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练百万拳便是了

换源:

  在那静谧得仿佛与世隔绝的角落,时光仿佛都为之驻足。

一本《撼山谱》静静地平放在古朴的石桌上,它的封面由一种略显粗糙却极为坚韧的皮质制成,上面隐隐有着一些神秘的纹路,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密码。

陆昭缓缓走近,每一步都带着一丝期待与敬畏。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这本来自剑来世界的秘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像是一位老者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纸张的边缘有些许磨损,似乎在证明它曾经历经无数人的翻阅与揣摩。

此谱仅有六式,却似隐藏着足以撼动天地的无穷奥秘。

扉页序文之上,一行字如同一把锐利的寒剑,直直地刺向人心深处:

“练撼山拳者,重神意不重招式,出拳不分胜负,只分生死!”

陆昭的目光牢牢地落在这行字上,眼神中闪过一丝认可的光芒,微微点头,对那”出拳只分生死”之语深以为然。

他心中思绪如脱缰的野马般飘飞起来,想起自己曾经在雪中世界的种种奇遇,那漫天飞雪之中的刀光剑影,与各路英雄豪杰的邂逅相逢,又联想到这剑来世界的奇妙功法,隐隐觉得二者之间仿佛被一种无形的丝线紧密相连,似有千丝万缕的神秘关联。

那转世身是齐玄帧的吕祖,极有可能便是剑来世界里的纯阳真人,这一惊人的发现让他的内心涌起一阵波澜。

他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在这已知的世界之上,定然存在着更高层次的神秘领域,那里隐藏着无数未知的秘密,正等待着他像一位无畏的探险家一般,去探索、去揭开那重重迷雾。

此刻,他的内心既有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又有着对自身实力提升的迫切期待,他深知这或许是自己迈向更高境界的一个关键契机。

撼山拳虽仅仅有六步走桩拳架,看似简单明了,可其中的神意却深邃得如同无尽的幽渊,若没有百万拳的反复磨砺与体悟,实难触及那核心的真谛。

陆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坚毅而决然的笑容,喃喃自语道:

“那就练百万拳便是了。”

言罢,他轻轻整了整自己略显褶皱的衣衫,那衣衫的质地是一种普通的棉布,却因他长期的穿着与行动而有了独特的韵味。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吸纳这天地间的灵气,阔步走出藏书阁。

月色如水,轻柔地洒在蜿蜒曲折的山径之上,那山径由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山石铺就而成,有的光滑,有的崎岖,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

月光也洒在他前行的身躯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薄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陆昭沿着山径,稳步向着山巅行去,他的脚步坚定有力,每一步落下都发出轻微的声响,似在与这片山林宣告自己的决心。

他能听到脚下山石与鞋底的摩擦声,以及周围草丛中昆虫偶尔发出的低鸣,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夜之乐章。

终于,他立身于山巅之上,身姿挺拔如苍松翠柏,傲然挺立在这天地之间。

山巅之处,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表面较为平整,陆昭站在其上,更显气势不凡。

在这如水的月色下,他悠然开启了走桩之路。

春风似顽皮的孩童,在他的袖间肆意盈荡穿梭,带来丝丝凉意与清新之意,轻轻拂过他的脸庞,撩动他的发丝,那发丝在风中微微飘动,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

藏书阁檐下的风铃,在微风的轻抚下,叮咚作响,那风铃是用精致的青铜铸就,上面刻着一些古老的符文,此时在风中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似在为他奏响一曲独特而激昂的练武之歌。

陆昭缓缓抬起双臂,双手渐渐握拳,拳心之中仿佛有一股炽热的力量正在悄然孕育,即将喷薄而出。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肌肉在微微紧绷,血液在体内缓缓流淌,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练武积蓄能量。

他的脚步开始缓缓挪动,每一步都沉稳得如同泰山压顶,似深深扎根大地,又似在与大地进行着一场无声而深沉的对话。

他的脚底能清晰地感受到岩石的坚硬与温度,这种与大地的接触让他更加专注。

走桩之时,他的身形如行云流水般变幻无端,时而似蛟龙出海,刚猛无比,那磅礴的气势仿佛能冲破云霄,他的双臂挥舞间,带动周围的空气发出呼呼的声响,仿佛是蛟龙在搅动风云;

时而似灵猿攀枝,灵动轻盈,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道敏捷的弧线,他的身体在空中短暂跃起,如同灵猿在树枝间跳跃,轻盈而敏捷地变换着姿势。

那六步拳架在他的演绎下,虽看似简单质朴,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与力量,仿佛与这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每一个动作都能引动周围气流的微微波动,他能察觉到身边的微风随着自己的动作而改变着方向与强度,仿佛自己成为了这一方天地的主宰。

陆昭沉浸在这练武的奇妙境界之中,一拳一式皆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他的脑海中只有这撼山拳的招式与神意,时间仿若在他身旁悄然静止,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与这拳法。

他就这样打了一夜的拳,直至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晨曦初露。

此时,露水已悄然打湿了他的衣袖,那晶莹的露珠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一颗颗如同细碎的钻石。

可他却浑然不在意,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干扰他对撼山拳的执着修炼与深刻感悟。

他的心中满是对拳法精进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自己在这条武学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昭的生活简单而纯粹,每日便是沉浸在书卷的海洋之中与苦练撼山拳之间交替度过。

他的书房中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籍,有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也有一些江湖秘闻录,他在这些书卷中汲取着知识与智慧。

而每当他站在那片练武的场地,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都专注于撼山拳的修炼。

神奇的是,那剑道竟会随着他对拳法的修炼与日俱增,无需他刻意为之,剑仿佛已成为他灵魂的一部分,与他的心神紧密相连,只需他心意一动,便能清晰地感受到剑道的精进,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默默滋养着他的剑术领悟。

他常常在练武间隙,轻抚手中之剑,心中思索着这拳法与剑道之间的奇妙联系,是否是因为对力量与意境的共同追求,才使得二者相互促进。

而龙虎山上,自陆昭大发神威,以指玄境逆斩轩辕大磐这位陆地神仙后,整个天师府的风气焕然一新。

往昔那些道士们整日里全都一心追求当黄紫贵人,为了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

他们常常在天师府的庭院中、回廊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如何讨好权贵,如何在天师府中获取更多的资源与地位,那眼神中满是贪婪与浮躁。

如今却纷纷摒弃了往日的浮躁,专注于自身修炼,勤奋之态与从前判若两人。

他们在庭院中、山林间,或独自打坐冥想,那神情专注而宁静,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或两两切磋武艺,手中的兵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们的招式凌厉而认真,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换了一批人。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江湖与修行的世界里,真正的荣耀与力量来自于自身的实力提升,而非外在的名利追求。

就在这平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时刻,青词宰相赵丹坪匆匆回到了龙虎山。

赵丹坪身着一袭华丽的官服,那官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地位。

他面容略显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庄重。

赵丹坪与赵丹霞乃是同门师兄弟,二人自幼一同在这龙虎山中修行,研习道法,他们曾一起在山中的清泉旁悟道,在古老的树下对弈,关系自是匪浅。

此次归来,他身负极为重要的使命。

原来,陆昭斩杀宋恪礼的行为已然触怒了皇帝,皇宫内顿时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皇帝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听闻此事时,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手中的茶杯差点掉落。

然皇帝心胸宽广,并未即刻降罪于陆昭,反倒起了招揽陆昭为朝廷所用之心。

赵丹坪此番带回的,便是加封陆昭为黄紫贵人的圣旨,只要陆昭点头应允,便是接受了朝廷的招揽。

赵丹霞得知此事后,眉头紧皱,面露担忧之色,他心急如焚地找到赵丹坪,二人在天师府的偏殿中会面。

偏殿中摆放着一些古老的法器,墙壁上挂着几幅描绘着道家仙境的画卷。

赵丹霞焦急地在殿中踱步,说道:

“丹坪师弟,你可知陆昭此人的脾性?他生性洒脱不羁,又对自由极为向往,怎会甘心被朝廷束缚?我看这招安之事,怕是难成啊。”

他的心中满是对陆昭的了解与对局势的担忧,他深知陆昭不是那种会轻易屈服于权势的人。

赵丹坪微微摇头,叹了口气道:

“师兄,我又何尝不知。可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们身为臣子,只能尽力而为。”

“若陆昭能接受招安,于他而言,也是一条光明大道,可保他日后荣华富贵,于朝廷亦是一大助力。”

他的内心也有些无奈,在皇帝的旨意与陆昭的脾性之间,他感到了一种两难的困境。

赵丹霞踱步来回,苦思冥想后说道:

“师弟,你莫要太过乐观。陆昭若拒绝,那朝廷定会颜面扫地,以陛下的性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到那时,朝廷会使出何种手段?是派遣大军围剿龙虎山,还是暗中派人刺杀陆昭?龙虎山又将陷入怎样的境地?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之策啊。”

他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仿佛已经看到了龙虎山面临的危机。

赵丹坪沉默片刻,道:

“师兄所言极是,可如今我们也只能先看看陆昭的态度,再做打算了。”

他的心中也在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法,却又觉得无从下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