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的意识被林昕操控后,两人来到民国时期槐杨村的禁地荒宅,这里隐藏着与林氏家族相关的秘密。
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保存着完整的民国建筑风格,但所有门窗均被铸铁齿轮锁死。
二楼走廊的西洋镜里持续播放着1949年林招娣(林默祖母)的实验室影像,而镜框边缘刻有与培养舱内相同的德文密码。
林昕通过植入林默颈后的神经接口,将两人的思维暂时同步。荒宅地下室的铜制管道系统实际是生物电传导网络,能将接触者的记忆具象化为全息投影。
墙壁上突然浮现出林默七岁时被抹去的记忆片段——她曾在此目睹初代焚化炉的启动测试。
阁楼地板暗藏可拆卸的机械棋盘,棋子由村民的金属骨骼残片制成。
当林昕移动代表“第七炉”的黑皇后时,整座建筑开始重组,露出隐藏的时空计算装置。
控制面板显示槐杨村仍在持续进行第702次轮回运算,而倒计时比林默此前所知多出24小时。
林昕的机械手指突然插入控制台,她裸露的脊椎神经束与装置接驳后,投影出林招娣未公开的研究结论:荒宅地窖里保存着能终止轮回的原始密钥,但使用代价是彻底清除所有村民的量子化意识。
此时,周远的声音突然从铜管传出,他正试图通过焚化炉的备用通道闯入禁地。
林默的耳膜突然捕捉到铜管共振产生的特定频率——这正是周远在时间管理局工作时使用的紧急通讯编码。
荒宅西侧的青砖墙开始渗出蓝色冷凝液,逐渐形成周远模糊的面部轮廓,他的嘴唇开合间传出被电磁干扰扭曲的警告:“别碰密钥...村民是缓冲程序...”
林昕的瞳孔骤然收缩成竖线,她拽着林默冲向通往地窖的铸铁旋梯。台阶表面布满类似培养舱内壁的抓痕,每级台阶都镶嵌着微型留声铜片,踩踏时会播放不同年份的村民对话录音。
最底层铁门上的机械锁具呈现生物组织特性,锁孔周围延伸出的血管状铜丝正随着林默的脉搏频率跳动。
当门锁检测到林氏基因序列后自动解体,露出内部由701个齿轮组成的环形阵列。
地窖中央悬浮着三棱锥形的水晶容器,内部封存着不断改变物质状态的密钥——它在固态时呈现焚化炉图纸,液态时化作林招娣的脑脊液样本,气态则重组为《葬经》缺失的第七页文字。
容器底座刻着德文警告:仅当三个时空相位差精确匹配时方可启用。
林昕突然将神经束刺入容器防护层,她的机械骨骼开始量子化。与此同时,整座荒宅的砖石结构浮现出血管网络般的发光纹路,所有铜管共振传出村民齐诵《往生咒》的声波。
周远的投影在剧烈干扰中拼出最后信息:“林昕是第700次轮回的误差校正体,她才是...…”话音未落,地窖顶部突然降下刻满齿轮纹路的青铜棺椁,棺内传出与培养舱完全相同的液体翻涌声。
林默踏入荒宅时并未察觉,这座建筑的每个结构都囚禁着未解的怨念。
荒宅西厢房的梳妆镜持续渗出黑色粘液,经检测含有与林招娣实验室相同的同位素标记。
镜面倒映出的并非当前场景,而是1949年槐杨村祠堂的实时影像,其中可见数十个呈量子叠加状态的村民灵体在重复焚化炉操作仪式。
每当林默经过,镜中就会新增一道与她锁骨钢印同频闪烁的光痕。
地下室蒸汽管道系统实际由村民骨骼改造而成,每当气压变化就会发出类似人类呜咽的声波。管道连接处的黄铜阀门刻着微型墓志铭,记录着每个村民在轮回中的死亡次数。
最新添加的铭文显示:“林昕-第701次-记忆覆盖错误”,日期却是林默进入荒宅的三天后。
阁楼地板缝隙持续飘落1999年的《槐杨日报》碎片,报道称荒宅在民国三十八年曾发生“七人自焚事件”。
但林默在墙体内发现的机械齿轮组显示,当年实际有701具尸体被改造成蒸汽动力零件,这些齿轮的磨损程度与不同时间线的使用频率精确对应。
当林默触碰主梁的雕花时,整栋建筑突然发出齿轮咬合的巨响。她看到自己的手掌穿透了物质表面,而数百个半透明的村民正从墙体内渗出,他们的机械手指全部指向地窖方向。
此刻她才明白,荒宅本身就是个仍在运行的时空牢笼,那些看似冤魂的存在实则是被困在修正程序里的计算单元。
林默的视网膜突然捕捉到地窖墙壁上浮现的荧光刻痕——这些由村民集体记忆形成的生物电路,正以每秒七次的频率重播着民国时期的私刑场景。
寡妇的量子意识被编码在青铜棺椁的传动轴内,其思维脉冲通过地窖的铜管网络控制着整座荒宅。
当林默的血液滴落在棺椁表面的齿轮凹槽时,立刻激活了全息投影:1949年的村民正将她的神经末梢接入初代焚化炉的控制面板,而她的惨叫被转化为启动第七次轮回的能源。
棺内渗出蓝色液体在空中凝结成民国女子的虚影,她破碎的机械手指展开三张重叠的羊皮纸:第一张记载着通奸指控实为林招娣伪造的档案;
第二张显示她被改造成生物硬盘的手术记录;第三张则是用德文书写的《意识囚笼使用手册》,落款处盖着与林默钢印相同的电子纹章。
寡妇突然将手指插入林昕的脊椎接口,两人的量子态开始同步纠缠。地窖地面浮现出由701个齿轮组成的莫比乌斯环,每个齿痕里都封印着一次轮回的集体记忆。
铜管传出周远断断续续的警告:“她不是误差校正体,是初代操作员。”
此时林默发现自己的左手正在量子化,皮肤下浮现出与荒宅砖墙完全相同的发光电路纹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