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金殿陈情

换源:

  从始至终,李长安坦坦荡荡,老皇帝全都看在眼里。

而另一边,三皇子赵世明和吕长鸿频繁的眉来眼去,鬼鬼祟祟,老皇帝也看在眼中,心下已然明白几分。

看来这件事极有可能是三皇子赵世明在陷害李忠国。

不然二人看到李长安突然出现,也不会那么惊慌。

如果是这样话,那李忠国对自己还是忠心的。

想到这一点,老皇帝心里的郁结终于开始解开。

两人相伴已经几十年,名份上是君臣,情义上却更像手足,也正因为如此,是以在听到李忠国背叛的时候,老皇帝心里特别的气愤,也特别的郁闷。

这会郁结散去,和李长安说话时也就和气了许多。

“李长安,朕已经派了颜锡安去彻查此事,李家是否有罪,颜锡安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如若李家无罪,朕定要抓到陷害李家之人;可如若李家有罪……”

李长安重重叩首:“臣与李家甘愿伏诛!”

不管怎么说,眼下争取到了时间,只要老皇帝不是马上问斩李家,那就有活动的空间。

凭着自己的才能,定能教此事挪乾转坤。

李长安心中多少松了口气,心思却还是转个不停。

时间是争取到了,但还缺少必要的情报。

唯今之计,最好能先和李忠国通个气。

又叩了个头,李长安眼圈就红了,声音也带起了悲呛,“圣上,臣出使北蛮,九死一生,本拟回到京城,便可和臣父团聚,不想又逢此事。”

“求圣上开恩,让臣能见一见臣父!”

看着龙案上那三样赌注,样样是可以说是件天大的功劳,老皇帝龙意恻隐,“准了!”

又吩咐内侍,“散朝之后,你带李长安去天牢。”

这意思很明白,同意李长安和李忠国相见,是因其父子之情。

派内侍跟随,则是防着李长安借机搞鬼。

无论如何,老皇帝同意了,李长安放心了一半。

正思索着如何才能当着内侍面,询问李忠国具体情况,就听老皇帝又问。

“你之前说,三宝和刘宋两个言官都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李长安应声是,具体说起当时的情况。

“臣拿到三样赌注,便离开北蛮王都返回我大禹,一路上怕北蛮追杀,还乔装改扮,又换了几次路线。”

“当时远离北蛮王都已有三百多里……”

“臣本以为平安了,不想就在那夜臣等再次遇袭!”

说着说着,李长安又想起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夜。

三宝带着两个暗卫拼死挡下数倍于已的刺客。

刘宋两个言官平时上个马都费半天的力,那夜一个托自己上车,一个赶马驾辕,要多拼命就有多拼命。

记得当时自己还闪过个念头。

等渡过那次暗杀,回到京城之后,定要向老皇帝好好禀报两人的功劳。

哪能料到,马车一翻,便是生死两茫茫!

还有三宝和两个暗卫,若是他们还活着,不可能不去寻找自己。

图尔赞保护自己返程的路上,曾问过好几次有关几人的消息,每次图尔赞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没消息。

自喜峰口跟着商队回京城,沿路之上,自己一直在留意,但还是没有他们的消息。

想必,他们全都凶多吉少……

李长安的眼圈红了,声音也跟着哽咽起来,“圣上,不管臣今后将会如何,臣乞求圣上,能去调查此事。”

“为刘宋两位言官,还有三宝大人,以及臣的两个护卫报仇血恨!”

一番话辞真意切,听者无不动容。

老皇帝也是颇有感慨,清清嗓子,平复下心情,道:“你放心,这件事朕会调查到底!”

李长安叩头谢恩,“圣上英明!”

老皇帝摆摆手,唏嘘感慨,“看来有人要将你除之而后快!”

他终于这么认为了!

李长安心潮翻涌,才刚刚经历了李忠国谋反的事。

这话能从老皇帝嘴里说出极为不易。

顺势说道:“圣上,臣新近得蒙圣上恩宠,又赐婚与我,又派我出使北蛮,可谓红极一时。”

“再加上臣父本就被圣上封为镇北王。”

“朝野之中,无人能再像臣父子二人这样得蒙恩宠,怎能不引人妨恨!”

老皇帝频频点头,显然非常赞同他的说法。

李长安续道:“臣斗胆进言,臣父谋逆,也是被人所陷。”

“臣李家与其这样遭人红眼,不如请圣上剥去臣父爵位,收了他的兵权,也免了臣的官职,让臣父子做个草民。”

“这样,臣也好在父亲身边尽孝,让他老人家得养天年。”

“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

李长安的话略有牢骚。

老皇帝知他心中有不忿,是以也并未追究。

三皇子赵世明不爽了,暗想这小子挺会打感情牌,照这个样子下去,难保父皇不会释放李忠国,那可就是放虎归山了!

就算真能免去李忠国的兵权,谁又能保证,他们父子二人不会东山再起?

不行,必须得趁着现在,加重砝码,一举解决掉李忠国!

吕长鸿也是一样的心思,两个暗中交换过眼色,吕长鸿再次出班禀奏。

“圣上!李忠国谋逆之事还未经审问,若是就此不理不问将他放出,只恐有损我大禹威严,对圣上不利!”

没有明言,但所有人都听懂了。

这要是就此放了李忠国,就想当于告诉全天下,就算造皇帝的反,也不会判死罪。

老皇帝赵昌更是心知肚明,淡淡说道:“丞相所言极是。”

一转眼间,不光打破了李长安才升起的希望。

还钉死了李忠国的活路。

有老皇帝这句话,难保调查的时候,审讯的人不会加重刑罚,以求维护“大禹威严”。

朝臣们都看明白了,但谁也不敢随意站出来支持李长安。

朝堂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事。

没必要为了别人,搭上自己一条性命。

有人自利,就有人公义,左边队列中站出一人,朗声说道:“父皇,儿臣斗胆,儿臣以为镇北王谋逆之事另有隐情!”

说话这人年方若冠,唇红齿白,两只眼睛清亮透彻。

正是老皇帝的五儿子,赵世宏。

只见赵世宏躬身作揖,道:“父皇派颜督军一人去调查此事,儿臣以为有失公允,儿臣愿意协助督军调查,以示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