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来自京都的关注(求鲜花,求收藏)

换源:

  李云潜一听货被扣了,立时火冒三丈,自己这边辛辛苦苦谈下来的生意,还想着趁着货物刚运过来的这个机会,顺手把第一单先做了。

谁承想这边刚谈好,那边货就被扣了,这不是啪啪打他的脸吗?

叶轻眉也有些着急,以前叶大安排货物过来,都会打点当地官员,从来没出现货物被扣的情况。

虽然刚刚与李云潜把生意谈好,但是货物还没交接呢,这要是有所损失,那还算不到人家头上呢。

范东伟则是一点都不着急,好戏开场,有人去唱,自己专心看戏就好。

显然,李云潜比自己着急。

“货物被扣在了哪里,快带我们过去。”李云潜对着王德胜焦急地问道。

王德胜还不知道这位正在和自己东家吃饭的人是谁,他看向范东伟,似是在征询范东伟的意见。

“还不快带我们过去!货被扣了,你们都不着急的嘛。”范东伟假意嗔怒道。

就算是看戏,但是也不能够表现的太过明显了不是,毕竟这还是他自家的事情。

李云潜带着范建,又叫上了几十个护卫,与范东伟他们一道,随着王德胜离开了醉香楼。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城外的一间大院门口。

这里是庆余堂在儋州设立的临时仓库,用于临时储藏从东夷城运过来的货物,然后再分销到庆国各地。

由于他们这顿饭吃的很久,现在已经是半夜了,但是院子里面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一群官兵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拿着兵器,将庆余堂的伙计们团团围在了院子中央。

另外一群官兵则是在一个人的带领下,正在检点这次从东夷城运送过来的货物。

“来者何人,府衙办差,尔等不要靠近!”

门口站岗的两名官兵见到范东伟一行人后,立马拔刀警戒。

李云潜的护卫们见状,也纷纷拔刀围了上去。

“诚王世子在此,不得无礼!”

护卫首领,一遍喊道,一边走上前去查探情况。

过了一会,那护卫首领就回来向李云潜汇报:“禀告世子殿下,是户部的人。”

“哦?户部?”

听到户部,李云潜反而笑了起来:“范建,你们户部什么时候可以扣押。”

而此时里面的人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刚刚领头检点货物的人走了出来,在看到李云潜和范建后,连忙跑了过来,行礼:“下官户部驻儋州主事刘牧阳见过世子殿下,见过范大人。”

“得,范建你来处理吧。”

确认是户部的人,李云潜就把这个烂摊子丢给了范建,毕竟范建的老爹是户部尚书,而他自己也出任户部郎中,这个事情由他处理,最合适不过。

这个刘牧阳是户部主事,又常年在儋州,所以范建是认识的。

范建有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感觉,关键还是自己的人给冲的,别提多尴尬了,赶紧向刘牧阳询问道:“刘牧阳,这是怎么回事?”

刘牧阳连忙回道:“回范大人,上面给的命令,说要查没庆余堂的这批货物。”

范建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要查没啊?”

刘牧阳不知道为什么世子和范建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件事,只得小心地回道:“吴大人说庆余堂拒征商税。”

“吴锦?”范建知道刘牧阳说的吴大人是户部员外郎吴锦。

刘牧阳咬了咬牙,说道:“具体的,下官就不清楚了,只说无意中听吴大人说这是太子的意思。”

听到事关太子,李云潜立马来了精神,只是他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玩味的笑容:“这庆余堂的货怎么又和太子扯上关系了?去把那个叫吴锦的带过来问问。”

见世子发话了,一行护卫立马消失在了黑夜中,拿人去了。

不一会功夫,一个大度胖胖的中年男人就被带了过来,进行现场审问。

在这期间,李云潜内心有些激动地查看这次运过来的货物,审问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亲自插手。

“殿下,查清楚了,是吴锦自作主张,诬陷庆余堂拒佂商税,想要把这批货物据为己有,然后献给太子殿下。”

不多时,一名护卫就过来恭敬地向着李云潜回报。

李云潜放下手中的一个玻璃瓶子,怒道:“好大的狗胆,竟敢嫁祸储君,其罪当诛!来人,将此人移交刑部。”

但是范东伟和李云潜都知道,到底是不是吴锦自作主张就不得而知了。

李云潜这句话很有水平,不仅避免了和太子的争斗,还在明面上维护了太子的颜面。

但是,不管怎么说,货物是保下来了。

两日后的京都,太子东宫。

“禀报殿下,飞哥传书,是儋州送过来的消息。”

一个黑衣男子,急匆匆地来到太子李云明面前躬身说道。

太子一边伏案书写着什么,一边若无其事地问道:“货物已经开始往京都送过来了吗?”

黑衣男子,有些紧张地回道:“殿下,好像儋州那边出了点事情。”

……

同时,一个信鸽也飞进了二皇子的誉王府。

一个穿着随意的中年男人,此时正坐在花园的亭子中,摆弄着手中一个精致的玻璃茶杯,身旁的茶几上摆着一副茶具,都是玻璃制成的。

此人正是当朝二皇子,誉王李云聪。

李云聪一口喝完手上茶杯中的茶水,然后把杯子放回桌子上,对着站着面前不远处的一个太监问道:“确定是太子做的?”

显然两人已经聊了有一会了。

那个太监很识相地立马上前,为李云聪把茶水续上。

太监没有明着回答,不过却说道:“近日户部员外郎吴锦的名下多了一处私宅。”

李云聪再次拿起茶杯,轻笑道:“太子这次有些心急了,庆余堂的东家来了我庆国,关注到的,可不止他太子一人。”

说完,他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

太监继续说道:“不过有些可惜,吴锦没有把太子供出来,只说是自己起了贪念,想私吞这批货物。”

“那是自然,他可是有着三十余口的家眷。”李云聪不以为然地说道。

他似乎很喜欢这个玻璃杯,拿在手中,左右旋转。

也不抬头看太监,而是接着问道:“是云潜把这件事拦下了?”

太监回道:“是的,据说诚王世子正在儋州省亲,恰巧遇到了这椿事情。”

李云聪轻哼道:“哼,恰巧吗?”

太监没有接话,只是躬身站着。

李云聪把玩了一会茶杯,再次将茶水一饮而尽,接着问道:“宫里面什么动静?”

太监连忙再次给李云聪续上,回道:“已经传旨了,估摸着现在已经在赶往儋州的路上了。”

此时,已经解决了货物问题的两位庆余堂东家,正在儋州游山玩水呢,哪里晓得他们的事情,已经得到了京都各方的关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