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2日早晨七点。
位于龙岛北部山上雷达站执勤战士拨通了直通婆罗洲坤店张昊庄园的专线电话。
“西北部海域上空出现大量雷达反射光电,数量超过100大型目标,距离330,高度8000,速度超过220节......”
担任张昊侍从官,19岁就已经是上尉军衔的陆英俊在电话里沉着布置:“陆航立即出动战斗机查证身份,防空阵地做好战斗准备,拉响防空警报!”
放下电话,陆英俊看向神色如常的大总长等待他下达作战指令。
张昊云淡风轻地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抓起直连海上护卫队的电话。
“龙岛号编队准备出发,目标越贡港口,作战目标摧毁越贡港口所有挂高卢旗帜的船只和港口设施!”
不用猜都知道能在东南亚这边一次集中超过百架大型轰炸机的势力也就阿美莉卡、不列颠、高卢人还有南华公司。
高卢人虽然跟阿美莉卡和不列颠有着势力上的断崖差距,也就勉强跟南华公司半斤八两。
但是高卢人空军轰炸机更多是四发的B24、兰开斯特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载弹量都是南华公司的B25中型轰炸机两到三倍以上。
对方突然出动上百架轰炸机偷袭轰炸,恐怕跟南华公司与尼德兰当局达成战俘换土地的协议有关。
尼德兰人两千多战俘就换了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岛屿。
六千多高卢人战俘天知道会被南华公司用来换什么东西,难道是要湄公河三角洲这个产粮区?急于用殖民地来彰显自己仍然是大国的高卢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出售东南半岛的土地。
出动大批轰炸机对南华公司的龙岛重金打造的造船厂展开高强度轰炸,妄图以此来打击震慑南华公司不要想用战俘要挟高卢,骄傲的高卢人不会因为战俘而受要挟。
然后高卢人并不清楚,南华公司明目张胆在龙岛大建造船厂是有着怎样的底气。
高卢人想要以势压人?那也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虽然高卢人也是五常之一,张昊不介意让他们好好清醒清醒,他们能进五常是因为阿美莉卡为了掺沙子,不是因为他们的实力能跟阿美莉卡或者北极熊、不列颠相提并论。
高空飞行的高卢轰炸机群距离龙岛还有三百多公里时就已经被地面雷达捕捉到,并全面展开防空作战应对措施。
面积不过两千平方公里的龙岛上却在张昊用黑箱以极低成本复制并丧心病狂地布置了整整48拥有完整三级梯次防空火力的自动化防空火力系统,总计超过576门八联装40mm博福斯高射炮,384门双联装88mm高射炮,288门双联装128mm高射炮。
如此密集的防空火力足以将龙岛以及周边12海里范围内的领空编织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基于大量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雷达信号,控制安装有大量伺服电机的火炮自动完成对目标的搜索、攻击,在当前世界也只有依靠黑箱的张昊才能拼凑出如此逆天的防空系统。
阿美莉卡的顶尖学府造一台占地数百平方米的电子管计算机耗时也要两个月,张昊黑箱复制一台同样大小的用时不到半小时,电子管时代的电子计算机就没有人能跟开挂的张昊拼成本低廉和庞大数量。
晶体管成熟应用前,所有电子仪器都是电子管的天下,这玩意体积大、易损坏、加工成本高、耗时长,更坑爹的是长时间工作极易造成损坏,想要维持设备持续运转就需要更换大量电子管。
数量少还好办,像张昊搞的这套自动化防空火力系统,每天每套系统里雷达和火控计算机持续开机损耗的电子管就多达数十个,要不是张昊的金手指持续不断提供电子管保证维护更换,那套系统早就趴窝了。
张昊起身推开窗户,窗外响起声音低沉的防空警报。
婆罗洲没有遭受空袭,但只要南华公司任何一地遭遇攻击,所有控制区都要拉响防空警报,这是张昊早前定下来的规矩。
宋星曾担心这样会造成民众的恐慌情绪提出反对。
但张昊力排众议:“如果我们是幅员数百万平方公里数亿人口的大国,这么做造成部分地区的群众恐慌可能会影响社会秩序。”
“但我们只是一个刚拿下立足之地,核心族群总人口不过三百多万,民众人心未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好不容易得到的土地、房屋、财产等一切可能会被夺走被摧毁,适度的恐慌情绪能够强化民众的凝聚力,为了保住拥有的一切奋起抗争。”
“当然,恐慌转化为凝聚力而不是秩序崩溃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我们必须在战场上持续取得胜利!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不择手段的取得胜利!”
龙岛。
龙岛整个都被划入造船厂用地,蒋逸夫这位造船厂的负责人事实上成为了龙岛市的执政官。
防空警报拉响的时候,海上护卫队战士就护送蒋逸夫前往地下隐蔽所。
完全军事化管理的龙岛地下隐蔽所可不仅是躲避空袭的简易防空洞,这里还承担着部分战时指挥功能。
长波电台、短波电台、有线电话等等一应俱全,不用离开地下工事就能与婆罗洲甚至海上的任何一艘战舰取得联系。
蒋逸夫来到隐蔽所立即就得到最新空情汇报。
“海上前哨确认空袭飞机总数为186架,其中四发重型轰炸机B24、兰开斯特等共156架,其余30架均为护航单引擎野马战斗机。”
有参谋军官将高卢人在东南半岛飞机数量报告提交给蒋逸夫。
“哟,高卢人这是把吃奶得劲都使出来了,整个东南半岛500架飞机,轰炸机战斗机总共才233架,一次就派出来近八成。”
蒋逸夫不是军事主官,他的保密层级可以了解很多信息,但并没有直接指挥作战的权限。
负责防空作战指挥的是一名不列颠籍大夏族人名叫卫翰,跟蒋逸夫在不列颠的叔父还有那么点亲戚关系。
听说有人在南洋建立属于大夏族人的家园毅然放弃大夏族身份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不列颠空军军职,加入南华公司成为空中护卫队防空部队主官。
“雷达站报告!敌机群距龙岛60公里处与我截击机编队遭遇,敌轰炸机群改为箱式密集阵型意图发挥防御火力!”
卫翰冷哼一声:“现在可不是二战了!简直是找死!”
尽管只是不列颠籍大夏族人,貌似也继承了纯正不列颠人对高卢人与生俱来的鄙夷。
“截击机群注意不要冲击敌机群,发射完远程无线近炸引信火箭弹后立即返回!”
虽然二战已经结束,喷气式战斗机也已经出现,但空战仍然是以目视距离用机炮机枪火力进行攻击。
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雷达引导空空导弹还都没有影子。
但这不等于没有新的武器尝试。
采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战斗部装药和预制破片总重高达200公斤的无制导火箭就是南华公司科学院副院长陈文曜的一个临时起意的项目。
在野马战斗机上安装了一部发展自B29轰炸机遥控炮塔上基于机械计算机测算击中目标弹道提前量的瞄准系统,搭配安装有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大威力火箭弹。
P51D野马战斗机机翼下可以一次挂载六枚,对付机动性灵活的战斗机这东西基本没什么效果,但对付密集编队且航向相对固定的轰炸机群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相比防空火炮,128mm防空高爆弹全弹重也不过47公斤,火箭弹的战斗部重量都是它的近五倍!爆炸威力和破片杀伤范围更是成倍增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