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威武之师!

换源:

  婆罗洲。

随着换装清一色汉斯军械的大夏国马列派南洋派遣军打着南华公司独立一师旗号公开进驻了婆罗洲东部三林达市,尼德兰殖民当局慌了神。

整整万人规模军容齐整的师级战斗部队。

清一色M35钢盔,步兵全面普及stg44自动步枪,G43半自动步枪,MG42通用机枪,铁拳火箭筒,80mm迫击炮。

还有曾经令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四号坦克,五号豹式坦克,甚至还有人报告说发现了虎式坦克。

要不是这些全套汉斯国军械的军人都明显是东方亚洲人特征,否则尼德兰人早就被吓得再次扔掉殖民地调头就跑。

大军出现在婆罗洲最东部的城市驻扎,傻子都能看得出南华公司这是打算对婆罗洲东部的西里伯斯岛动手了!

1947年的西里伯斯岛人口仅一百万,分散在十七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岛屿上。

岛上多山地少平原,火山地震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但这里同时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黄金和镍矿分别占整个东印度群岛的30%和80%!

镍矿是发展钢铁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没有镍,钢铁就少了灵魂,强度韧性等各项性能指标都会差很多。

二战中后期汉斯国就因为缺镍导致大量装备无法达到设计性能,拥有更厚装甲的虎王坦克抗穿甲弹能力甚至不如装甲更薄且没有倾斜布置的虎式坦克,被早期型虎式豹式花式爆锤的谢尔曼发射的炮弹都有概率将其厚实的前装甲板打开裂。

南华公司要发展钢铁,要建立完整工业化,那就必须把拥有丰富镍矿资源的西里伯斯岛纳入实控。

高卢人又是买战列舰又是买航母,一副整军备战去远东找回场子的架势。

反观尼德兰人则没有那么头铁。

他们经红十字会向南华公司发去询问函,希望南华公司允许一支主要由被俘尼德兰官兵家人组成的民间团队去战俘营看望慰问的请求。

对于这个请求张昊自然是欣然应允,第一时间就回电对方可以随时到访。

他如此坦荡的底气就是照本宣科前世大夏国人民军队优待俘虏的作风。

战俘营里的尼德兰战俘丝毫没有受到虐待。

不仅如此,他们每天的悠闲生活还都被拍摄下来,但没有过早去宣传,就等着西方人提出来访后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文明震撼。

等他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战俘们讲述这里的一切,那时候南华公司再利用自身联合国席位向全世界宣传自己的文明之师的形象。

即使欧洲殖民者控制的国际舆论没有根本性扭转也没关系,当战俘们悠闲生活的纪录片满世界放之后,张昊再提出用战俘来换取西里伯斯岛就不会被人说是用战俘做人质来要挟了。

全世界还有谁会把战俘当人对待?有东倭国和汉斯国战俘营打样,阿美莉卡、不列颠、北极熊也都是满屁股的屎藏还藏不过来呢。

1947年1月25日。

三林达市西部,马哈河畔。

艳阳高照,天空宛如宝石般明媚蔚蓝,碧波荡漾缓缓流淌的河水两岸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种植园和刚翻完地准备过两月就播下早稻的新垦田地。

有不少头戴斗笠穿着短衫的大夏族人在属于他们的田间地头干劲十足地忙碌着。

距离河边田地和种植园稍远处的丘陵小山脚下,有一座被木栅栏和铁丝网围住,与周遭和谐景致相比异常突兀的营地。

这里就是关押着1934名尼德兰皇家步兵团士兵的战俘营。

与尼德兰战俘营相隔数百米外,是另外三座分别关押了近三千人的高卢人战俘营。

在靠近种植园旁边一条夯实土路上,四辆挂着红十字标志的十轮大卡和五辆威利斯吉普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开向挂着南华公司红蓝双色旗和尼德兰三色旗的尼德兰战俘营地。

战俘营由装备清一色崭新汉斯国军械的南华公司独立一师(南洋派遣军一师)的一个连战士负责守备。

此时四十名战士穿着模仿阿美莉卡陆战队军礼服修改过的军礼服在战俘营大门两侧排成整齐的迎宾队列。

战士们精神头都非常好,穿着笔挺的军礼服,头戴擦得锃亮的M35头盔,双手持握保养的宛如全新的stg44自动步枪,穿着适合热带地区带有透气孔的军靴。

不动如山!第一眼就给人军容齐整,纪律性十足的感觉。

十名穿着军常服没有携带武器的独立一师战士们在班长带领下主动帮助从挂着红十字标志卡车上的男女老少顺利下车。

吉普车上走下来的一众官方人士中,双方最高负责人分别是南华公司陆上护卫队司令叶万山,尼德兰方面则是巴达维亚总督范德霍夫爵士。

二战才结束不到两年,范德霍夫看到独立一师的战士们身上熟悉的装备,下意识地不敢与年轻的战士们犀利的目光对视。

叶万山不屑于耍小伎俩给巴达维亚总督难堪,对手下败将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毫无意义,对于大总长的计划布置也毫无益处。

他走在范德霍夫身旁抬手做出引领的姿势,微笑说道:“诸位请随我参观战俘营吧!”

说着便带领众人进入营地,没有让巴达维亚总督刚才漏了怯的样子被他的同僚看到。

经过外围的铁丝网围墙和曲折的铁丝网入口,经过一道简易的木门就来到了尼德兰战俘营里战俘们居住与活动的区域。

在战俘营外围,看到铁丝网和塔楼上的机枪和荷枪实弹的哨兵,访问团人人都有种忐忑不安的感觉。

还没有进入营地,很多人就已经在脑海里幻化出战俘营里的尼德兰战俘都是一群面黄肌瘦营养不良,遭受强迫劳动饱受摧残的模样。

可就在他们通过一扇木门进入战俘营核心区域时,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错愕的。

他们看到许多战俘穿着带有号码的背心短裤在绿油油草地上踢足球,场边是许多穿着干净整洁但没有军衔标识军装的战俘们热火朝天的加油助威。

有些战俘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各种乐器正凑在一起商量刚才曲调出现的问题。

有些战俘靠在椅子上认真看书。

还有些战俘围着草地上慵懒打盹的猫咪有说有笑。

战俘们每个人都面色健康红润,丝毫看不出来有营养不良或强迫劳动的迹象。

访问团甚至还看到部分战俘们自由自在的吃着东西,喝着某种没见过的饮料。

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来他们每个人身上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轻松惬意根本不是临时强迫装出来的。

范德霍夫的震惊丝毫不亚于访问团里其他人。

他可是在东倭国战俘营里待过的,也从战后影像资料里了解过汉斯国惨绝人寰的集中营,还听说过北极熊关押东倭国战俘悲惨的境遇,也听说过阿美莉卡关押东倭侨民的集中营里的自生自灭。

跟那些相比,南华公司的战俘营简直人道的不像话!

眼前画面是如此的和谐。

战俘营?不存在的,这分明是一个人人看了都会想加入的集体度假村!

就是在尼德兰自己的军营里都没见过士兵们能如此轻松自在,战俘营里的人们都很开心,仿佛不久前的战事根本就是一场幻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