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尽管来

换源:

  正当他们准备步入寺门时,一名僧人突然横亘在前,眉头紧锁,声音严厉:“尔等何人?此乃清净之地,不得随意逗留!”那态度,仿佛他们是闯入禁地的陌生人。

唐僧本欲按照惯例,入寺参拜,为佛祖祈福,不料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打乱了计划。他愣了一下,疑惑地问:“这里不是供人祈福的寺院吗?”

那僧人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是寺院没错,但你们这样的身份,也配踏入此地?看看这宝林寺的门楣,‘敕建’二字,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到的。”

叶辰在一旁听了,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轻声道:“这样的寺院,恐怕连大唐的国库都供养不起呢。”

那看门僧人一听,脸色骤变,手中的棍棒猛地一挥,怒喝道:“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们不客气!”

唐僧见状,回头望向自己的徒弟们,期待他们能像往常一样站出来。但这次,孙悟空等人却纷纷低下头,装作没听见。唐僧叹了口气,无奈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别处歇息吧。”

然而,叶辰却不肯轻易放弃,他上前一步,目光如炬地盯着那看门僧人:“我倒觉得,这宝林寺正是一个不错的歇脚之地。”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让那看门僧人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棍棒。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一队僧人急匆匆地赶来,中间还夹着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孩。

看门僧人见状,立刻有了底气,恶狠狠地盯着叶辰等人:“你们再不离开,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叶辰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却已有了计较。他知道,若非为了唐僧,他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些狂妄之徒。

但此刻,他选择了隐忍,静观其变。

唐三藏决定亲自揭开这宝林寺的虚伪面纱,他看着那遍体鳞伤的孩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位师兄,我并非干涉贵寺事务,只是这孩子无辜,何至于此?”

被问的僧人面露不悦,但感受到唐三藏身上不同寻常的气息,语气稍缓:“这是我们宝林寺的规矩,外人无需多管。”

唐三藏叹了口气,决定以理服人:“规矩虽重要,但慈悲为怀方是佛门真谛。这孩子偷黄瓜或有苦衷,我们何不先问清缘由?”

这时,周围的僧人开始窃窃私语,对唐三藏的话感到意外。而唐三藏则趁机继续说道:“佛说众生平等,这孩子也是一条生命,不应如此对待。”

叶辰在一旁静静观察,心中暗自赞许唐三藏的勇气和智慧。他知道,唐三藏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孩子争取一丝生机。

正当气氛紧张之时,唐三藏的徒弟们围了上来,他们虽然未直接插手,但用行动支持着师父。猪八戒更是大声喊道:“师父说得对,佛门之地应充满慈悲!”

孙悟空则在一旁剥着水果,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随时准备出手相助。

突然,那孩子微弱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大师,我真的只是太饿了,才会偷黄瓜的。”

唐三藏闻言,心中更加坚定,他看向那些僧人:“诸位师兄,听到了吗?这孩子并非恶徒,只是为生计所迫。我们佛门弟子,怎能如此冷漠?”

僧人们面面相觑,有的面露羞愧,有的则仍固执己见。但唐三藏的话语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种子,关于慈悲与理解的种子。

最终,在唐三藏的坚持下,僧人们同意放过孩子,并承诺以后会更加关注寺内及周边孩童的生活状况。

叶辰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今天的这一幕不仅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更在无形中影响了宝林寺乃至整个佛门的未来。

而唐三藏则默默地扶起孩子,用大唐带来的药物为他疗伤。孩子感激地看着唐三藏和叶辰他们一行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孩子,记住今天的教训,”唐三藏温柔地说,“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应放弃善良和希望。”

叶辰则在一旁补充道:“对,而且以后想吃黄瓜就直接说,叔叔给你种一片黄瓜地!”

师徒四人加上叶辰和孩子,在夕阳的余晖中踏上了新的旅程。

他们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等待着他们,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慈悲、有坚持,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