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笑道:“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博物馆啊,是将整个汉服的发展史都陈列出来了,虽然说博物馆里陈列的汉服都是复制品。但是呢,也能够看得清这个发展的脉络。但是呢——-”
说到这里,李阿姨停下来,笑着看学生们。
大家都静了下来,等待着“但是”后面的话,当了那么多年的学生,他们可是知道这个“但是”的重要性。
李阿姨见大家都凝神等着,便继续说道:“但是呢,汉服并非汉朝服饰,而是汉族服饰,所以它更像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会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革而有所演变。
所以,大家不必担忧你们拍戏用的汉服是否附和某朝的形制。汉服博物馆只是汉服的历史切片。
而真正的汉服还在发展变化中,你们不妨在社区里多走走,多看看,实际上我们这整个汉服社区就是一个鲜活的汉服博物馆。”
这一席话,令大家都放下了心,不再纠结于汉服形制的对错了。
回到社区居委会。李阿姨手指一点,点亮了一整面墙壁,墙上是各种群的介绍,有管理群、有业主群、有志愿者群、在职党员群、退休党员群、有汉服研究群、当然也有影视拍摄群。还有古琴群、诗词群、登山群、书法群、中国画群、水彩画群等各种爱好群。
最令大家兴奋的是:竟然还有一个修真群!修真跟修仙好像差不太多,是不是可以请他们友情出演呢?
李阿姨郑重表示,这事可行。
李阿姨热情地为学生们介绍各种群,大家纷纷点击手环,加了各种群。一些群的群主当时就在虚拟茶座里给同学们搞了个欢迎仪式,然后说了要拍摄修仙剧的事情,想得到一些帮助。群主们都非常的支持。
古琴群的群主王阿姨很热情,主动发出了邀请:“太好了,正好我女儿明天及笄礼。你们都来吧,看一看,对你们的拍摄有没有帮助?”
这可是个意外的大礼包,要知道,陈瑶她们几个女生当初的及笄礼只是家人亲朋好友一起吃了顿饭,收了些礼物,一点也不规范,聊胜于无罢了。
在古代,及笄礼相当于女子的成年礼。成年的标准不同朝代略有不同,有的是13岁,有的是14岁,也有的是15岁。比如年满15岁,家人为其举行及笄礼,也就表示此女子成年了,也就是指已经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在现代,及笄礼是表示进入准成年状态,相当于宣告吾家有女初长成。
因为近百年来,孩子们的18岁成人礼都是学校给办,所以家长们便热衷于操办弱冠礼、及笄礼,在这传统礼仪范式中找回做家长的里子和面子。
汉服社区更是有充分的理由率先垂范了。所以,这里的弱冠礼、及笄礼都非常规范、完备。
第二天按照定位来到王阿姨家。
一位青年男子身着淡青色上衣下裳的交领礼服,长身玉立于大门台阶的东边迎接他们,很正规地行揖礼后,听李浩他们报出王阿姨的名头,就欣喜且周到地说:“原来是家慈请来的贵客,多谢你们来参加小妹的及笄礼,快里面请。”说着,一展袍袖,伸臂做出请的姿态。
看来这位是及笄者的大哥了,大家客气地点头寒暄,鱼贯而入。
各自心中都在暗暗庆幸,看这阵仗,这及笄礼的规模可是不小,很正式很隆重啊!幸亏是穿的汉服来,若是穿的休闲服,那就不自在了。昨晚商量一晚,最终决定穿汉服来,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转过影壁,进入到宽敞的第一进院子。这是一个明式风格的院落。处处体现着简洁、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院子里已经有许多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估计都是王阿姨女儿的同学,都是汉服装扮。其中一群汉服盛装的女孩子尤为亮眼。陈瑶她们四个女生对着这些女孩子看了又看,猜测着哪个是及笄者。
整个庭院的地面除了四角的花木处,都铺上了深青色地毯。其上整齐地排列着矮几。
这时,缥缈的乐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