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取粥

换源:

  徐成走到大牛跟前,二话不说,抬脚就踢了壮汉一下,“起来,装什么死!”

大牛本就恼怒异常,被这一踢,挣扎着欲扑向徐成,又要与他拼命。妇人见状,赶忙死死拉住壮汉,声音带着哭腔:“当家的,咱惹不起啊!”

壮汉好似听了妇人的劝,迅速罢了手。徐成似笑非笑,也不揭穿他了。

妇人小心翼翼地扶起丈夫,看到前面的队伍在混乱中已经合拢,她叹了口气,对丈夫说道:“牛哥,咱们去排队吧。”说罢,搀扶着丈夫,两人落寞的背影映在徐成眼底,朝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尾走去。

“站住!”

大牛转过头来,他双目圆睁,怒视着徐成,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若再相逼,俺真跟你拼命!”此刻的他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他那不顾一切的决心。

大牛正等着他进一步动作,却见徐成走到老汉和丫头身旁,扒拉出一个间隙,然后朝着壮汉和妇人招了招手,大声说道:“你们过来,就在这儿排!”说罢,他还用凶狠的目光恶狠狠地震慑着四周的人。众人在他威胁的目光下,都不敢吭声。

大牛和妇人着实没想到徐成会让他们回到原位。他们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惊喜,因米粥有了着落,两人满心欢喜。连带之前对徐成的怨恨,此时也消了大半。生活的艰难让他们选择放下,只盼着能顺利领到米粥,填饱肚子。

徐成看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徐成让大牛夫妇回到原位,有心生怜悯的原因,徐成又不是演员,还需要维持恶霸人设不成。

但主要原因,他担心今天他俩领不到粥,怨气爆棚,晚上搞偷袭给自己来一刀怎么办,毕竟大牛还是有把子力气,真闹起来自己恐怕难以收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且,也正好试试自个儿打个巴掌再给颗甜枣的本事。

先德后威,他人怨之,先威后德,他人敬之。

前面几人依次领完粥后,轮到了小丫头。分粥的李府小厮看到这女童竟然拿着一个小桶来取粥,忍不住笑了出来。

因为李府施粥向来有规矩,一人只能领一勺,根本用不着如此大的器具。小厮脸上带着几分戏谑,心道这两人真是贪心不足,居然想用这种方式多占粥。

丫头听到轻笑声,瞬间涨红了脸。毕竟年少面嫩,此刻只觉得无比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呆呆地站在那里,当小厮将一勺粥倒入小桶后,她更是不知所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这时,徐成捡起被自己拍碎的一块青砖,大摇大摆的走上前去,“兄弟,给个面子,多来点,八口人儿妮!”

两名家丁一看徐成不好惹,心中嘀咕:骗鬼的八口。为求息事宁人,便又给了一勺粥。

徐成见状,并未急着回应,只见他将那块青砖稳稳地放在手掌之上,随后扎下马步,双目圆睁,全身的肌肉紧绷起来。紧接着,他大喝一声“开”,那声音如洪钟一般,响彻四周。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徐成运足力气,猛然将另一只手掌砸向青砖。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青砖瞬间被拍成了更小的碎块。

“嘶——”

随后,徐成扔掉青砖块,拍掉手掌上的粉末,好似不经意间整理衣服,从而露出一把带着血迹的匕首。那匕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血槽狰狞,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得倒往后退了一步。

徐成不紧不慢地解下绑着匕首,在手中随意地摆弄着。“上一个敢不给我徐成面子的人,坟头草得有一丈了吧!”

“把我饿着了,哪天可就把兄弟人头借走了。”

“再说了,你不怕死,你妻儿老小怕不怕么!”

可怜的小厮,身为李府的家生子,外头的打打杀杀还碰不到,哪分的清眼前这凶人说的是真是假,被老油子一番连骗带吓,脸色有些发白,双腿微微颤抖起来。

于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紧拿起木桶,手忙脚乱地又往里面装起了粥。

徐成虎着一张脸,心里直想笑。

你太嫩了,小朋友。

手中这把匕首,是他从一户富户家里顺手拿来的。偷来之后,他觉得这匕首甚是好用,便一直带在身边。而那匕首血槽上的血迹,则是徐成前天从何屠户那弄了点猪血抹在上面。

人,必须要装。不管实际上能否唬住他人,首先都得装出厉害的样子。要昂首挺胸,气势汹汹,表情威严。哪怕心里没底,也要装得胸有成竹,如此才有机会让人忌惮,给自己谋得好处。

徐成心里清楚,杀人,官府可会动真格,那后果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不过他也给自己想好了退路,倘若这一番装腔作势不管用,那就直接抢了粥就跑。

俩小厮稍微吓唬一下就不敢阻拦,而兵丁也只是咋咋呼呼,外强中干,未必真有本事能拦住他。

见那小木桶已经装了大半桶米粥,徐成愈发嚣张:“多谢二位兄弟,在下徐三,江湖人送外号夺命三刀,以后看谁不顺眼了,兄弟给你做了他!”吓得小厮忙不住点头。反正这些粥不是自己的,给这大爷多分点,赶紧走罢。

李府施粥现场,人潮涌动,粥米却有限。好在叙州富饶,城中几家大户相继慷慨施粥,给灾民带来了更多希望。

但区区一勺粥,对饥饿的灾民而言还不够。所以,有些灾民会在一家领完粥后,马不停蹄地去别家继续讨要。为了生存,他们在各个粥棚间穿梭着。

徐成在草草吃过粥后,便进了城。天天吃粥这谁受得了。

……

徐成在城里已连续晃荡了三四天,始终没找到一份称心的好活计。如今这城里灾民众多,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为了能有口饭吃,有些人去干活甚至只要能给口吃的就行,根本不奢求工钱。

服了。

但也不是毫无收所得嘛。

“大兄,这个包子好多馅啊。”

小妹跑过来,举着两个包子,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对了,小妹名叫徐芳。这一笼包子,是昨天徐成从城里讹来的。

昨天,徐成在路边的张家铺子里吃包子。快吃饱的时候,心生一计,偷偷地将一只青虫塞进了剩下的包子里。

然后他装作愤怒的样子,大声叫嚷着指责店家包子不干净。店家见多了这种无赖的手段,心中虽然气愤,但大多为了息事宁人,只能选择妥协。

他们不但不敢收徐成的钱,还会额外赠送一笼包子,只求他别再闹事,以免影响了生意。徐成得意洋洋地拿着包子回了家。

徐成从不去大酒楼讹诈,原因在于大酒楼往往有势力罩着,若是贸然前去讹诈,很可能会招惹到麻烦,甚至自身难保。

而街边小店则是他的最爱,这些小店通常没有大势力撑腰,相对容易得手。

不过,徐成也明白不能总讹诈同一家小店,毕竟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如果把一家小店逼得太紧,店主可能会奋起反抗,或者以后对他有所防备,导致他再也无法得逞。

所以,他会选择几家小店轮流讹诈,这样既能保证自己有持续的“收入”,又不至于把路走绝,让自己无处可讹。

徐成吃了两口,稍微有点馊味,难怪,大热天的,不馊才怪呢。

“丫头,把瓢拿来。”

徐成用瓢从木桶中舀了一瓢粥,却并未将其饮下。他端着这满满一瓢粥,往旁边走去。丫头一脸困惑,不知大兄要干嘛。

只见徐成面带微笑,稳稳地把粥给了树荫下一名头发花白、满脸憔悴的老妇人。他一脸关切地说道:“大娘,吃些粥罢!”

徐成,竟转性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