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最高科研中心,“湮灭之心”研究实验室。
自项目启动以来,这里便成为了联邦最繁忙、也最充满希望的区域。然而,希望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数月过去,“湮灭之心”的制造依然面临巨大的技术瓶颈。
“苏晨指挥官,我们尝试了上百种合金配方,但没有一种能够承受‘湮灭之心’启动时产生的超高能量密度。它们要么瞬间汽化,要么结构崩塌。”一位头发花白的材料学专家,指着一块焦黑的实验残骸,无奈地说道。
“能量回路的构建更是难上加难。‘星辰之子’的资料中提到了‘多维空间刻画’,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理论体系!”另一位物理学家扶了扶眼镜,满脸愁容。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气氛。尽管有“星辰之子”的传承资料,但古老文明的科技水平远超联邦,许多关键技术细节如同天书,难以理解。
关键时刻,苏晨凭借对湮灭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及“星辰之子”传承中那些零星的、关于宇宙法则和维度奥秘的感悟,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或许,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苏晨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湮灭之心’固然强大,但其制造难度也超出了我们目前的极限。我们可以尝试制造一种简化版的‘湮灭之心’,作为过渡。”
他走到全息投影前,调出“湮灭之心”的结构图,用手指在上面勾勒着:“我们可以暂时放弃对‘虚空结晶’的追求,转而使用联邦现有的最高强度合金,并结合湮灭能量的特性,对能量回路进行简化和优化。虽然能量输出和稳定性可能不如真正的‘湮灭之心’,但至少能让它运转起来。”
“简化版?”科学家们面面相觑,随即眼中闪烁出希望的光芒。这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将其命名为……‘启明核心’。”苏晨说道,“它将是联邦在湮灭技术领域,迈向光明的第一步。”
苏晨的提议,如同拨开迷雾的曙光,瞬间点燃了整个研究团队的热情。他们根据苏晨的方案,开始了“启明核心”的试制工作。然而,过程依然充满了艰难险阻。
“轰!”
实验室里不时传来剧烈的爆炸声,那是能量回路过载,或者材料无法承受压力而崩解的声音。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大量珍稀材料的损耗,以及科学家们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付诸东流。
“再来!按照苏晨指挥官的方案,调整能量注入频率!”
“核心材料的融合度还不够!尝试将湮灭能量的纯度再提升0.01%!”
苏晨没有袖手旁观。他不仅提供理论指导,还亲自参与到核心部件的炼制和能量注入等关键环节。他的双手被湮灭能量包裹,精准地操控着每一丝能量的流向,感受着材料在湮灭之力下的细微变化。他的冷静、自信,以及对湮灭能量那近乎本能的精准操控,成为了整个团队的精神支柱。
当实验再次陷入僵局时,苏晨会亲自上手,用自己的湮灭能量去“校准”那些不稳定的能量回路,用自己的感知去“触摸”那些难以融合的材料。他的存在,让原本枯燥而充满挫折的科研过程,多了一份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失败,无数个不眠之夜。
终于,在一次近乎绝望的尝试之后,实验室里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成功了!它稳定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都有些嘶哑。
在特制的能量稳定器中,一颗拳头大小,通体呈深邃的黑色,表面流淌着淡淡湮灭能量光泽的晶体,正散发着柔和而强大的能量波动。它如同宇宙中最深邃的星辰,又如同黎明前最闪耀的启明星。
第一颗“启明核心”,诞生了!
整个实验室瞬间沸腾!欢呼声、掌声、甚至有人喜极而泣。这不仅仅是一颗能量核心,更是联邦在湮灭技术领域,乃至整个科技发展史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对“启明核心”进行了严格的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振奋:虽然它只是简化版,但其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已经远超联邦现有的所有能量核心。它的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惊人的90%以上,持续输出能力更是现有核心的数倍。
“如果将它应用于战舰,一艘巡洋舰的火力将媲美主力舰!”
“机甲装备了它,将拥有更持久的续航和更强大的爆发力!”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联邦高层。当军部总司令亲眼看到“启明核心”的测试数据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联邦高层欣喜若狂,他们看到了对抗“噬星者”和“虚空生物”的新的希望。
军方立即下令,启动最高级别的生产线,全力生产“启明核心”,并优先装备给最精锐的部队和新式战舰。一场以“启明核心”为核心的军事革新,正在联邦内部悄然展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