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败事李长兴

换源:

  李长安回头,老管家嗫嚅几下,最终才道:“一切小心。”

“放心。”

李长安点点头,这才离去。

金銮殿上,颜锡安早已率领御林军走了,奏本之声却始终没有平歇。

大臣们都看出来了,经此一事镇北王李忠国再无翻身可能。

这可是绝佳的,向老皇帝表明忠诚的机会。

谁浪费谁是傻子!

平时上不上本的朝官都站了出来,全都在大肆奏禀李忠国的不是。

尤其是吕长鸿一系,更是毫不留情,不放过任何一点小事,就连李忠国哪天下朝之后皱过眉,撇过嘴的事都奏禀出来。

要是话能杀人,此时此刻,李忠国已经被千刀万剐,化为肉泥齑粉!

起初老皇帝还耐心听着,以为李忠国还有什么隐瞒自己的事。

但越听越不对劲,这些人说的越来越离谱,越来越吹毛求疵,再听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待议郎刘之涣奏过,说道:“今日时辰不早,诸位爱卿也回去休息休息吧。”

内侍会意,正要高唱“退朝”,就听得大殿之外一阵喧哗。

平素里牢守岗位的御林军们全都聚在一处,不知在抵挡着什么,又像是遇到什么大敌,一步步的退向殿门口。

此情此景,大臣们全都慌了,纷纷远离殿门,生怕这未知的祸患会牵连到自己。

龙案之后,老皇帝神情淡定,“外面何事喧哗?”

没人能答。

内侍匆匆跑下丹犀,正要去观望究竟是什么事。

只见御林军两边分开,从垓心中走出一人,右手持剑横在脖子之上,左手高高举着块金令,正是老皇帝御赐的金令。

待看清这人,所有人倒吸口凉气,大惊失色!

最为惊慌的就是赵世明。

趁着混乱,过去悄声质问吕长鸿,“丞相,他不是死了吗?”

“这……”吕长鸿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虽是白日,满朝的文武心里也是毛毛的。

这人不是死了吗,怎么又出现在金殿之上,难道是鬼魂不成?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李长安?”

老皇帝也颇为意外,但只是一惊,便镇定下来,龙目威严扫过,厉声质问。

“大胆李长安,你带剑上殿,意欲何为!?”

那剑是架在李长安脖子上,但依着大禹律令,凡是带剑上殿者,罪同谋反。

李长安不傻,知道这样做是死罪。

可不这么做,就无法上得金殿。

从他出现在皇城朱雀门的那一刻起,御林军就围住了他。

那架势,分明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令,要将他诛杀。

李长安早有准备,高举皇帝御赐的金令,让那些御林军们不敢动手。

一步步倒逼着御林军们,从朱雀门进了皇宫大内。

直逼到金銮殿外。

之所以横把剑在脖子上,是预防对方抓住自己,屈打成招。

这时见到老皇帝,立刻将长剑抛开,扑到丹犀之下大呼冤枉。

“你有何冤屈?”老皇帝目光犀利,不动声色。

底下可急坏了赵世明和吕长鸿,却又无计可施。

李长安一个头叩在地上,“圣上,请听臣明禀!”

“自那日圣上派臣出使北蛮,臣便带着刘宋两位大人上了路,但谁曾料到……”

当下噼里啪啦,从离开京城说起,将一路上遇到的屡次暗杀,卫队全都死光。

之后如何乔装。

如何从陆路改为水路,才终于平安到达北蛮王都,全都说了一遍。

老皇帝神情微动,“果有此事?”

“圣上英明,臣不敢欺瞒圣上!”

李长安也有准备,从怀中掏出几样证据。

全是历次干掉刺客们之后,从他们的尸体上搜集的信物。

内中还有红线女身上的一枚密令。

满朝哗然!

老皇帝心中疑虑不定,可这些信物又都摆在眼前,一时间踌躇不语。

趁着这个机会,李长安又一个头叩到地上,奏道:“幸得圣上庇佑,臣在北蛮王都顺利讨回三样赌注!”

说罢,将贴身藏起的凉城塞的信印、五万匹骏马的典册、还有北榆煤矿的地契全都一一掏出,摆在金殿之上。

痛哭流涕道:“臣一路艰辛万苦,九死一生,但能为圣上和我大禹朝讨回这些赌注,没有辜负圣上对我的嘱托,就算是死,也值得!”

又哭诉道:“按着日期,臣本应该在二十天之前,便回了京城。之所以迟迟未归,是返程之时,也遭到了刺客的暗杀!”

“刘宋两位大,还有三宝大人,以及臣自带的两名侍卫,全都生死未卜!”

“臣有幸逃出生天,一路上乔装改扮,与客商为伍,这才平安回到京城!”

老皇帝沉默了。

他一生风雨见惯,察言观色,也知道李长安说的都是真的。

心思不由动摇起来,更加的踌躇。

沉吟问道:“你可知,你父镇北王李忠国拥兵自重,意图谋逆,还私制蟒袍帝冠之事?”

这是老皇帝故意问的,就想看看李长安的反应。

以此来判定,李忠国究竟有没有谋逆。

李长安哪能不明白老皇帝的意图,直接匍匐在地上,声泪俱下地奏道:“圣上明鉴!臣父统领三十万重兵,至今二十一年有余。”

“这二十一年中,臣父出生入死,对北蛮寸步不让,方才守住我大禹疆土。”

“为了这番太平,臣父身上被创不下十余处,麾下将领死伤无数,皆赖北蛮所赐,臣父对北蛮恨之入骨,又怎能和北蛮合谋,里应外合谋反?”

一口气奏完,李长安高呼:“圣上明鉴!”

他说的句句在理,老皇帝心中已然认可,却没有轻易叫他起来。

又命内侍将之前吕长鸿呈上的几样证据,一一拿来,当面对质。

“边境传言,只需派人散播,便可三人成虎!”

“臣家中从不曾养信鸽,便是臣父驻守边境多年,也不曾养信鸽,圣上可派人去调查!”

“我大禹精通蛮语之人比比皆是,任谁都能用蛮语写一封信!”

面对几样证据,李长安一一否定,同样有理有据。

便在此时,御林军统领来报,“圣上,我等在西华门捉到了镇北王次子李长兴!”

“他乔装打扮成一名士子,身上还背着细软,看样子,是要跑路!”

大殿之上,形势逆转!

老皇帝脸色阴沉,厉声质问,“李长安,李家若是清白无辜,你这好弟弟为何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