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从宋方那里买回来几块奇石大感满意,把它们摆在自己的屋里常常观赏,待它们如同宝贝一般。相比李雄要去衙门里当差,林轩显然更加清闲,一年到头只管着上贡的那些货品,只需忙碌一段时间即可,尚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为了消磨这些剩余时间,他便把精力花在了读书、绘画、修整园子、观石等多种活动之中。
在屋里看了会石头,独自观赏乐趣不足,若是有同好一起同赏才好,只可怜自己惟一的密友李雄并不在身边。屋外头书童正在给几只猫狗喂食,林轩把他喊进来道:“你来瞧瞧这几块石头好不好,可否瞧出它们的妙处?”
书童年纪只有十六岁,小时候并没有进学堂里正经读过书,因为在林轩身边替他磨墨洗砚之故才识得几个字,论学识、品鉴的能力实属一般。他看来看去也只能说些石头的外表、颜色、形状之类的肤浅见解,林轩听了不以为意,也感觉不到那种与同好互相交流的畅快之感。
书童也知道自己对奇石所知有限,略说了几句就不说了,他把刚煮好的茶倒了一碗递给林轩道:“少爷喝口茶吧,我去外头把地打扫一下。”
林轩在屋里喝了会茶,想到前几天与李妍的偶遇,当时她领着丫头云儿买了许多蔬菜。今日闲着无事,平时做的那些事情如读书、画画之类又暂时提不起兴趣,他想着索性去庄子上走一趟,最近正值瓜果成熟的季节,他还可以从庄子里带些当季的蔬果,比如白菜、萝卜、南瓜、东瓜、芸豆、西瓜等拿去给李府上下吃一吃,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林轩把书童叫进屋里道:“我今天要去庄子上走一趟,你去外头让下人把马车备好。”
“好嘞,少爷。”书童道:“我这就去叫人把马车备好。”
下人很快把马车备好,林轩走进车里坐定,书童就赶着车往庄子方向去了。马车一路疾行,顺利抵达了位于城郊的庄子。林轩的到来让庄子上的管事不敢怠慢,赶紧领着他进屋里喝茶,嘴里说道:“小侯爷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我在家里闲着无事就过来瞧瞧。”林轩边喝茶边道:“最近庄子上的蔬菜瓜果长的可好,我等会要摘一些拿去给李侯爷家里人尝一尝。”
“蔬菜瓜果长的都挺好,小侯爷等会可亲自到地里瞧一瞧,像是白菜、东瓜、南瓜、丝瓜、芸豆、豇豆、西瓜等样样都有,小侯爷想摘什么就摘什么。”
在屋里坐了一会,林轩跟着管事往附近的地里去了,这处庄子占地广阔,除了大面积的菜地、果园,还散养了猪、羊、鸡、鸭等许多家禽。庄子里随处可见下人们干活的身影,他们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之下整个庄子看上去充满生机,各种各样的蔬果基本都进入了采收阶段,一眼望去硕果累累,让人喜笑颜开。
林轩在地里略逛了逛,指着各种各样的蔬果让人摘下,随行的几个下人把指定的蔬果摘下放进筐里。蔬果的种类繁多,每种都摘一些很快就累积起来了,前前后后装了有两大筐,林轩瞧着足够了,他让下人们不用再摘了,自己和管事又返回屋里喝茶聊天去了。
林轩中午就在庄子上吃饭,庄子里各种禽肉和蔬果应有尽有,下人里有几个惯煮菜的,他们做出来的酒菜不比城里的厨子煮的差。一桌子美酒佳肴让人垂涎欲滴,林轩平时吃的并不多,十几样菜略尝了尝,又喝了两碗酒也就饱了。管事问起林轩是否还要带些禽肉回府,若是要就让下人们去宰杀,林轩此来本只是闲逛,顺便带些蔬果拿去结李府上下尝一尝,没有要带禽肉回去的意思,他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有那两筐蔬果足矣。”
在庄子上歇息了一会,林轩带着蔬果返回庆安城,他径直往李府去了。在李府他见到了李妍母女,而他带来的那些蔬果也很受母女二人的喜欢,尤其李妍更是开心不已道:“林轩哥,你怎么想着带了这么多蔬果来,可是前些日子在街上瞧见我买了才专门带来的?”
“妍妹妹就是聪明,一下了就让你说中了。”林轩笑道:“那日在街上偶遇了妹妹,知道妹妹和伯母都喜欢吃这些蔬果,今儿我恰好没什么事,就去庄子上摘了些蔬果来给妹妹和伯母尝尝味道。”
童氏是看着林轩长大的,两家人关系极好,她知道林轩是个懂事的孩子,此时他带着许多蔬果来让她心里甚是高兴。童氏道:“轩儿好久没来了,晚上就在这里吃饭吧,有什么想吃的尽管告诉伯母,我让厨房的人做去。”
林轩许久不见李雄,也想等他从衙门里回来了与他说说话,他笑着答道:“那就多谢伯母了,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记得上次来时吃的烧鸭味道不错,我想再尝一尝。”
“好好,我这就让人去厨房里说一声。”童氏道,随后她让自己的贴身丫鬟去厨房里通知厨子。林轩在屋里与林妍母女说话,无非说些家长里短,童氏想知道林轩平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林轩说自己在家里闲时就读读书、写写字、看看画之类,对此童氏倒是觉得不错,还说李雄在衙门里当差太累太辛苦,不如林轩在家里清闲舒服,林轩当然也能理解,身为母亲的谁不想自己的儿子过得闲适一点,何况他们本是侯门之家,不必为了些银钱劳碌而累坏了身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