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的报案电话此起彼伏,市民们的哭诉声交织在一起,诉说着他们遭遇网络诈骗的惨痛经历。凌峰紧握着手中的一叠报案材料,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这些材料上记录着受害者们被骗的金额、方式以及时间,每一行字都仿佛在诉说着诈骗分子的猖獗与市民们的无助。
陈宇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着,屏幕上的代码和数据不断滚动。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他终于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些诈骗案件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网络诈骗集团所为。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搭建虚假网站,这些网站在外观上与正规的知名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网站几乎一模一样,以此来骗取市民们的信任。同时,通过发送大量的钓鱼邮件,邮件中伪装成银行客服、电商平台客服等,以账户异常、退款等理由诱导市民点击链接,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此外,电话诈骗也是他们的主要手段之一,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人员、税务人员等权威机构工作人员,以市民涉嫌违法犯罪、需要缴纳税款等为由,恐吓受害者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
为了深入了解诈骗集团的作案手法,凌峰决定亲自与一些受害者进行交谈。在一间会议室里,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讲述着自己的遭遇。他说自己接到一个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他的姓名、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称他的银行卡被盗刷,需要将资金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进行冻结。老人在慌乱之下,没有多想,便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结果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转给了诈骗分子。老人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懊悔和自责:“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啊,那可是我一辈子的积蓄,就这么没了。”凌峰轻轻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安慰道:“大爷,您别着急,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抓住这些诈骗分子,帮您追回损失。”
与此同时,林悦和赵小萱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林悦仔细分析着每一个受害者的案例,试图从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中找到诈骗集团的运作模式和人员分工规律。她发现,诈骗分子在与受害者交流时,往往会采用一些心理战术,先通过恐吓、利诱等手段让受害者陷入恐慌或贪婪的情绪中,然后再一步步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指示进行操作。赵小萱则负责收集整理受害者提供的各种信息,包括诈骗分子的电话号码、银行账号、聊天记录等,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键线索,追踪到诈骗集团的藏身之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警方逐渐掌握了一些诈骗分子的活动规律和特征。他们发现,这些诈骗分子的作案时间通常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特定时间段,而且他们的窝点可能隐藏在城市的某个偏远角落或者是通过网络技术隐藏在境外。然而,要彻底摧毁这个诈骗集团,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更精准的情报。凌峰知道,他们即将面临一场与高科技犯罪集团的艰难较量,而这场较量的胜负关系到无数市民的财产安全和城市的稳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