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改变力量对比的新技术

换源:

  谈及经济和工业建设问题,参会的军方代表基本都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宋星提到要尽快解决高卢人威胁打通贸易渠道一事,叶万山这时却说道:“大总长,您还记得前一阵子郁总提到大夏内战形势发展已经逐渐明朗,马列派部分非一线部队转入地方建设的事情?”

张昊对此事当然有印象。

郁总秘密来到南华公司与张昊会谈提到过这件事。

大夏国经历连年混战民生积弊严重,大夏国守旧派掌握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搞得贫富差距极其巨大,很多地方真实再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面。

这也是为何南华公司招募移民会有那么多人拖家带口也要过来的原因。

大夏马列派控制区情况要好得多,土地重新分配后生产关系清晰,分配也更加公允,生产积极性远超守旧派控制区。

只是受制于整体生产力不足,体现在军队上就是需要大量兵员弥补与守旧派火力和机动力的差距。

南华公司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给大夏马列派,直接将火力这一块的巨大短板给补上了。

过去三四个纵队形成三倍以上优势兵力才能歼灭一个守旧派王牌师,现在基本上一比一兵力对比也能跟守旧派为数不多王牌师抗衡。

打守旧派那些二流师更是跟砍瓜切菜一样。

如此就不再需要维持大量的部队,而是集中起来编组成建设军团从事基础设施和集体农业建设。

叶万山突然提到这个事情,张昊于是就想到了南洋派遣军。

南华公司缺人,缺乏拥有严格纪律的建设队伍,可大夏马列派不缺啊!

“马上联系张希尧先生!请他来商谈要事!”

收到邀请的张希尧很快被侍从室警卫车队送到张昊庄园。

会议室里留下的人不多,都是南华公司最核心的几个人。

宋星简明扼要将南华公司的诉求复述给张希尧,希望能够引进一批建设军团参与到南华公司领土基础设施建设。

并且还答应将参考南洋派遣军的模式,抵达的建设军团将接受现代化工业机械使用培训,建筑施工培训,每一年半轮换一次,回国后可以带走全部工程机械用在大夏国的建设工作。

“这是好事啊!我这就发电请示高总!”

张希尧不耽搁,直接用南华公司提供的电**系北方。

他相信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高总肯定不会拒绝。

结果也确实如张希尧所料。

高总同意的电报很快就发了过来,并且答应尽快组建赴南洋建设兵团,在首批南洋派遣军乘船回国后,就与第二批规模更大包含首批海空军新兵的南洋派遣军一同前往南华公司。

虽说大夏马列派军队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子弟,从没有过工厂和建筑行业工作经验。

但他们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强大服从纪律性,而且所有人都进行过扫盲,能认识一定数量的文字和数字,再稍加培训就能识别简单的字母和简单数学运算,这些都是建设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

有这样一支万人左右规模受过教育、服从性好、天然拥有组织度的力量,简直就是最完美的产业工人队伍。

目前南华公司下辖土地最缺的就是建设铁路的人力。

婆罗洲和黄金岛都不是那种纵深很小的小岛,这两处可都是面积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岛,都比不列颠国大两倍甚至三倍多!

将内陆地区的物资运到沿海地区带动内陆经济发展离不开铁路的帮助。

前世时空里东南亚国家七十年后也没有几个拥有完善铁路网络,大片土地得不到开发。

南华公司肯定不能走那些蠢货的老路。

要彻底站稳这里,将来千年万年都是大夏族人的土地,那就必须从基础设施上下大力气。

不过培训好这么一大批建设军团也需要数量巨大的技术人员。

南华公司公民里受教育程度比北方较高,但技术上仍有些欠缺。

这就需要从世界各国招募愿意前来的技术人员了。

可问题是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未必愿意远涉重洋离开他们的舒适圈去遥远的东南亚遭罪,除非给他们非常高的待遇,还必须是美元支付薪酬。

南华公司又不是冤大头,张昊和张希尧谈过后就大致确定几个招募急需人才的渠道。

首先就是找战败国要人。

汉斯国和东倭国现在都是一片废墟,从这两个国家招技术人员的代价会低得多。

另外就是战后急于扩大影响力的北极熊。

在新型电子管和电子计算机上南华公司与北极熊建立了不错的合作,索要一些基建技术人员难度也不大。

现在南华公司境内就有不少汉斯国技术人员利用张昊的黑箱复制的成套工业设备帮助建设钢铁厂、煤炼油、火电站、电缆厂、机床厂、电器制造厂、汽车制造厂、工程机械厂等工厂与配套工厂项目。

大量项目都将在一年内陆续完工,届时南华公司的工业规模和注入煤炭、原油、电力等资源产出甚至暂时超越大夏国。

这也是张昊治下的南华公司可以每年帮助大夏国马列派培训不低于两万战士和建设军团的底气来源。

经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张昊也知道这些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交给专业人才去主持,他只需要把握好大方向即可。

他重点关注的还是军事上的技术进步。

此后连续多日,张昊几乎都泡在坤店市东郊的秘密试验场。

新型海鹰2号反舰导弹终于在陈文曜和刘浩同这两位技术大拿牵头下带领工程组将其成功装上了张昊提供的B29轰炸机上。

射程不受导线的限制,实现高空最大40公里,舰载型号加装固体助推火箭后射程最大可达50公里。

仅有反舰导弹还不是张昊能够吃定高卢人舰队的底气。

陈文曜和刘浩同带领团队将反舰导弹与B29轰炸机整合起来的同时,又与朱传炬合作将另外两架B29轰炸机分别临时改装成携带有对海搜索雷达和对空搜索雷达的远程预警机。

电子管雷达功耗大、效率差还容易损坏,预警机必须携带两部雷达以备其中一台损坏后还有替代。

预警雷达需要对信号进行分析筛选,这就离不开计算机的协助。

朱传炬带领的计算机团队按照特定需求将压缩到占地100平方的电子计算机进一步简化功能,终于将配合预警雷达使用的电子管计算机压缩到仅占地10个平方左右空间,分析处理雷达信号运算速度依然能达到每秒两万次左右。

这是划时代的第一架雷达依靠电子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的预警机。

不需要像阿美莉卡海军装备的TBM-3W复仇者预警机都只有有限的雷达探测能力,数据处理还要依靠雷达操作员将雷达上的数据通过电台向后方报告进行分析。

南华公司改装的B29预警机拥有更高的实用升限和最大飞行速度,可以在敌机群和舰群200公里的雷达探测范围外较为安全的执行任务,发现危险也能及时规避。

临时改装的预警机不可避免有各种问题。

不过没关系,只要多装备一些,还能都同时出问题?

黑箱在手的张昊依照改装出来的原型机,丧心病狂的直接复制出二十架,打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