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元景帝朝堂决断!临安求助!(求收藏、求鲜花评价)

换源:

  “魏渊,你……,”

户部尚书怒指魏渊,

但也知道对付不了他,

忙再度望向元景帝。

“陛下,臣请重罚打更人银锣沫歌!”

其余人等纷纷跟风。

“陛下,臣请重罚打更人银锣沫歌!”

“陛下,臣请重罚打更人银锣沫歌!”

“陛下,臣请追究魏渊御下不严之过!”

瞬间,

其他声音没啦。

所有目光皆聚焦在这位站在门边上的官员身上。

追究魏渊?

御下不严?

多大点儿事啊,

你能追究得着嘛。

想找死?

可别带上我们。

一个个朝臣干脆都不说话啦。

“说完了?”

元景帝一副看戏模样,

转头望向魏渊。

“他们说要治你打更人衙门,

银锣沫歌的罪,

还要制你御下不严的罪。”

“你怎么看?”

“陛下,臣,想杀人!”

这话瞬间令四座震惊。

便是元景帝都被惊得一怔,一时间都没缓过神来。

却见魏渊掏出一份卷宗。

高高举起,

朗声道:“假税银一案,

由我打更人衙门铜锣许七安、银锣沫歌共同查明,

匪首之一,便是户部侍郎周显平。”

“证据确凿,

皆记录在这卷宗之上。”

“此人,该杀!”

随之魏渊犀利目光扫过一众大臣。

“诸位若还喊打喊杀,

那么,我魏渊不介意多派些打更人,

好好查查各位大人们的用心。”

“看看诸位欲加害我打更人衙门银锣的大人们,到底有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干净!”

朝臣们瞬间一阵低声喧哗。

户部以外,

未参与的众人一个个摆出看戏的模样。

元景帝本就无心朝政,

但也不希望大奉祸乱。

更加之对陈沫的存在颇多想法,

适时地摆了摆手:“呈上来。”

很快,

卷宗呈上。

元景帝大概扫视两眼,

眉头微蹙道:“这假税银一案,

本该是许七安侦破,怎么功劳就到了这银锣沫歌的身上?”

“启禀陛下。”

魏渊回道:“此案初查确是许七安发现端倪。

银锣沫歌当时想了解一下这个案子的情况,

前往长乐县寻许七安时,恰巧遇到户部侍郎周显平之子周立,欲欺辱许七安的妹妹。

银锣沫歌上前解围,

这才知那人便是周立。”

“前后分析,

许七安只是长乐县的一个小小的捕快,

其妹妹虽有几分姿色,但长乐县不大,没理由一个堂堂礼部侍郎的嫡子会带着一群打手刻意跑过去,只为调戏良家少女。”

“后刑部又带人前往许家,

欲将许家所有人下狱,意图明显不似寻常。”

“银锣沫歌将刑部人赶走,

将周立抓捕询问,便发现了事情的端倪,

这才动手将周显平一家抓捕、抄家。”

话到这里,

魏渊犀利的目光扫向户部众人,

从户部尚书脸上一直往下扫去,

所有人都悄悄地回到了自己本该站立的位置。

元景帝的眼神变得昏暗不明。

他猜不透,

魏渊到底是在护着陈沫,

还是故意在自己面前表现对陈沫的袒护。

他低头又瞅了一眼卷宗。

卷宗上陈沫、许七安功劳六四分。

陈沫占六成。

字里行间,有明显偏袒之意。

莫不是魏渊以为陈沫是我安排去监视他的?

这样一想,

瞬间豁然开朗。

只是,这并非他想要的。

他要的是国运,是气运,

是修炼突破,是更近一层楼。

“案卷很明确。”

元景帝终于开口,算是下了定论。

“打更人办事,朕很放心。”

“该如何赏赐,由魏爱卿拟写赏赐,朕酌情批阅。”

……

司天监。

手把手教一众术士炼制假税银。

眼见临安公主有些痴迷,

陈沫生怕这傻丫头又胡搞乱搞,

赶紧从玉石小镜内取出一些自制的糕点。

顺便给一众术士每人分了一块。

只是,

褚采薇刚吃完,

就凑了过来:“吉祥公,还有没有?”

【褚采薇】

【气运】:650↑

【气运之子的贵人之一!】

又是贵人嘛。

不得不承认,气运之子的贵人是真多。

真让人羡慕啊。

哪像自己,只能靠着祖上庇荫当底蕴,运筹帷幄夺气运。

既要神似熟路的谋划,

又要时刻保持着形象,

唉,都不好去勾栏听曲啦。

难啊——!

望着面前穿着黄裙的鹅蛋脸少女,眉目如画,肤如凝脂,顾盼生辉。

这可爱的,带着几分贪吃的模样。

陈沫笑了笑,“自然是有。”

掏出一小盒糕点送给褚采薇。

陈沫继续说道:“我平日喜欢下厨,也研究出很多好吃的食物。

你若是想品尝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

“真哒?”

“当然。”

“我可是吉祥公。”

是啊,他可是吉祥公。

地位高贵,

又是三系修炼的强大存在,

他又怎么可能骗自己呢。

褚采薇开心点头:“谢谢,我有时间的话,一定会去找你的。”

……

拜别司天监众术士。

陈沫、临安公主并肩而行。

刚走出司天监,

临安公主一把抓住了陈沫的手臂,

诉苦道:“陈沫哥哥,你帮帮临安吧。”

“帮你什么?”

陈沫颇感兴趣地问道。

临安也是许七安众多贵人之一。

他求自己帮忙,大概率就减少了对许七安的依仗和帮助。

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本就是小时宠溺的玩伴。

“真哒!”

临安公主开心地跳了一下。

接着诉苦道:“这不是万国诗会要是开了嘛。

我也想为诗会寻觅一些人才,帮助太子哥哥。

谁知道……,”

“国子监的才子都被七皇子招募了。”

“知雅轩的学子被四皇子收过去了。”

“明德斋的学子现在都是八皇子的人。”

“甚至连十皇子都在为诗会做准备,那小东西今年才九岁!”

陈沫嘴角微扬:“所以呢?”

“那个许七安,

你不是把他推荐去了打更人衙门了嘛。”

“他做过一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很有诗才。”

临安大眼珠转着:“陈沫哥哥,你帮我,把他推荐给我呗。”

“——!”

陈沫无语:临安,睁大眼睛!

你面前的陈沫哥哥,比许七安会背诗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