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换源:

  当周元等人回到洛邑王城时。

天已黑了。

一轮圆月悬挂城头。

而城头上,早已亮起了火把。

甲士林立,眼神冷冽,腰挎凉刀,手持长枪,如鹰隼般,警惕着城池四周的动静。

一面巨大的长杆大纛,立于城头,在凛凛夜风中,招展飘扬,猎猎作响。

“靖文君到,开城门!”

来到护城河外,王翦高举两面旗帜,打了个通行暗号,大声喊道。

哗啦啦……

伴随着锁链滑动的声响。

厚重的木桥,缓缓放下,横亘护城河。

“轰隆!”

城门洞开。

一队人马旋即冲出。

距离周元约莫三丈之远,守城将领翻身下马,趋步迎上,单膝而跪。

“末将黑夫,参见靖文君!”

守城将领嗓门有点大。

接着火光看去。

但见其人身高七尺七寸,身形魁梧,皮肤黝黑,浓眉大眼。

五官方正,平平无奇。

眉宇间却透出一股凛然正气。

乃是与秦军一战,以斩首军功而论,最终被王翦提拔为守城将领。

“何事?”

周元勒马问道。

“陛下请靖文君回来以后,立即入宫,有要事相商!”

黑夫道。

“什么要事?陛下竟如此着急?”

周元清眉微蹙。

成周一行,匆匆赶回,还没来得及休息。

谁知。

姬延竟这般心急,召见自己。

毫无疑问。

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洛邑这边,势必发生了什么大事。

“秦韩二国使臣,晌午时分,皆已至王城,此时正在驿馆歇息,等候陛下召见!”

秦韩二国使臣?

周元一挑眉,与李斯对视了一眼。

自洛邑一战之后。

很多人以为,以秦昭襄王的性格,吃了这么大的亏,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周王室势必将会迎来一场更艰难的恶战。

天下诸侯,都在观望。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咸阳和洛邑这两座城池的动静。

斥候间谍,来往不断。

秦国和周王室的风吹草动,都被当作情报,如雪花般,飞入各国君主的案头。

诸侯各国,无不翘首以待,祈祷两虎相斗,以便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

奇怪的是。

秦昭襄王居然按捺住了性子,并非调兵遣将,出击洛邑。

咸阳城内,君臣百官,平静得让人感到害怕。

“终于到了么?”

周元微微一笑。

听他的语气,似乎早已料到。

毕竟。

早在半年前。

他便已将七魄安插到了诸侯各国内部。

诸侯各国的风吹草动,根本逃不出他的掌控。

秦韩二国使臣还没离开都城,周元就已经收到了情报消息。

“李斯,王翦,你二人随本君进宫见驾!”

“诺!”

前往武王殿的路上。

李斯道:“君上似乎早就猜到秦韩二国会派使臣来觐见天子?”

“不错!”

周元也不隐瞒,淡然一笑道,“不仅如此,而且本君还知道,秦韩二国的使臣都是何人!”

“何人?”

李斯问道。

“韩国使臣,乃是公子韩非!”

周元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斯一眼。

要知道。

在前世的历史上。

韩非便是死在李斯的手上,这也成了李斯的一大人生污点。

不出所料。

甫一听到这个名字。

李斯愣了一下:“韩非?居然是他!”

“你应该很熟悉此人吧?”

周元笑道。

“不错!”

李斯点了点头,“韩非与我乃是同门师兄弟,在稷下学宫,拜荀子为师,共同修习!”

“不过,他先我入门,也先我出师!”

“真没想到,正值新郑多事之秋,他居然还敢离开新郑,出使洛邑!”

身为志向高远之士,绝不会只着眼于一方诸侯。

而是放眼天下。

因此,李斯身在洛邑,纵然是在郁郁不得志之时,也时常关注着天下大势。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新郑的局势。

自从韩非出师,回到新郑以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再加上公子身份,很快便已取得韩王信任,高居司寇之职,掌管一国刑名。

然而。

新郑朝局,外有秦国攻城略地之患,内有大将军姬夜和宰相张平,形如水火,明争暗斗。

而韩非新任司寇,根基不劳,夹在中间,虽有心力挽狂澜,却也有些心力交瘁、无所适从之感。

不过。

正是由于韩非的存在,恰好可以缓解姬夜和张平之间的正面冲突。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也是韩王宠信韩非的原因之一。

可韩非一旦离开新郑,韩国朝局,微妙至极,势必会再起风波。

“师兄怎会犯这样的糊涂呢?”

李斯在心里暗自皱眉。

心念未转。

听得周元又问:“李斯,韩非此人,才能如何?”

闻言。

李斯又是一愣。

迟疑少许,方才说道:“韩非才能,胜我十倍!”

嘴上这样说来。

李斯眼中的光芒,在不知不觉中,竟暗淡了几分。

“胜你十倍?”

周元突然纵声大笑,笑声在静夜回荡,“李斯啊李斯,你也太妄自菲薄了吧!”

一听这话。

李斯身子一震,抬头看向周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韩非固然优秀,但你未必就比不上他!”

“李斯,你要记住!”

周元正色道,“成大事者,既要有鲲鹏之志,也要有燕雀之惕,要有识人之能,更要有容人之心!”

“最重要的是,要有上天揽日月、入海斩蛟龙的自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轰!

周元的话,仿佛一道闪电,璀璨而又辉煌,劈在了李斯的心头。

尤其是最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更让李斯浑身剧烈一震,直击灵魂。

若论出身。

李斯乃是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在他自己看来。

与韩非这样光彩照人的公子相比。

他便如同厕之鼠那般卑微。

再加上。

韩非在某些方面的才能,确实在李斯之上。

这就导致李斯更加自卑。

自卑中,还蕴藏着一丝或许连他自己也未能察觉的嫉妒。

而周元刚才的一席话。

如醍醐灌顶。

让李斯幡然醒悟:“是啊,难道我李斯真的就不如韩非吗?”

不!

正如君上所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我何必拿着自己的短处,去跟韩非的长处比较呢?

而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李斯虽然出身不高,难道就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王侯将相了吗?

想到这。

李斯的眼睛里,折射出了一抹光芒。

如阳光照进了心头。

登时驱散了长久淤积于内心的自卑和嫉妒。

就连李斯自己,也有一种焕然一新的轻松感。

“士为知己者死!”

李斯望向周元,目光中露出坚决之意,“君上便是我李斯此生唯一的知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