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之路的起点

换源:

  深秋的山风裹挟着松涛,将燕非的玄色披风掀起又压下。他仰头望着山道尽头那方褪色的匾额——“奔雷剑庄“四个大字历经风雨,却仍如剑刻般苍劲。身后传来铁链拖拽声,燕复喜背着沉甸甸的铁匠箱,箱角还挂着几枚未完工的淬毒暗器。

“燕非,回你练剑的地方干嘛?难道你的剑法还要锻炼吗?“兄长粗粝的手掌拍在他肩头,震得燕非腰间佩剑轻鸣。

“不是的,哥。“燕非凝视着熟悉的青瓦白墙,记忆如潮水涌来,“奔雷剑庄或许能拉到帮手,正好回去看看师傅和师兄弟。“

“哈哈哈,他们知道你现在是海角剑擎吗?奔雷剑这么小的剑庄居然能出个剑擎。“燕复喜爽朗的笑声惊飞林间宿鸟。

踏入庄门的刹那,药香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庭院中,几个少年正在练习基础剑招,木剑相撞的脆响此起彼伏。燕非一眼望见角落里那个挥剑的瘦弱身影——与当年的自己竟有七分相似,汗水浸透粗布短打,却仍咬着牙重复同一式“惊雷破“。

“是小非?“苍老的声音从回廊传来。拄着拐杖的白发老者缓缓走出,腰间那柄斑驳的青铜剑让燕非瞳孔骤缩。正是师傅陆惊雷,曾经叱咤海角的“奔雷剑“,如今却只能依靠拐杖行走。

“师傅!“燕非单膝跪地,额头触到冰凉的石板。记忆翻涌回十二岁那年的雨夜,浑身湿透的他被师傅从雪堆里扒出来。那时的他骨瘦如柴,连木剑都握不稳,却固执地说要学剑报仇。

陆惊雷咳嗽着扶起他,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十年了...没想到你真成了剑擎。“老人转向燕复喜,“这是你兄长?倒是比你壮实多了。“

众人围坐在暖意融融的堂屋,陆惊雷摩挲着燕非的佩剑,剑穗上的红绳已经磨得起毛。“当年你刚来,连'奔雷九式'第一式都学了三个月。“老人的声音带着笑意,“记得你每天天不亮就偷偷练剑,把后院的枣树都砍得光秃秃的。“

燕非望着窗外那棵依然歪斜的老枣树,想起那些寒来暑往。那时他确实笨拙,师兄弟们练十遍就能掌握的剑招,他要重复百遍千遍。有次练到手腕脱臼,却仍固执地用布条绑住继续挥剑,鲜血浸透了剑柄。

“其实奔雷剑法算不得高明。“陆惊雷突然叹了口气,“不过是靠着快如惊雷的出剑速度,在江湖上占得一席之地。“他望向燕非,目光如炬,“但你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剑客之心。那天我见你被三流毛贼的暗器所伤,明明剑比对方快,却险些丢了性命...“

燕非记得那个傍晚,他捂着肩头的伤口跪在师傅面前。陆惊雷将青铜剑重重拍在石桌上:“剑再快又如何?别人一个暗器、一抹毒药就能要了你的命!真正的武功,不在招式多精妙,而在懂得取百家之长!“

从那之后,燕非开始了漫长的游历。他挑战过海角各地的高手,在与暗器名家的对决中,学会了如何预判攻击轨迹;在毒医谷的三个月,他甚至能仅凭剑风判断空气中是否有毒雾。最惊险的一次,他乔装潜入天涯,亲眼目睹了云端之人用星辰之力淬炼兵器。

“那次从天涯回来,你整个人都变了。“陆惊雷回忆道,“你不再执着于剑招的速度,而是开始观察对手的呼吸、眼神,甚至心跳。“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赵茯连忙递上一杯药汤。

燕复喜注意到师傅握剑的手在颤抖,袖口下隐约露出狰狞的伤疤。“师傅,您的伤...“

陆惊雷沉默良久,终于解开衣襟。布满刀痕的胸膛上,一道深可见骨的疤痕横亘其间,颜色泛着诡异的青紫。“这是天涯人的杰作。“他冷笑,“当年我试图揭露他们圈养海角人的阴谋,却被打成废人。“

堂屋内一片死寂。燕非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终于明白,为何师傅当年如此执着地让他学习百家之长——那不仅是为了成为剑客,更是为了对抗天涯的压迫。

“小非,你此来恐怕不只是探亲。“陆惊雷重新系好衣襟,“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燕非起身,郑重地行了个大礼:“师傅,天涯的阴谋已经浮出水面,我需要剑庄的力量。“他望向庭院中仍在刻苦练剑的少年们,“更需要将真正的武学之道传承下去。“

夜色渐深,燕非独自来到后山的练剑场。月光下,青石上密密麻麻的剑痕依然清晰可见,那是他年少时留下的印记。远处传来燕复喜打铁的声音,火星在黑暗中闪烁,如同当年他练剑时飞溅的汗水。

“原来你在这里。“师兄!”燕非

鞠躬道笑了笑,抽出佩剑。十年前,他在这里挥出第一剑;十年后,他要在这里重新出发。剑刃划破月光的瞬间,他仿佛又看见那个倔强的少年,在寒夜里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笨拙的剑招。

“知道吗?“他低声道,“师傅曾说,真正的剑客,不是天生的天才,而是永不熄灭的执念。“

山风呼啸而过,将这句话带向远方。在这个深秋的夜晚,奔雷剑庄的灯火依然明亮,如同黑暗中的一座灯塔,照亮着对抗天涯的漫漫征途。而燕非手中的剑,也将带着从这里汲取的力量,斩破笼罩海角的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