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深层思海

换源:

  我睁开了眼,原本温暖的海水变成了朴素的被子,世界又恢复成了黑白色。“现在我应该是真正醒了。”我心里想着,尽量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下楼、吃饭、去上学,一切都很正常,唯一不正常的就是母亲今天沉默了些。

我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一只手拄着脸,目光驻留在天空的留白处,这是我发呆常有的姿势。教室里很嘈杂,我特意为窗户留了一些缝隙,风在我耳边刮过,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耳机”。

“你现在很困,你需要休息。”

无声的声音在我脑海里低语,我下意识地向周围望了望,周围人都在疏远着我,我像是这个房间的旁观者。

那个声音再次在我脑海里低语,只是这次更清楚了,我的头像是细线拴住的铁毡一样摇摇欲坠。我知道和这声音做对抗是徒然的,索性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了下去。

“嗒。”一声响指过后,我又重新获得了颜色。那里是一片银白色的湖,以我为中心荡漾开一圈圈水波,周围是包裹着的夜。

我只是下意识地想开一下这个房间的“灯”,周边的夜像是被点燃了一样,刺目的光使我短暂恍惚了一下。

“恶犬在月下嘶吼,巨蛇在深海低吟……”

我很平静,甚至呼吸都像平常一样,水波消失了。我谨慎地看着突然出现在半空中的人,像是盯着一头饥饿的狮子。

“我喜欢自由的诗,你呢?”

沉默

“这里很平静,就像你的沉默一样。”

沉默

吟诗的人看起来像是位欧洲人,他从半空中缓缓地走了下来,像是踩在了无形的阶梯上。他确有几分欧洲绅士的优雅,一只手背在背后,一只手提在胸前。

“喜欢。”

诚实是我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因为有时诚实会给自己减少麻烦。他似乎并不在乎我是否回答,仍自顾自地吟着诗。

“高耸的月下古堡,群兽出逃,需要持灯者,也需要盲人,能在云里寻路,在云里寻物。

“祝你下一次的安眠。”

平静的湖面激荡了一下,他拍了下双手,周边的光熄灭了,我的脚下像是踩空了,身体倾斜地下坠。下一秒,我就从座位上惊坐了起来,世界在注视着我!但这种注视仅仅持续了几秒便荡然无存了。

无意,我又坐了下来,班里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个给我过多的关注。我从兜里拿出了一只黑色的没有装饰的圆珠笔,大拇指有节奏地按压着笔帽,发出“嗒嗒”的声音。

这是我思考的声音,我喜欢这种没有缘由地开始,没有结果地结束的思考。注意力在“思考之声”的支撑下,我很快想象到一颗银白色的光滑小圆球被放在了桌子上。随即我把它放到了窗外,并放置了更多类似的小球。

在我的感知里,道是圆形的。

运动会使物质向中心靠拢,物体也就会呈现类圆形。行星是这样,原子也是这样。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小球的出现便是“一”。

当小球汇聚成大球,便是“二”。

大球在空中复制,便是“三”。

这时每颗大球开始不断变化形态,变化成万事万物。

看着这颗银白色的圆球,我将它拿到了自己的面前。我觉得它还是有些单调,于是慢慢地将复杂的纹路刻了上去。我想象不出它的内部结构有多么的复杂,但它必须是我想象不到的,不然会显得很贫乏。

我只是转个头的功夫,他又变成了那颗银白色的光滑圆球。

“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

不等我细想,放学铃声响了,幻想被现实覆盖。21点之后,太阳几乎已经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必经之路上的那片树林在今夜尤为安静,世界在注视着我!像是有无数双眼睛在草丛中游走,偶尔探出头审视我,我知道那只是野猫,但感觉很不对。

穿过了那片树林,这种感觉也与我渐行渐远,我把这种感觉归结为了心理作用或是疲惫带来的副作用。今天一定是个祥和之夜,不然母亲不会躲在屋子里不开灯,只有门缝会闪着幽蓝色的微光。多事会让自己麻烦,尤其是在现实里,我今天要做的只是做个好梦。

入睡之门似乎一直为我打开着,双眼闭上,便半只脚踏进了门里。不出意外的,我很快走了进去,那里是和之前一样的湖,湖面上泛着微波,而我视野的正中间,正有一个人在湖面上垂钓。

“你终于来了,哦不,是晚了0.01秒,你在门口犹豫了。

“现在的你应该很放松,泛起微波的湖面不再是你掩饰的平静。”

说着他已经走到了我的面前,绅士地像是在邀请我和他共舞。

“你好,我叫牛顿。”

我确实很放松,但那是我确认他不会给我带来麻烦之后。他把藏在他身后的那只鱼竿递给了我,鱼竿很古朴,只是普通的木质鱼竿,钓线比其他鱼竿粗一些,底部还镌刻了一个特殊的标记。他又回到了之前的椅子上,把椅子转过来正对着我,我注意到那椅子上也有特殊的标记。

“请想象一把常用的椅子。”

我并没有排斥,这反而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尝试着想了一下,脚下湖面的微波像是在期待什么一样,平静地注视着我。不久,我注意到了脚下泛起的波纹,一把如我想像的一样的椅子正被湖水托举上来,我面对着牛顿坐下。

“你尝试过在这里钓‘鱼’吗?”

“没。”

他缓缓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牛顿”英国人,经典力学的创造者,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我渐渐习惯或认同了他的这种优雅。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苹果,我注意到他是用双手捧着递过来的,并且很吃力地把它绑在鱼线上。

“呼吸新鲜空气吧,牛顿的苹果很重,握紧鱼竿。”

我的“好”字还卡在喉咙里,他的双手就从苹果上撤了回去,现在的苹果就像是被吸引的铁屑。“嗤”的一声,苹果落入了湖面,紧接着我和鱼竿像箭鱼一样向湖的更深处俯冲去,好在鱼竿没有想象中那么滑,只是我还没来得及形容那种感觉,苹果就从湖里穿了出去。

我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现在我的脸像是被千万匹受惊的野马踩踏过,但更让我心颤的还是我现在正从上百米的高空直直落下,最后我摔在了一棵树下,那棵树上只有一颗苹果。

“请允许我向您问候,梦游者。

“您又超出了我的预料,仅仅休克了11分钟,心脏骤停了两秒,您现在应该能正常活动了。”

我翻了个身,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仰望天上的那片深蓝色的湖,以及那朵飘来飘去的白云。不得不说,这里真美。

“你是不是窥探过我?”我闭着眼,惬意地享受着微凉的秋风。

“是的,但仅有两次,这种事做多了容易被察觉。”

“怎么做到的。”

“您还不需要知道。”

雨水降落到地面上,同时掉下的还有一把椅子。

“先生,盛海会要开始了,去看看吧。”

我和他一起站在湖边,现在才是真正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画面并没有因为雨而变得昏暗,反而更加生动、鲜明。

湖面像是被煮沸了一样,不停地翻滚,同时湖面上出现的乳白色不断聚集成球,像是一个个的“小汤圆”,慢慢升空。

“那是海精灵――白月初。”

海精灵在天上汇聚成了云,不断汲取着思维之海的水,而后被染成深蓝色,后形成新一轮的降雨。接踵而来的还有大面积的海水变成了彩色。

“那是丝织鱼,他们在释放情绪,这算是他们的开幕仪式。”

在那片彩色的海水中,出现了迄今为止最令我震撼的场景:数以万计的鱼从湖底翻涌而出,形成了“兽潮”。

“那两个人是谁?”我指着湖对岸的两个人,一个正在湖岸随鱼群奔跑,另一个正在一座迷宫的峭壁上雕刻。

“那是你的潜意识,只是数量让我惊讶。”

“多了?”

“不,是太少了,如果是普通人的话,就算只有六七岁的孩子,也都有十几个潜意识,这样才能形成所谓的社会。”

“但无所谓了,你不需要量的积累。”

原本汹涌的“兽潮”现在变得井然有序,像是运输带上面的货物,一波接着一波地享受雨的浸润。

与此同时,我按牛顿的话搭了一条通往对岸的桥,方法和之前差不多,只不过这更快,只需要眨一下眼的时间,一座中式风格的木桥就赫然横在了湖面之上。

漫步走至对岸,雨水渐微渐稀,应该是时候晴天了。我走至那座大理石筑成的迷宫,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读起来像是一本日记,一本关于我的日记。“这里是思维宫殿。”牛顿指了指刚刚在雕刻的小孩,那个小孩此刻正好在放下手中的工具。

“那场雨让你的生产力发生了质变,他们学会用纸了。”

果然,他从地上拾起了一张纯白的A4纸,周围的大理石像是被雨水侵蚀了,“轰”地一下崩塌,残破的碎石像污水一样渗入地面,而后从地面上一座木制翼状屋顶的图书馆拔地而起。

很明显,他们也学会了木工,屋顶和房体相交的棱角处有明显的榫卯结构。如果现在还在下雨的话,从刚开始那个地方向这边看,便会有一种“雨中的苏州园林”的感觉。

“你应该为他们起个名字,即使你无法和他们对话。”

我指着刚才正在雕刻的男孩,他和我长得很像,那一袭黑色燕尾礼服使他仿佛是这座建筑的王子。

“焉。”

他似乎听到了,目光从书架转移到了我身上,那股眼神有种让我离开的味道,但很快就又集中在了书架上。临走时,我也瞥了眼书架,但只看到了上面有本《我之书》。

我走到河边,另一个男孩正在湖边戏水,他和焉的性格似乎截然不同,他穿了一件白色礼服,唯一一样的,就是他也长得和我很像。

“兮。”

他也向我这边看了过来,与焉不同的是,他的眼里充满了温柔。在我转身之际,身后却传来了一声柔和的呼唤:“请问你是谁?”不仅我怔住了,就连我身边的牛顿也怔住了,这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正如牛顿所说的:“你怎么可能和自己对话?”

思考迷离之际,身后的草丛发出了稀疏的声音,一只鬼犬正在我身后蓄势,在他旁边还有一条两米长的大蛇。

“不用担心,他们在这里构不成威胁。

“那只巨蟒的身体被强行压缩到了两米,这也使得他可以上岸。”

“只能两米吗?”

“不,是最少两米。”

牛顿笑了一下,顿了下衣服。

“请允许我向你们问好,阿努比斯和耶梦加得,或者说漂浮物们,你们可以说话了。”

鬼犬即阿努比斯从嘴里吐出了一口气,全身的戒备也都松弛了下来,耶梦加德也跟着做了同样的动作。刚开口他们还有些不习惯,支支吾吾地从嘴里吐出句:“你,你们……你们是谁?”

“看来是刚诞生的,您可以称我为‘梦使’,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你们被囚禁了。”

他们开始还有些不屑,甚至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但随着牛顿拍了下手,他们脸上那惊恐的表情就再也抑制不住地显现了出来――他们失去了味觉和视觉。

当一个人处于无尽的虚无中时,身边的任何一点声音都容易让他们变得焦躁。他们趴在了地上,感受大地给他们带来的依靠,他们的嗓子里似乎卡了块痰,声音颤抖着。

“怎……怎么可能。”

牛顿没有去看他们此时的样子,只是轻轻拍了拍手,两只怪物瞬间化做了两滩水,融入到了深层思海当中。

“领路人的灯发出的寒光,使飘浮在空中的云雾凝结,被大地所捕获的不仅是雾本身,还有藏匿于其中的末路。”

牛顿突然失措了一下,后从兜里拿出一只怀表。

“太阳的呼唤将至,他将排斥游者,今夜将去,沉默。”

熹微的日光透过窗户打在我的脸上,现在是早上七点,周六。我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整理我所听到的和见到的,但我现在需要放松一下昏胀的大脑。

我将自己又唤回了那片泛着微波的湖面,幻想着清风从我面庞刮过,我睁开眼,像召唤椅子那样召唤了纸和笔,写着:

这片湖下面还有片湖。怎么下去?苹果(重点符号)!暂时没有用(划去),下面的东西能用“想”浮上来,找牛顿?否定,基本原理还没明白。

我尝试将手直接伸入湖里,却像是抵到了钢板。大约过了15分钟,我身后传来了流水的声音――椅子沉下去了,但在我注视的那一秒,他又浮了上来。

“忽视会下沉。”于是我躺在湖面上,将大脑放空,做到一种忘我的状态即“发呆”,不出意料的,我开始向湖的深处下沉,但我没有马上睁眼,我尽力把注意力又放到了周围的水上。突然,我感觉到背后的水不见了,代替的是一种心悸的感觉。

我从湖里掉了出来,迅速睁开眼,已是百米高空,翻过身,我努力调整自己的位置,尽量让自己掉进水里,但我恍惚了一下,我的背上就多了一只降落伞。在空中,我像一只摇摆不定的柳絮,落在图书馆前,我背后传来了鼓掌的声音。

“Congratulations(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