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实验取得了成功。
陆上测试在次日又进行了一轮。
同样是三十架B25轰炸机,就连刘浩存都不免嘀咕自家大总长也太败家了!
B25好歹现在也算是性能不错的中型轰炸机,听说大总长从阿美莉卡淘来不少便宜的B25,可直接拿来做靶机用也未免太浪费了吧!
吐槽归吐槽,实验还是要按照既定要求来做的。
陆上试验与海上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陆上火控引导自动防空火炮系统中的所有火炮都采用了自动装弹机构。
舰上空间寸土寸金,可在陆地上不存在的。
直接在炮位下挖了个十几深,安装提弹器、供弹机、备弹库,另外保留了手动装填备份,地下还有供一整个炮班休息的房间。
这一整套系统因为专门定制了自动机械结构,使用了更多的电气设备,加上火炮本身以及雷达、电子计算机等按照市价计算已经高达630万美元!比舰载型号多了整整一百万美元!
单是这两套自动防空火炮系统的价格几乎等同于阿美莉卡WAA强制南华公司购买的那十艘老式战列舰总价了。
张昊黑箱可以在保证基础原料充足就可以无限复刻出需要的装备,否则他还真玩不起这近乎天价的自动化防空火炮系统。
两套实验系统实际成本价格也就是材料、人工和单独定制的自动化机械成本而已,总共花费还不到10万美元,技术成熟后再用黑箱大规模复刻,如此复杂的防空系统价格可以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实验炮位就建在坤店镇南部水电站附近,防空火炮射程可以将水电站以及大半个坤店镇上空都覆盖了。
测试开始后,目睹了整个测试过程的所有人,除了张昊全都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自动化供弹系统加成下,就连大口径的128mm双联装防空炮能够达到每门每秒钟1发的高射速!
88mm双联装火炮甚至达到了40mm博福斯手动装填时候的发射速度!
而4联装40mm博福斯防空炮采用自动化装填最大射速更是达到惊人的每分钟1200发!
整片天空都完全被炮弹爆炸的黑烟遮蔽了!
30架B25轰炸机都在不足15秒时间内被悉数击落!
测试验收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未来的改进无非就是针对计算机、雷达、火炮等子系统的进一步改良了。
虽然还存在各种问题,比如陆基型仅能设置在固定阵地,无法为地面机动兵力提供伴随防空。
海基型需要维持较大规模的水兵为防空炮服务,自动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改进。
但这些问题要么短时间无法解决,要么并非最紧迫的事项。
相比于这套系统所展现出的使用效果而言,已经大大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了。
自动化防空系统成功实验预示着婆罗洲防御外界空中威胁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但这还远远不够。
高卢人购买的十艘快速战列舰一年后交付并形成战斗力,他们必然会再度起兵对婆罗洲展开进攻。
依靠防御可无法消灭或赶跑敌人,还必须拥有能主动攻击敌人的武器。
1947年1月12日。
婆罗洲西部海域,在龙岛搁浅后简单修复的洛林号战列舰孤零零的停泊在距离西婆罗洲海岸5海里外。
海边一处海拔一百多米的山顶,南华公司大总长张昊率领一群大佬整理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海上那艘被拆光了炮塔只剩下船壳的老式战列舰。
洛林号现在的身份是一条靶舰,它即将迎来的可能是这个时空世界上第一枚空射反舰导弹的攻击!
在1946年10月23日爆发的那场龙岛海战中,南华公司成功运用弗里茨X制导炸弹打击高卢舰队,取得重大胜利刺激了敌人的同时,也让南华公司上下看到新型武器带来的巨大优势。
同样作为钱先生的学生,陈文曜就在弗里茨X制导炸弹的基础上记性了大刀阔斧的改进。
首先是修改了启动外形,取消了风阻系数更大的方框式尾翼,缩小弹头截面积,拉长弹体长度,在弹体侧部增加了四台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同时引导方式由很容易丢失目标的无线电引导改成铜导线传播信号制导方式。
在载机上安装一个容纳有总长度达到12000米细铜线的导线释放装置,这款命名为海鹰1号的空射线导反舰导弹发射后,载机上的投弹手使用专用瞄具和控制器通过铜导线向导弹传达弹道修整指令,引导导弹向目标精确攻击。
长度为12000米的铜导线能够保证1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这比最大射程仅有5公里的弗里茨X制导炸弹远了一倍,对载机的安全性也是极大的利好。
高卢人购买的北卡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上MK12双联装高平两用火炮对付5公里左右的大型目标具有极高的杀伤力,但如果目标远在10公里开外,虽然MK12最大对空射程差不多能达到10公里,可这个射程基本上炮弹什么准头可言。
承担海鹰1号试射任务的是经过改装的B25轰炸机,拆掉了内部弹仓,改为机身半埋式挂载一枚1.2吨重海鹰1号空对舰线导制导导弹。
挂载着世界首枚空射反舰导弹的B25轰炸机在距离洛林号战列舰11公里的陆地上空发射一枚海鹰1号导弹。
弹体脱离B25机腹半埋式挂架后部,位于末端弹体上的四部火箭发动机同时喷射出火舌,推动者一吨多重的导弹旋转着以超过一马赫的速度冲向海面上的靶舰。
导弹的尾部有两根细到几乎看不见的铜线连接着轰炸机上的控制系统,投弹手稳稳控制着操纵杆,始终让导弹处于瞄准镜里锁定靶舰的十字线中央位置。
半分钟后,海鹰1号精准命中洛林号舰体中部轮机舱位置,凭借高速和钨合金半穿甲战斗部轻松穿透水平装甲并在轮机舱内发生猛烈爆炸!
一百多公斤加了铝粉的TNT炸药猛烈爆炸,洛林号舰体中部直接被撕开一条三米宽的巨大裂口!
即使已经提前关闭了舰上所有水密舱,可这个爆炸仍然导致大量海水疯狂涌入。
仅仅三分钟后洛林号舰体就出现了严重的左倾。
最终在坚持了不到十五分钟后,这艘一战时期的老舰舰体终于承受不住巨量海水的压力,整个舰体竟是从中部直接断折断!
不到一分钟时间这艘战列舰便沉入海底成为了昂贵的人造礁石。
海鹰1号的实验也成功了。
虽然采用铜导线导致射程依然较近,可毕竟相比弗里茨X提升巨大。
这并非陈文曜理想中的完美武器,在他的设想中,反舰导弹应该是采用雷达制导,射程超过40海里,并且能够贴近海面50米左右高度以高亚音速掠海飞行,可以将敌方雷达探测距离缩短到20海里以内。
只是目前能用在反舰导弹上的雷达技术还遥遥无期。
刘浩存已经受命进行雷达的研发,但受制于材料技术,短时间内恐怕无法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
在南华公司内部庆功会上,对于陈文曜和刘浩存两人谦虚认为他们搞出来的武器系统存在各种问题。
张昊却郑重表示:“没有达到最理想的设计指标不是问题,能够更高效帮助我们的战士安全完成任务就是最大的进步!”
为表示对两位科研精英的支持,张昊承诺为他们两人各建立一座由10台命名为智脑1型每秒进行9000次运算的电子计算机并联组成的运算中心,专门支持他们搞研发。
钱财对于这两位科研精英而言没什么意义,张昊在钱财上根本就不会亏待他们。
真正让他们坚定留在南华公司的理由正是张昊不惜代价不惜成本,用外界想都不敢想的由大量电子计算机组成的运算中心作为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筹码。
对于那些醉心于科研的人来说,这就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