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
上百架B29轰炸机组成二十多个五机编队,依次从南华公司舰队上空100米左右高度低空飞速掠过。
巨大气流和发动机噪声隔着舰桥厚实的玻璃和装甲都听得清清楚楚。
千米高空中,海上护卫队的两个中队三十多架海喷火舰载机看着那些B29轰炸机一遍遍在自家舰队头顶上玩低空通场,忍不住在通讯台里破口大骂。
有些激进的飞行员甚至嚷嚷着就算不开火也请求允许他们去把阿美莉卡的轰炸机给撞下来。
请战的要求无一例外都被拒绝,刘鼎先以总司令身份命令他们保持高度严禁进入低空引发冲突。
让他国轰炸机一遍遍贴着自家战舰头顶低空掠过,有些轰炸机飞行员显摆自己的高超技术竟然打开弹仓顶着巨大空阻和紊流玩低空通场。
有一个B29轰炸机飞行员这么做,马上就有其他人有样学样跟着做。
虽然敞开的弹仓里没有炸弹,可这种行为已经不是普通的挑衅行为,是在模拟低空轰炸的敌对行为。
舰桥里海上护卫队军官和水兵们全都面色铁青,紧握成拳的手背青筋暴突。
每个人都在努力压制愤怒情绪。
尽管南华舰队的自动防空火炮系统拥有敲掉这百余架轰炸机的能力,但现在绝不是逞强使用出来的时候。
强大的阿美莉卡还不是如今顶多算是纸老虎的南华公司能够抗衡的。
即使新罗战争按照原时空三年后爆发,南华公司也必须与新大夏国紧密合作背靠背才能在西太平洋从北到南上万公里漫长战线上抗衡阿美莉卡。
时间,张昊和他的南华公司需要时间。
在轰炸机一遍遍低空通场的轰鸣声中,张昊在全舰队各船都能收到的频道说道:“战士们!记住今天他们施加在我们头上的耻辱!他们在我们头上放肆淫笑而我们因为实力不济只能忍辱负重!但我们绝不会永远让他们在我们头顶嚣张!卧薪尝胆,终灭姑苏!”
语音通过电波转换传递到各舰后声音有些失真,但那不重要。
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的典故但凡看过一点书,听过古代故事的大夏族人几乎都知道。
坚守在战舰各岗位上听到广播里大总长号召所有人忍辱负重等待反攻的话语,眼中带着满腔愤怒的怒火,振奋起精神。
终灭姑苏!
大总长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这次耻辱总有一天南华公司要十倍百倍的找回来!
...
在阿美莉卡驻东倭国驻军控制的媒体头版头条大肆报道所谓“南华公司舰队在阿美莉卡轰炸机威慑下灰溜溜逃回南洋”的新闻。
新闻配图都是精心挑选的轰炸机编队低空略过战舰的照片,彰显阿美莉卡陆航的勇猛无畏。
报纸和广播字里行间都透着驻东倭阿美军队取得胜利的鸡血宣传,东倭国当地居民更是表示道大帅替他们赶走了邪恶的南华公司而欢呼不已。
东倭国这边的新闻动静也惹来大夏国守旧派的跟风报道。
他们的遣词造句比东倭国同行还要没有下限。
大师级文人更是在各大报纸开了专栏:“南华公司狼狈逃窜之事证明不认清自己实力与地位,不承认自己的弱和不中用,虚骄夸大狂妄无边,听不进去虚怀愿学的雅量,没有低头苦志做三十年学生的长远眼光,此等大丢颜面之事今后多矣。”
“南华公司遇弱则龇牙咧嘴,遇强则抱头鼠窜,即令南华公司占据南洋万千岛屿,即令南华公司侵占千万土人之土地,即令南华公司推进到全海岸线,甚至于深入到澳新边界,南华公司还是会失败的。”
“南华公司决不能用暴力征服南洋。南华公司想要在南洋存在下去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悬崖勒马,彻底的停止对广大周边族群惨无人道的杀戮,如阿美莉卡之仁义才能让东倭国心向往之。”
南华公司舰队避开阿美莉卡锋芒返回南洋,让大夏国守旧派以及他们支持的喉舌很是欢呼雀跃,仿佛不是阿美莉卡的庞大轰炸机群,而是他们的口诛笔伐吓走了那几十万吨钢铁巨兽。
甚至龙岛号上还能听到守旧派的广播电台节目都是各种嘲讽奚落南华公司舰队的节目。
不得不说,搞综艺还是要看守旧派。
很多后世知名的艺人戏子都被请到电台,按照“南华公司舰队北上耀武扬威,被阿美莉卡一个眼神吓得掉头鼠窜”故事核心遍各种相声段子。
还别说,老艺人们将讽刺的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张昊听的津津有味都为之叫好,还嘱咐他的侍从官。
“这些节目都要记录下来,将来有机会不仅要录制声音,还要拍成电影流传后世,让后人们也能体会我们一样的快乐嘛,老艺术家们奇思妙想带来的欢乐才能让年轻人的思想更活跃更开放。”
大总长这要求搞得侍从官都哭笑不得。
本来大家还挺义愤填膺的,纷纷表示将来要给大夏国守旧派一个好看。
唯有大总长压根没把守旧派的嘲讽和恶意贬低当回事。
定海神针这样的态度影响下,周围的人也都愈发觉得大夏国守旧派的行为更像是小丑。
南华公司舰队返回龙岛后,来自北极熊的消息让张昊露出轻松的笑容。
外事情报局局长陈龙带着一批黑箱复刻的阿美莉卡新型电子管作为敲门砖秘密前往北极熊,准备为他们正在紧锣密鼓搞的电子计算机、原子弹等技术加把火。
电子研究所负责人列别捷夫得知南华公司来人送一批据称来自阿美莉卡性能优异的电子管后立即向北极熊最高补鞋匠发出让对方来电子研究所的请求。
一天后,北极熊加盟国马克兰基普市,陈龙在两名全副武装的北极熊士兵陪同来到戒备森严的电子研究所。
陈龙亲自拖着一个拉杆行李箱,箱子里边是整整一百根阿美莉卡最新的电子管。
见到陈龙后,电子研究所负责人列别捷夫首先惊讶于陈龙的年轻。
然后就惊讶于陈龙轻松拖拽的那个近一米高带有伸缩拉杆和小轮子的行李箱。
“陈局长,这是你们专门用来携带精密仪器的箱子?”
“不是的列别捷夫先生,这是我们南华公司对外销售的行李箱,方便出门远行的人们携带衣物或者必要的物品。”
“这是行李箱?我的天,我对这么大还能轻松拖着走的行李箱很感兴趣,请问买一个要多少钱?很贵么?卢布可以买到么?”
陈龙笑着说:“不贵,只要10块南华币,也就是1美元就能买到,卢布的话如果能够与贵方达成贸易协定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