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欣向荣

换源:

  青崖关的春天来得迟,但终究是来了。

徐碧麟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俯瞰整个关城。一年前还破败不堪的边陲小镇,如今已扩展了三倍有余。青石铺就的街道纵横交错,市集上人声鼎沸,远处新建的军营中传来整齐的操练声。

主公,最新统计出来了。诸葛亮手捧竹简走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关内常住人口已达五万,商队注册数量比去年翻了四倍。麒麟军扩编至五万,其中骑兵八千。

徐碧麟接过竹简,指尖在数字上轻轻摩挲:岳将军练兵有方。

范大夫的商队已打通北莽三条商路,上月利润达三十万两。诸葛亮羽扇轻摇,章邯的黑冰台更是遍布北凉、离阳和北莽重要城池。

徐碧麟点点头,目光投向南方:大姐近日如何?

长公主在别院静养,气色好了许多。诸葛亮顿了顿,不过,北凉那边最近有些动静。

哦?

徐凤年派褚禄山带了三百铁骑,说是来探望主公。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明日就到。

徐碧麟嘴角微扬:带这么多人马探望,我这兄长还真是体贴。他转身看向诸葛亮,孔明以为该如何接待?

亮已准备了三套方案

不必。徐碧麟摆手,既然是探望,那就让他看个够。传令下去,明日全军操演,城门大开。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主公是想...

示敌以强,有时候比藏拙更有效。徐碧麟轻笑,让褚禄山看看,青崖关是不是真的偏远贫瘠。

次日清晨,褚禄山带着三百铁骑来到青崖关前,却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十丈高的城墙上旌旗招展,全副武装的士兵肃立如林。城门大开,街道整洁繁华,行人如织,哪还有半点边陲荒凉的影子?

褚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徐碧麟一袭白衣站在城门前,身后只跟着岳飞和四名亲卫,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褚禄山肥硕的脸上挤出笑容,翻身下马:二公子别来无恙啊!世子爷惦记着您,特意让末将来看看。

兄长厚爱,碧麟感激不尽。徐碧麟侧身做请,将军请入城,正好今日我军例行操演,还请指点一二。

校场上,五万麒麟军阵列如山。岳飞一声令下,军阵变换如臂使指,弓箭手齐射时遮天蔽日,骑兵冲锋地动山摇。褚禄山看得眼角直跳——这哪是什么边防守军?分明是百战精锐!

操演结束,徐碧麟设宴款待。酒过三巡,褚禄山试探道:二公子治军有方,不知王爷可知晓?

徐碧麟举杯轻笑:父亲大人日理万机,此等小事何须叨扰?青崖关不过是为北凉守好北大门罢了。

宴后,徐碧麟亲自送褚禄山出城。看着三百铁骑远去的身影,岳飞低声道:主公,此人回去必会添油加醋。

无妨。徐碧麟目光深远,正好让徐凤年知道,我这个弟弟不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三日后,黑冰台密报:褚禄山回到北凉后直奔徐凤年住处,两人密谈至深夜。又过了七日,北凉王府传来消息——军师李义山将顺路来访。

来者不善啊。诸葛亮摇着羽扇笑道。

徐碧麟站在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梨花:李义山是父亲心腹,此行必是代父亲来探虚实。他转身看向诸葛亮,备一份厚礼,我要好好招待这位先生。

李义山到来的前一天,青崖关迎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靖安王妃裴南苇。

王妃说是途经此地,听闻青崖关近日繁华,特来一观。章邯汇报道,随行只有十余名护卫,看起来不像是别有用心。

徐碧麟若有所思:裴南苇...可是那被誉为离阳第一才女的靖安王妃?

正是。诸葛亮接话,此女出身河东裴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诗词造诣极高。当年靖安王赵衡为得美人,不惜与皇室翻脸。

徐碧麟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既然王妃大驾光临,我作为地主,自当尽礼数。备宴,再发帖邀请关内才子佳人,今晚办个诗会。

华灯初上,太守府花厅内丝竹声声。裴南苇一袭淡紫长裙,云鬓高挽,眉目如画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她向徐碧麟盈盈一礼:叨扰徐将军了。

王妃客气。徐碧麟还礼,青崖关能得王妃驻足,是徐某的荣幸。

诗会开始,关内才子们争先恐后展示才华,希望能得王妃青睐。裴南苇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但徐碧麟能看出她眼中的失望——这些诗词在她眼中恐怕如同嚼蜡。

久闻王妃才高八斗,不知可否赐教一二?徐碧麟突然开口。

裴南苇抬眼望来,眸中多了一丝神采:徐将军也擅诗词?

略通皮毛。徐碧麟谦逊道,随即吟诵,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两句一出,裴南苇手中的团扇突然停在半空。她定定地看着徐碧麟,眼中泛起异样的光彩:这诗...可有全篇?

徐碧麟微微一笑,将整首《木兰花令》娓娓道来。随着一句句绝妙的词句流出,花厅内渐渐鸦雀无声。当念到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时,裴南苇的眼眶竟微微泛红。

好词!她声音微颤,徐将军大才,南苇佩服。

徐碧麟注意到她自称名字而非本宫,心中微动:王妃过奖。不知可否请教王妃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理解?

这一夜,两人谈诗论词,竟有相见恨晚之感。直到子时,裴南苇才依依不舍地告辞。

徐将军,他日若到靖安,务必告知南苇,容我一尽地主之谊。临别时,裴南苇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徐碧麟躬身:一定。

看着裴南苇的马车远去,诸葛亮不知何时出现在身侧:主公好手段。

只是投机取巧罢了。徐碧麟摇头,那些诗词并非我所创,不过是借古人智慧。

诸葛亮意味深长地笑道:能恰当引用,亦是智慧。此女对主公已有好感,将来或可成为一大助力。

徐碧麟不置可否,转而问道:李义山明日就到,安排妥当了?

一切就绪。诸葛亮羽扇轻摇,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一件事需要主公定夺——关于鱼幼薇。

徐碧麟眉头一挑:有消息了?

黑冰台探得,她被囚在北凉王府地牢,徐凤年似乎有意收服她。章邯从阴影中走出,属下已制定三套营救方案...

不急。徐碧麟抬手制止,先应付李义山。鱼幼薇的事,我自有打算。

次日,李义山如约而至。这位北凉首席谋士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中年文士,唯有那双眼睛透着看透人心的锐利。

徐公子别来无恙。李义山拱手,语气亲切却不失距离,王爷挂念公子,特意让老朽来看看。

徐碧麟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李叔叔远道而来,小侄感激不尽。只是近日偶感风寒,怕过了病气给您...

无妨无妨。李义山摆摆手,老朽略通医术,正好为公子诊治。

两人一番虚与委蛇后,李义山提出要看看关内情况。徐碧麟早有准备,带他参观了表面上的民生设施——普通的军营、寻常的市场、基础的防御工事。一切都显示青崖关确实有所发展,但远不到威胁北凉的程度。

晚间,徐碧麟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李义山突然问道:公子对当今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徐碧麟心知试探来了,故作沉吟:小侄一介边关守将,哪懂什么天下大势。只知守好青崖关,为父亲分忧便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