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回长安暗流·杜谗邪之战
暮春的长安飘着细柳,太极殿檐角铜铃轻响,却掩不住殿内的肃杀之气。小笑花攥着碎成两半的密报,指尖发颤:“黑暗势力这次盯上了《贞观政要·杜谗邪》!如今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御史台每天收到百封匿名弹劾信,连房相和魏大人都被泼脏水……”
蓝梦凝视着案头堆积的“罪证”奏疏,忽然按住小笑花发抖的手:“谗言如毒雾,先乱人心,再毁朝纲。你看这些弹劾内容——”她抽出一张纸,“说魏大人结党营私的证据,竟是他去年在朱雀街扶过跌倒的老妇?分明是栽赃!”
张小崖皱眉翻看奏疏,忽然发现每封密报末尾都有淡紫色墨迹,形似乌鸦爪印:“这是黑暗势力的‘惑心咒’印记!他们用邪术操控人心,借臣子之口传播谗言。”
三人急赴太极殿时,正见唐太宗将一封弹劾房玄龄的奏疏拍在龙案上,眼中似有怒火:“房爱卿跟随朕二十余年,竟有人说他私吞赈灾银……”话未说完,忽有谏议大夫冲殿内,扑通跪地:“陛下!左武卫将军密报,说宰相魏徵暗中勾结突厥!”
蓝梦心中一惊,瞥见谏议大夫袖中滑出一角紫鳞帕——正是黑暗势力爪牙的标志!她立刻释放精神力探查,竟见大夫眼神深处翻涌着诡谲黑雾,显然已被邪术控制。
“陛下且慢!”张小崖抽剑斩断大夫递来的“密信”,纸页纷飞间,露出暗藏的紫色咒文,“此人被黑暗势力操控,所言皆为谗言!”
唐太宗猛然醒悟,急命羽林卫封锁宫殿。此时,殿外突然传来喧哗——数十名大臣互相扭打,皆举着弹劾对方的文书,叫嚷着“他是奸臣”“谋反证据在此”。小笑花连忙启动干扰器,向空中发射净化光束,顿时咒文化作青烟消散,大臣们如梦初醒,面面相觑。
“去掖庭狱!”张小崖忽然想起,所有匿名弹劾的源头,正是三天前突然“获罪”的老宦官王忠——他曾负责整理奏疏。三人赶到牢房时,只见王忠蜷缩在角落,眼中泛着紫黑光芒,正对着石墙喃喃自语:“大人清廉?不,他收了西域珍宝……”
蓝梦轻抚王忠额头,注入纯净精神力,终于从他混乱的记忆中拼出真相:黑暗势力首领藏身大明宫废墟,以“谗言镜”摄取人心弱点,再借凡人之口传播。“镜中映出的不是事实,是人的恐惧与猜忌……”王忠苏醒后,颤抖着说道。
深夜,三人潜入废墟。月光穿过残垣,照见中央悬浮的青铜镜,镜面映出扭曲的朝堂:房玄龄变成青面獠牙的怪物,魏徵背后生出血色羽翼……小笑花刚要开枪,蓝梦突然按住她:“不可!镜中是人心投影,强行破坏会反噬所有人!”
黑暗势力首领现身,黑袍上绣着无数张诡笑的人脸:“唐太宗以为‘杜谗邪’只需惩罚小人?太天真了!只要人心中有猜疑,谗言就永远不绝!”他挥手催动镜面,殿外忽然传来金吾卫的呐喊:“有刺客!护驾!”
张小崖握紧刀柄,却在挥刀瞬间顿住——他看见镜中自己变成背叛者,正持刀刺向唐太宗。“这是幻术!”他咬破舌尖,以鲜血破除幻象,“陛下说过,‘人之毁誉,如草上之风,草上之风,必偃于下’。真正的明君,不会被风左右!”
蓝梦趁机将《贞观政要》中“杜绝谗言,须先正君心”的教诲化作金光,注入镜面。铜镜轰然碎裂,紫雾中浮现出无数被谗言所困的人脸,渐渐化作尘埃。首领惨叫着灰飞烟灭前,留下不甘的嘶吼:“人心总有阴影……”
次日,唐太宗下诏:“自今日起,凡匿名弹劾者,按‘诬告反坐’论处;群臣有疑,当面对质公议。”张小崖站在丹凤门前,看着百姓围读皇榜,议论声中少了戾气,多了思索。
小笑花望着天边初升的朝阳,忽然轻笑:“原来杜谗邪的关键,不是杀光小人,而是让人心亮起来啊。”蓝梦点头,指尖拂过腰间玉佩——那是唐太宗所赐,刻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八字。
长安街头,卖胡饼的阿婆正教训吵架的孩童:“莫学长舌妇,舌头生疮要烂嘴的!”三人相视而笑,深知比起斩妖除魔,让“慎言语、杜谗邪”的道理深植人心,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