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明鉴,老臣当日也是偶然遇到那北蛮细作……”
对于这一点,吕长鸿早有防备,将怎么遇到的北蛮细作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说的是有鼻子有眼,根本听不出来是编造的。
赵世隆听罢,也不置可否,只说“一会细作带到,孤会替丞相做主!”
多时之后,孙礼和内侍去而复返。
在二人身后,是由御林军押解的北蛮细作。
“回殿下,细作带到!”上得殿来,孙礼躬身回奏。
赵世隆低头看那细作,问道:“你可是北蛮细作?”
在送细作回天听府狱时,李长安便已和细作说过全部的计划。
并且告诉细作,只要他能上殿指定吕长鸿,便会给细作一大笔钱,让他远走高飞。
若是细作愿意留在镇北王府,也会好生招待直到终老。
有了这些保证,此时听到赵世隆问询,细作不慌不忙,叩头道:“回殿下的话,小的正是北蛮细作。”
验明正身,赵世隆又问:“关于镇北王与北蛮勾结一事,是真是假?”
话音未落,那吕长鸿便上前一步,沉声喝道:“这里可是皇宫,殿上坐的乃是监国大殿下,你可要想仔细了再说话!”
所有人都听出来了,这是明晃晃的威胁。
赵世隆也听出来了,跟着说道:“不管是真是假,只要你如实禀告,孤便可饶你一命!”
其实没有赵世隆的承诺,细作也没什么可怕的。
从一上殿起,他就看到了李长安,心里踏实的很。
回禀道:“小的不敢欺瞒殿下。”
“是吕长鸿让小的诬陷镇北王,还让小的去散布不利于镇北王的谣言。”
当下将吕长鸿当日怎么交待他散布谣言,怎么教他和镇北王看起来有勾连,原原本本全都说了一遍。
满朝哗然!
此前也有大臣这么猜测。
但听到北蛮细作当朝说出真像,那份震撼还是相当强烈。
李长安微微一笑,侧头看向吕长鸿,只见这个老狐狸慌得眼珠乱转,显然在想怎么推脱。
怎么可能给他这种机会!
侧步出班,李长安奏道:“殿下,细作乃一家之言,请殿下让吕丞相与细作对质!”
赵世隆会意,立即问道:“吕相,你怎么说?”
“回禀殿下,”
吕长鸿心里慌得一匹,怎么也没有想到细作竟然会反水。
绞尽脑汁思索着要怎么应对。
可是情急之下,接连想了好几套说辞,都不能自圆。
李长安见机继续进逼,“吕丞相,殿下问你话,你为什么不回答?”
“这个,回禀殿下……”
被这么一催,吕长鸿更加的心焦,那脑子转的飞快,嘴上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满朝的议论声起。
“看来这细作说的是真的!”
“我觉得也是,不然吕丞相怎么会无言以对?”
“吕丞相向来能言善辩,这会儿怎么卡壳了?”
赵世隆在上面看得清楚,吕长鸿神色惶然,眼珠乱转,额头上急的直冒汗。
不是心虚还能是什么!?
断喝道:“吕长鸿,朝廷待你不薄,你竟然做出这等卑鄙之事,诬陷于镇北王!”
“今日若不惩戒于你,我大禹颜面何存!”
“来人哪,将吕长鸿拿下,打入天牢严加审问!”
“待审问清楚之后,再行定罪!”
殿外御林军得令,便要上朝抓人。
吕长鸿慌得六神没了五神,只是乱叫“殿下明鉴”。
眼看御林军走到他近前,突然间三皇子赵世明抽出御林军腰间佩剑,直刺向细作。
寒光闪过,正中细作心口。
那细作都来不及反应,便已倒地身亡。
金銮殿上,震惊了所有人。
谁也没有想到赵世明竟然如此狂妄大胆,敢当殿行凶!
赵世隆也懵了,他第一次监国,初次品尝到权力的滋味,觉得金口玉言无人敢违。
哪里能想到老三敢当朝和他做对。
竟然杀了北蛮细作。
此时老三利剑在手,若是闯到陛上刺杀于他,又该如何?!
还是李长安见机快,一个闪步挡在三皇子与大皇子中间,厉声喝道:“三殿下,你当殿行凶,手持利刃,意欲何为!”
这句话喝醒了大皇子赵世隆。
“来人,赵世明想图谋不轨,加害于孤,将他抓起来!”
话音未落,三皇子赵世明已将带血利剑掷于地上,高声说道:“大哥,我只是气不过这北蛮细作诬蔑吕丞相,一时冲动才杀了他,并不是要图谋于你!”
不等赵世隆说什么,便主动请罪,“臣弟也知此举不该,请大哥责罚!”
朝堂局势瞬间即变,上一秒还是赵世隆掌握着主动权,下一秒却被赵世明占了先机。
“你……”
赵世隆是干气没办法。
三皇子当殿行凶。
可他的身份是亲王,北蛮细作不过是个下等卑贱之人,还是个外族。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赵世明给细作抵命。
而且这细作一死,死无对证。
连带着吕长鸿也成了疑罪从无。
“你……”指着抱拳低头的三皇子,大皇子气得手指都发抖。
赵世明更加的诚恳,身子也躬得更低,“臣弟知罪,请殿下责罚!”
大皇子赵世隆抬眼看向李长安,向他示意。
李长安是左都御史,这个时候他上奏弹劾再合适不过。
明白赵世隆的意思,李长安躬身道:“殿下,三殿下当殿行无礼之事,杀死证人,当罚其俸禄三个月。”
不是李长安想罚这么轻。
而是按着大禹律令,只能罚这么轻。
李长安心里早已骂了10086遍的MMP。
谁让赵世明是亲王呢!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拥有超越普通人百千万倍的特权,一点办法也没有!
大皇子赵世隆皱了皱眉,却也无可奈何。
只得传下旨令。
“赵世明当殿行无礼之事,杀死证人,今罚其俸禄三个月,禁足一月!”
“吕长鸿疑罪从无,仍任丞相之职,但与北蛮细作牵连不清,有失仪统,罚居家反省五日!”
“退朝!”
百官躬身相送:“殿下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