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君谦的声音带着自信又不失谦逊,他轻声说道:“在下有一些水战的经验,也懂得如何应对水战。”接着,他补充:“但做主的是你。”
穆霓凰听到萧君谦这番谦逊的话语,心中不由得放心了不少,对接下来的合作也更加期待了。她想,若是萧君谦一上来便自夸滔滔不绝,宣称一切由他指挥,一定能大获全胜,她反而会对他的真实意图心生疑虑,甚至怀疑他是否是南楚派来的密探,别有用心。
而言侯的书信是假的???
这时,萧君谦将一封书信交到了穆霓凰的手中。穆霓凰展开书信,目光一扫其中的内容,她顿时怔住了。书信中提到,萧君谦可能与林家有关系。这一消息让她深感疑惑:萧君谦是纪王世子,怎会与林家有所牵连?
一时间,穆霓凰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纪王妃是林家人?但这个猜测很快被她否定了。如果纪王妃真的与林家有关,那么在当年赤焰之案中,她早已被牵连其中,纪王妃恐怕早已难逃一死。
这让穆霓凰更加困惑:纪王妃与林家无关,她的儿子萧君谦怎会与林家扯上关系呢?
在这一系列快速的思考之后,穆霓凰的眼神短暂变得复杂难解,但她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迅速将书信收好,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确保没有旁人看到书信的内容。
“在这里,都是自己人,将军若有何策略,请尽管直言无需避讳。”霓凰环顾四周,众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萧君谦身上,等待他的发言。
萧君谦,了解原著中梅长苏的精妙计策,此刻决定将其运用于眼下的局势。
他不仅复述了原计,还融入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得策略更加周全。
他的话语流畅而精确,讲解中透露出的深邃洞察让帐内的将领们时而眼前一亮,时而陷入深思,时而低声讨论,气氛活跃而充满思考。
讲述结束后,穆霓凰礼貌地安排人引领萧君谦去休息,并与她的部下开始深入讨论萧君谦提出的策略,以细化每一个细节。
经过一夜的安静休息,次日清晨,萧君谦刚起身不久,穆霓凰便亲自带人前来拜访。
她温和地问候:“将军,恕我昨晚未能提供更周到的款待,不知昨晚是否休息得好?”
萧君谦以一笑置之:“郡主过于客气了。我前几年周游列国,时常在偏僻之地投宿,相比那些荒凉之地,这里的环境已是天堂。”
看到萧君谦态度轻松,穆霓凰的表情也柔和了几分,她轻声询问:“我可以称呼你为君谦吗?毕竟你比我年轻,”
“当然可以。”萧君谦应允得自然而温和。
穆霓凰继续道:“昨晚有人向我述说君谦您在外游历的经历,实话说,我真是羡慕您能自由地探索世界。不像我们,常常被局限在一处。”
萧君谦轻轻一笑,语气轻松地回答:“那时,我正处于游学之旅。”
穆霓凰的眉头微蹙,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探究:“为何您的游学时光,恰好始于赤焰之案结束后不久?”她的目光锋利如刀,直直地盯着萧君谦,使他感到一阵不自在。
萧君谦有些讶异地眨了眨眼,感受到了对方问题的直接性:“啊?”他轻声发出一丝惊讶的声音。
尽管有些尴尬,他还是回答道:“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时间上刚好到了我应该游学的年纪,于是父亲便安排我出发了。”
尽管已经回答了问题,但穆霓凰的双眼依旧紧紧地锁定着萧君谦,仿佛试图从他的表情和微小的反应中,探寻出更多未言之秘。
穆霓凰微微摇头,意图岔开话题,她轻声说道:“昨日你的话语,让我们获益良多,霓凰前来,正是为了特意感谢你。”
“郡主不必如此客气,我们同为大梁军人,相互帮助本就是我应尽的职责。”萧君谦的回答既谦逊又坦诚。
“是吗?”穆霓凰的语气带着几分探究,
言侯特地写信告知此事,霓凰知道他的行事向来有据,不会无的放矢。
此刻霓凰又补充道:“除了表达感谢之外,这次来访,还有另一事想要向你请教。”
萧君谦礼貌地回应:“郡主请讲。”
穆霓凰稍作停顿,语气中带着一种武者特有的坚定与挑战:“你如今也算琅琊榜上的高手,排名第三,而我虽曾登上过榜单第十,现已下榜。作为一名武者,我一直渴望挑战更强的对手,因此希望能与你切磋武艺,请赐教。”
她的目光中闪烁着对答案的渴望,试图通过武艺的切磋,探知萧君谦的武功是否与林家有所关联。
萧君谦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震惊了,他惊讶地问道:“你要向我挑战?”他的眉头轻轻皱起,心中暗想:此刻南境正面对着南楚水军,
此刻切磋?
是不是不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