,刘英抿嘴道:“赵玉田,你,我恨你,呜呜呜。”

赵玉田叹气,他是真的不喜欢刘英,看着工人在旁呵呵笑,赶紧吩咐建造房子,要到雨季不懂吗?

也去找那些大学生,问问他们的住房要求,一个个叽叽喳喳地很是快乐。

一帮人说一堆,没有一个能实现的。

赵玉田又去找人拉隔离网,不能让那些小鸡仔在1000亩地里跑把,估计他能累死。

用格网弄一个范围。

半个月两种鸡苗就送来了,市畜牧局的技术员跟着过来,看着已经长草的山地很高兴,他们也要在这里搞研究。

没问题!都是好事。

满满五车鸡仔投放进山上了,这里什么都有,特别是虫子。

刘一水也来了,他是养兔子了,所以也看出这小鸡的不凡了,特别是泰和乌鸡,一个个小鸡仔抱团在一起,黄绒绒的羽毛很是好看。

市畜牧局需要派技术员来这里工作。

技术员来指导工作时,?通常不涉及支付报酬,?因为这些活动被认为是公务活动。

所以说国家真得很好。

只能委屈技术员去跟那些大学生挤在一起了。

让大学生领技术员去溜达溜达,当然是去水库了,他们弄些地笼,经常能捕捉很多好东西。

谢大脚也去看建设的办公室了,两层楼,就在正路旁,心里佩服赵玉田有正事,想着想着就笑了。

不久后谢小梅也知道赵玉田养鸡了,她好奇,养什么鸡能欠30万,还让谢大脚去看看。

通过谢大脚的形容,谢小梅也知道那些鸡不是普通的土鸡,哼哼两句,给赵玉田发信息了。

小蒙豆腐厂发现很好,镇领导已经来这里考察了,真得很好,已经成为他们镇的招牌了,让他们提升一下品质,品质很重要。

怎么样提高品质成为难题,王老七不懂啊!

王小蒙聪明,从仓库把石磨弄出来,开始用石磨磨豆腐,最后跟机器做出来的豆腐一对比,差距就出现了。

工人都来尝尝,王老七把刘一水弄来了,他是搞养殖的,应该懂这方面的事。

刘一水不懂啊!养兔子跟生产豆腐就是两个概念啊!

他想证明一下自己,也从赵玉田那里学到一些办法,问人,最后知道铁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这方面问题。

去找,王小蒙聪明,用两个饭盒装种两种豆腐,跟刘一水去市里了。

赵玉田做的事给他们很大的启发,两人都笑笑。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个老技术员接待他们。

老技术员叫魏成河,笑呵呵地听完王小蒙说的事,道:“原来那个挤进我们铁岭市场的就是你呀!年少有为,还是位花木兰,你能说明这事,说明你以前用过石磨做豆腐。”

王小蒙赶紧道:“老师傅,对,以前我爷爷为了改善生活弄的石磨,那个石磨还是他自己凿的,我小时候我爹就磨豆腐了,农闲的时候卖豆腐。”

魏成河点头道:“你们的问题很简单,说明你们注重品质,两者的区别很大。“

“石磨豆腐,是由家畜带动石磨精心碾压而成,跟纯机械生产的豆腐有很大区别,机器生产的豆腐,由于长时间高温而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大量流失,味道也就变了。“

“并且石磨豆腐外观上块形完整,软硬适度,质地细嫩,无杂质,具有特殊香味,味道纯正清香,颜色白色中略带黄色,富有弹性,口感极佳。“

“这样,你在这里写一个报告,我给你们派过两个技术员,帮助你们进步,不需要你们花钱,负责一下技术员的住宿,饮食就行。“

王小蒙震惊了,赶紧道谢,写报告,两人很激动地回去了。

王老七知道这好事,顿时开心笑了。

刘一水也高兴,在一边呵呵地乐,接到电话,告别他们回养殖场忙去了。

王老七送到门口,看到晃荡的赵玉田,赶紧躲在墙后面,这个异常的举动让王小蒙不懂了,过来道:“爹,你岔气了。“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我看到赵玉田了。“

王小蒙赶紧扶着王老七往家走,谁都不敢回头,主要赵玉田跟他们的观念差太多了,步子太大了。

两天后,市里就派下两个技术员,人家都是大学生,王老七才知道,原来大学生真的这么多啊!

谢永强不是唯一。

两个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经验,用科学的方式跟他们讲解科学做豆腐,并且说了,只要改良工艺,也能让机器做出石磨豆腐。

能不高兴吗?

两个大学生就在王家住下来了。

得知村里还有那么多大学生,都去认识一下。

老套路领着他们去水库收地笼,炖鱼。

一顿饭大家就认识了。

大家熟悉后,两个大学生也说,在铁岭都说小蒙豆腐厂是大领导亲戚开的,听得王老七直眨眼,他爹就是一个大队技术推广员,家没亲戚啊!

反正在铁岭小蒙豆腐厂传得很邪乎。

王小蒙知道一定是赵玉田弄的,也知道这叫名声。

王小蒙勤奋好学,在跟两个大学生学习,慢慢也知道一种东西,他叫核心技术,想要在大城市打出名头,站稳市场,需要有独家的本事。

你有的技术,别人也有,很难发财,最后只能降低价格,摊低成本了。

最后也知道,需要顾技术员,搞研发,她眼神有些恍惚,似乎赵玉田也说过这事。

源于对方的见识广,顺便把赵玉田以前的计划说了。

以松山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占领所有市场。

两人也点头,也说都这么干。更是说了,一山不容二虎,市场就是一切。

基本盘需要稳,象牙山太小了,起码需要一个镇作为根基。

王小蒙点头,把这事放一边,开始继续学习工艺了。

她也接触很多知识,比如食品添加剂,等等。

十天后,两个技术员就走了,留下电话,说勤沟通,王小蒙给红包,人家没要,最后还是王老七想到什么,让他们等等,跑花圃去,再回来的时候抱着两盆牡丹花。

一盆黄色,一盆粉白色。

好看,真的好看,两人赶紧谢谢,一人抱着一盆花,跟两人告别上刘一水的车,走了。

技术得到改良,也只是跟别的企业一样。

开会,王长贵应约过来,刘一水也来了。

两人听完王小蒙说的都一愣,要占领松山镇还有17个村子的市场。

刘一水直眨眼,这事怎么都不像是王小蒙能想出来的,他一愣,也知道,这是赵玉田弄出来的。

王长贵比较务实道:“小蒙啊!这事需要研究!“

“长贵说,没什么值得研究的,在咱们村离镇里就十几分钟路程,在那里设立一个办事点,再雇人去送货,你说呢?“

王长贵能说什么,本着已经开展的情况下说自己想的问题,这不就很好吗?

剩下就简单了,刘一水主动去镇里溜达一圈,找一个贴近象牙山的门市租下来,当办事处。

经过技术员的指导,豆腐味道提升很多,但距离是石磨豆腐还是差一些。

赵玉田的办公楼盖好了,两层办公楼,王长贵举行一个简短的致辞,谢大脚把早就准备好的鞭炮放了,劈里啪啦的响声,预示一个乡村企业的崛起。

说是办公楼,其实就是宿舍!

赵玉田斥500元巨资打造一个牌匾,玉田温泉果园有限公司。

温泉两个字是后改的。

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房间,放一个学生书桌,还有一个木制小板凳,很是拮据,要不是门口铜牌写着《总经理》办公室,还以为是收发室呢?

不管如何,企业算是立起来了,剩下就是照顾山上的各个大爷,还有花圃里的大爷了。

大学生很高兴,毕竟环境改善很大,房间四个床铺,还有书桌,纱窗,干净整洁。

赵玉田不折腾了,王小蒙开始折腾了。

齐三太没想到王小蒙真的有如此魄力,这样的企业需要帮助,所以齐三太主动给各个村去电话,让当地村子不要抵触。

要是村里有卖豆腐的,可以谈合作!

忙碌中带着充实,这就是王小蒙真实的感受,毕竟那么多人需要她。

忙得她都忘记上次跟谢永强说话是什么时候了。

谢永强也没来找她,很多人都知道她电话,为什么不打给她呢?

赵玉田忙完花圃就上山去看看小鸡仔,听到大学生的控诉,没有淋雨设施,弄,吃饭费事,聘请厨师。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赵玉田一看自己没事,弄很多长条石板往上山铺,也不用别人帮忙,给自己找点事干。

最近谢大脚碰到一件事,有很多,很多,很多人来找她,想让她去找王小蒙提亲。

其中还有她表侄李大国。

要是以前谢大脚肯定干,肥水不流外人田吗?凭啥这好事不给自家人。

有次谢大脚突然问:“大国,你不知道小蒙心里有谢永强啊!”

李大国心不在焉的道:“有就有呗,我在意的是豆腐厂。”

一句话,让谢大脚心情十分低落,他就是没嫁对人,没想到李大国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她真的很失望。

小蒙豆腐厂发展很快,形成一条线,市,县,镇18个村子。

18个村子也有卖豆腐的,但都是小作坊,以前跟小蒙豆腐厂一样,王小蒙挨个跟他们谈,以后他们卖豆腐就行了。

也给大家算笔账,还有身体损伤呢?吃药不也花钱吗?

算来算去,也都关闭豆腐厂了,成为第一批卖豆腐的销售员。

王家父女再次见识到远见的重要性了,那就是厂房盖2楼,没有这个2楼,未必能生产开。

王老七已经开始去收豆子了,一天消耗最少8000斤黄豆,想想就吓人,再次跟王小蒙对视一眼,因为他们家地里种的都是黄豆。

老王家崛起了,老谢家不愿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