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满载而归

换源:

  张岱的船只缓缓驶入上海港口,岸边早已聚集了一大群人。

他们中有张岱的亲朋好友,有入股的商人,还有许多好奇群众。

当张岱的身影出现在甲板上时,欢呼声瞬间响彻整个码头。

“张大哥回来了!“

“张公子,一路顺风吧?“

“快看,那艘大船上装的都是货物吧?“

人群中,徐光启老先生站在最前排,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张岱一下船,就快步走到徐光启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徐老,我回来了。这次多亏您的支持,才能有如此收获。“

徐光启拍了拍张岱的肩膀,“一路辛苦了。“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岱被请到了附近一家大酒楼。

酒楼老板早做好了安排,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

众人落座后,张岱开始详细讲述这次航海贸易的经过。

“此次航程,多亏各位的鼎力支持,“张岱缓缓道来,“带去的生丝和铜币以二十万两白银的价格售出。这个价格比我们预期的还要高出不少。“

听到这个数字,在座的股东们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有人忍不住问道:“张公子,那我们这次岂不是赚大了?“

张岱笑着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各位且听我慢慢道来。“

他接着讲述了在返程途中,如何发现了之前与西班牙商船交战时沉没的船只,以及他们冒险打捞的经过。

“那艘西班牙商船上,我们找到了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经过清点,白银有十一万两,黄金两千两。此外,还有大量的丝绸、瓷器和香料等货物,折合白银约二十万两。“

酒桌上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声。

徐光启捋着胡须,欣慰地说道:“好,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张岱接着说:“所以,这次航程总共带回了四十一万两白银的收益。按照之前的约定,我将各位股东的本金三万两白银如数奉还。剩下的近四十万两白银,就是咱们的纯利润了。“

此言一出,整个酒楼都沸腾了。

股东们激动地拍着桌子,有人甚至激动得站了起来。

“太好了!这可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啊!“

“张公子果然有本事,这次我们可是赚大了!“

“徐老先生真是慧眼识珠啊,选中了张公子这样的人才!“

徐光启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他看向张岱,问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张岱放下酒杯,正色道:“回徐老的话,我是这样想的。首先,我打算拿出五万两白银用于扩建书坊。“

“哦?“徐光启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张岱还能不忘初心,“不错,造福桑梓的事情,乃是头等大事。”

“那剩下的银两呢?“

“剩下的三十五万两,“张岱继续说道,“我打算全部用于购买新的船只和货物,进行第二次贸易。“

这话一出,在座的人都惊讶地看着张岱。

有人忍不住问道:“张公子,你不打算休息一阵子吗?这次航程想必已经很辛苦了。“

张岱摇摇头,“商机稍纵即逝。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航线和贸易流程,正是扩大规模的好时机。而且,“他环顾四周,“诸位难道不想再赚一笔吗?“

众人闻言,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张岱还有一点没有言明,这条新航线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就会被郑芝龙发现。

他要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的增加贸易次数。

徐光启沉思片刻,问道:“你准备如何安排这次贸易?“

张岱胸有成竹地回答:“这次我打算组建一支更大的船队。我已和他们达成协议,销路不是问题。“

其他股东也纷纷表示支持。

有人提议道:“张公子,既然你有这么好的计划,不如我们再次入股如何?这次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

张岱微笑着说:“诸位的信任,我深感荣幸。不过,这次的风险可能会更大。我建议大家仔细考虑后再做决定。“

众人听了,对张岱的诚实和谨慎更加敬佩。

酒宴进行到深夜,大家都喝得尽兴。

酒宴散去后,张岱并未立即回家休息。

他踱步到了城外的一处僻静园林,那里早已有人等候多时。

“张公子,您来了。“一个身着西式长袍的中年人从阴影中走出,正是著名传教士汤若望。

张岱向他行了一礼,“汤神父,让您久等了。“

汤若望摆摆手,“无妨。我听说你此次远航颇有收获,真是可喜可贺。“

“多谢神父关心,“张岱谦逊地说,“不过,我今晚找您,是为了另一件事。“

汤若望神色严肃起来,“是关于日本的事吗?“

张岱点点头,“没错。我在长州藩期间,得知那里的教会成员正遭受迫害。许多人被迫隐藏身份,生活在恐惧之中。“

汤若望叹了口气,“是啊,自从颁布禁教令以来,日本的教徒们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德川家康执政,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我想帮助他们,“张岱坚定地说,“我打算在下次航行时,将愿意离开的教徒们带回中国。“

汤若望惊讶地看着张岱,“这可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啊!如果被日本当局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张岱点头道:“我明白其中的风险。“

汤若望沉思片刻,突然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张公子,你的胸怀和勇气令我敬佩。既然如此,我会全力支持你的计划。“

“真的吗?“张岱有些惊喜,“多谢神父的支持!“

这些教徒中有很多人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对于科技和数学有一定的基础。

这对于以后自己开疆拓土,攀科技树很有帮助。

汤若望正色道:“这些逃离迫害的教徒们来到中国后,肯定会面临诸多困难。语言不通,文化习俗不同,还可能遭到排斥。我会安排人手,妥善安置他们。“

张岱松了一口气,“有神父的帮助,我就放心多了。“

“不过,“汤若望提醒道,“这件事必须秘密进行。如果让官府知道我们私自接收外国难民,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张岱点头表示理解,“我会小心行事,绝不会给神父和教会带来麻烦。“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一番具体的计划。

汤若望表示,他会联系在日本的秘密教会,让他们暗中准备好愿意离开的教徒。

张岱则负责安排船只和路线,确保能够安全地将这些人带回中国。

“张公子,“临别时,汤若望郑重地说,“您的义举一定会得到神的祝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