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谁是乱党

换源:

  “一营营陈昆长听令,带上死亡的弟兄,立刻赶回佛山进行安葬。”

“是!”

“二营营长孔卫国听令,将受伤的弟兄带到怡和洋行,让怡和洋行内的医生给弟兄们治疗。”

民团今夜血洗广州城内的地下势力,如果说广州城内有谁知道的话,那无疑就是怡和洋行了,作为黄飞鸿的合作者,李风龙在这次行动之前就已经与怡和洋行打过招呼,也让提前做好准备。

“三营营长张铁锤带上三营弟兄,跟我去两广总督衙门。”

“收到!”

李风龙冲着黄飞鸿说道“师傅,走吧,我们去见见广州城的正主。”

两广总督办公的地方叫做直隶总督部堂衙门,地方非常好找,就在广州的市中心。

当李风龙与黄飞鸿带着三营的人到来时,发现直隶总督部堂衙门中的人早已严阵以待了,

“报告大人,衙门外来了两百来号人,还个个都带着火枪。”

此时两广总督张树声坐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下,正喝着茶,突兀听到这么句话手中的茶杯一抖,茶水都差点洒出来。

广州城内所有的帮派都被端掉了,此时的他已经收到了消息,只是还不知道是谁干的。

“莫慌,要出事早出事了”说完若无其事的品茶。

“报告大人,衙门外黄飞鸿求见,那两百来号人就是他带来的。”

“哦,居然是黄飞鸿,把他带进来见我。”张树声似乎有点诧异。

不多时,黄飞鸿带着李风龙就来到了衙门内,看张树声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一阵不喜。

“黄飞鸿,昨夜广州城内枪声了一夜,你想做什么,要造反么。”

按照早已与李风龙商量好的剧本,黄飞鸿说道“大人误会了,飞鸿只是想在广州讨口饭吃,奈何有太多的人不同意,所以飞鸿只能以武会友了。”

“大胆!”张树声显然是被黄飞鸿给气到了,急道“你那叫以武会友么,你直接将广州城的帮派血洗了。”

“这些帮派平日里作恶多端,飞鸿帮大人清除了这些毒瘤难道不好么?”

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些不对,张树声定了定心神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接下来的话,黄飞鸿再说就不合适了,李风龙插口道“张大人,师傅刚才已经说过了,我们宝芝林想在广州讨口饭吃,所以广州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地下势力了,有我们宝芝林就足够了。”

“欺人太甚,谁允许你们这么做的。”张树声再次被气道了。

李风龙一声冷笑说道“大人,我们只是来通知你,而不是征得你的同意。”

张树声一拍惊堂木威胁道“你们就不怕我上报朝廷,将你们定位乱党么?”

“张大人这么做对你可没有好处,我们只为求财,来见你也是带着诚意来的,你就不想听有什么好处么?”

“哦?说来听听。”张树声翻脸比翻书还快。

“只要大人在广州坐镇一天,宝芝林在广州的两成收入就是大人的。”

身为两广总督,张树声有怎么可能不知道广州城那些见不得人的生意每年能带来多少银两,而这些渠道之前都被既得利益方扶持的黑帮把持的,他之前那么生气也是因为黄飞鸿连他手底下的黑帮一起血洗了。

听到李风龙要白送两层利润给自己,张树声勾了勾下巴,思虑了一下说道“说吧,你们的条件。”

“大人果然聪明。”

李风龙露出了这次的真是目的,说道“宝芝林想在广州附近开设一间兵工厂,朝廷上还需大人帮忙打点一下。”

张树声为难道“兵工厂?这倒是不难,朝廷现在在搞洋务运动,对这些东西还是支持的,你们想办兵工厂的话得托在两广总督府的名义下办,而且朝廷要占5层股份,并且以后产出的兵器要优先向朝廷提供。”

李风龙知道这不是张树声自己狮子大开口,而是政策确实是这样,不过只要兵工厂建起来,有了源源不断的火枪供应,到时候还不是谁拳头硬就是谁的,想到这里点了点头说道“就按大人说的。”

“好,痛快。”

张树声立刻叫来两个衙役,吩咐道“立刻给我去张贴告示,就做昨日是广州城内的黑帮火拼,现在已经没事了,别让事情扩大。”

“大人,我们就先告辞了。”

“来人,送送黄师傅和这位先生。”

当广州城内的各方势力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有着两广总督的支持,民团迅速进驻了广州开始接管广州城中的地下势力。

在扛住了一次各个势力的反扑后,所有人对于这个结果只能默认,捏着鼻子来找宝芝林谈合作了。

而怡和洋行可以说借着这次东风,顺利分走了一块大蛋糕。

民团的重心也逐渐往广州城转移。

不知不觉间1年的时间悄然而逝,李风龙来到梦境世界已经两年半了。

随着两广总督张树声线路的打通,在怡和洋行的帮助下,生产恩菲尔德步枪的兵工厂很快被建立起来,并且在三个月后投入使用。

李风龙调派了整整1000人在兵工厂附近,将兵工厂设成了禁区,除了工作人员外,禁止任何人员入内。

而占据广州城带来的利益也开始凸显,随着鸦片流入广州,为宝芝林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益。

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民团第一时间扩张到了一个满编师的编制,并且由于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掩护,加上是民团与宝芝林学徒的名目,几乎无人发觉宝芝林的真正实力。所有人只能感觉到宝芝林有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却谁都不知道这股力量有多强。

而剩余的资金则被李风龙全部投入到了工业建设中,一年时间内,三家被服厂,两家香皂厂拔地而起,短短一年的时间,宝芝林就不单是一个医馆了,而是成了一个类似洋行性质的公司。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民团还没有到席卷中国的地步,还在暗中慢慢的积蓄着力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