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赤伶》定义九州风,《赤伶》之下无国风!(求数据)

换源:

  所有的声音,在声音苍凉悲怆的尺八被陆泽从口边拿下后,彻底消失在了黑暗里。

早都被他歌声牢牢拉扯住的观众们,心里猛地一颤。

旋即升起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

背影,被惨白的灯光笼罩。

高大、落寞、又出离!

就那样,在偌大的舞台上安静伫立几秒后。

一点点、一点点的朝后转去。

迎着无数道期待至极的目光,用一段婉转又绝美的戏腔,将他们心中空掉的那一快.....

彻底补上!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唰!”

几乎是一瞬间,当陆泽完美到无可挑剔的戏腔传入耳中时。

九州总文工团团长杨冰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当着刘焕和韩宏的面,止也止不住。

他其实是个一点都不容易感动的人。

从事音乐事业一辈子,也很少很少因为哪首歌而流下泪来。

但今天,他彻底破防了!

其实,当尺八悲伤悠远的声音出来时,他鼻头就开始猛然发酸。

但他忍住了。

兴许是觉得场合不太合适,兴许觉得自己在后辈面前还是要多多少少保持一些矜持。

又或者.......情绪还没有彻底酝酿到位。

总之,那道如同穿越时空的尺八音中,他将所有的悲戚全数压制了下去。

但......去被一句简单的戏腔,彻底打碎了所有的强撑和伪装!

当陆泽空灵如水、透澈如冰的戏腔流入耳中时。

模糊的眼睛里,他看到.......

被陆泽用戏腔营造出来的凄婉景象里。

“戏台”上的红妆......

好像变成了一团火。

带着绝望至极的死意,翻袖、挪步。

容颜哀艳,曲声绝响!

她目光,投向戏台之外的苍笼大地上。

看硝烟升起,看战马嘶鸣。

看生灵涂炭、看水深火热!

看自己挚爱的家乡,被无情的铁蹄践踏。

看自己唱过了半辈子的曲,被异域那些肮脏的耳朵嗤笑聆听着。

这不是她想看到的东西。

事情,应该是它本来的样子!

水袖依旧舞,曲声仍未停。

拂动在琴弦上的双手,像是将翻动着历史的书页,声声碎裂!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无法抑制的眼泪,簌簌流下。

杨冰模糊的视线里,舞台上的陆泽在安静的唱着歌,戏台上的青衣也在用情的唱着戏。

极富古韵的词句里,被陆泽用绝美歌声构建出的画面,依旧清晰。

杨冰闭眼,耐心倾听。

他好像终于听清楚了,舞台上的陆泽,唱的从来都不是歌。

而是诗,是用“国破家亡”,泣血而成的绝笔诗——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清冷又委婉的歌声里,他也终于听清楚了戏台上的伶人,唱的是什么。

那是京剧——《桃花扇》!

那双轻启的朱唇里,流淌出的唱段。

好像是——

“你说要为国家铲除奸佞,你说要蹈水火拯救万民;”

“说人生在世间忠义为本,要表达顶天立地的一片丹心;”

“保气节哪怕是牺牲性命,你说要疾恶如仇,临难不苟,方显得爱恨分明。”

这是戏,是唱了一辈子的戏!

是倒背如流的词,是让她如今唱起,便觉悲从中来、哽咽抽泣的词。

身影转动,尺八声起。

模糊变幻的光影里,戏腔再起。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谁是客?

台下的人,都是客!

放眼四野,都是客!

渡洋而来,都是客!

《桃花扇》,以后......不唱了。

她在心里这样想着,手中水袖挥出,脸上神情凄艳。

人都说......

戏子卑微,戏子下贱。

戏子市侩,戏子冷漠。

他们笑.....

戏子以声色娱人,戏子用声名饱腹。

戏子上不了台面,戏子成不了气候!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戏子如尘土、戏子若草芥。

戏子最薄情、戏子......皆寡义!

可真的是这样吗?

台上的《桃花扇》,终于唱到了最后两句。

平常普通的唱词里,其实暗藏着最骇人的杀机。

戏台上的青衣,素手而立。

伴随着丝弦声缓缓落下去,她声音一顿。

随后,像是如同倾尽生命之力般喊出一句“点火”。

渺渺仙音里,所有代入了陆泽歌声的人,好像都看到了这一幕。

扑天而起的火焰,好像将一切悉数吞噬。

只有舞台上的青衣,在笑着,唱着最后的曲。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

“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歌声落,灯光熄。

陆泽渐渐淡去的身影里。

所有的听众终于明白了。

原来歌名中的“赤”,并不是“红”、而是“火”。

原来这歌唱的并不是“伶人”,而是“英雄”。

戏子薄情、戏子寡义。

戏子冷血、戏子贪痴。

戏子可以被贬到土里,戏子可以被踩到脚下。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从未忘记深爱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土地。

蝼蚁尚且憾巨树,位卑不敢......忘忧国!

一首《赤伶》,告诉了所有人一个道理。

九州风,从来都不是谱曲的仙气和辞藻的堆砌。

而是厚重的历史和动人的精神。

纵观当前九州乐坛,此刻所有听完这首歌的人,都可以无比笃定的说一句。

《赤伶》,重新定义了九州风!

《赤伶》之下,再无.......

国风!

ps:跪求一点鲜花评价票和月票呀!!数据都不动了,希望大家能支持支持,好让作者知道有人在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