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的最后评优环节开始了,学子们开始自由活动。
有不少官二代、官三代们,都围着王思暮转,王思暮游刃有余的应付着。
聪明的许伶月,藏在一群少女堆里,将几个单纯的千金小姐哄得心情愉悦。
“啊,你们都看过了西厢记了,我还以为就我偷偷看呢。”许伶月脸色一红,显得十分害羞。
另一位小姐开解道,“许小姐,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看那些书也害羞,看多了就好了。”
“是啊,你不要扭扭捏捏的,经常找我们玩,见见世面。”
“月儿妹妹,出门在外,不能太柔弱,会被人欺负的。”
许伶月感激的说道,“谢谢诸位姐姐了,听了你们的话,伶月今日真是开了眼界了。”
她充当倒茶小妹,给几个小姐提供了足量的情绪价值。
同时,偷偷听着她们的话,替许平安考察西厢记的销售情况。
“西厢记真好看,比情僧录精彩多了!”
“就是买不到了,我们好几个姐妹轮着看一本。”
“而且只出了第一部,也不知道那平安笑笑生是谁,写书这么慢,真是的!”
许伶月喜笑颜开,看来许平安的赚钱大计效果很好,平安笑笑生正是许平安的笔名。
“西厢记为什么买不到,据说印的就不多!”
“而且刚出来第二天,就被平阳郡主买走了二十本!”
“听说郡主不仅自己喜欢看,还常给宫里的公主和娘娘们送这些话本!”
“慎言,慎言!”
许昕年那边,和书院同窗们聊的甚为欢快,还将族叔许平安也介绍了出去。
国子监的学子中,官员后代居多,但两边并非势如水火。
毕竟大道的争论是上层,学子们之间还是有交往的。
当自由社交正在进行的时候,正在品评诗词的大儒们群中,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妙!妙!妙!”
“诸位仁兄,此诗大妙啊!”
这一声,惊动了在场的所有所有人,士子和女眷们,纷纷向廊下看去。
只见一位诗词名家双手颤抖着,说话声也带着颤抖。
“此诗一出,盖压史上所有五绝!”
其他几位大儒名家都被他的举动吸引,纷纷出言指责。
“大惊小怪,都参加过多少诗会了,跟没见过世面一样。”
“就是,前两年的万国文会,也没见你这么激动。”
“到底什么样的诗,能让钱老如此看中!”
……
只见那些大儒们,纷纷围了上去,去品鉴那首诗。
随后,学子们听到了一声声沉重的呼吸声,大儒们一个个脸色剧变。
这些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从来没有看到他们这么失态过。
接着,一阵阵惊叹从廊下发出。
“言简而意深远,十字跨越千秋,万里江山尽在脚下!可谓咫尺即万丈!”
“平中见奇,眼中有画,而道尽画外之音,可谓万丈皆在咫尺!”
“如此看来,作诗根本不需要堆砌辞藻,重在写意啊!”
“人生不过百年,韶华易逝,江河东流不复返,我又能看多远呢……”
“诸位!诸位!这首诗要流传千古的!我等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啊!”
一首五言诗,竟然让几位宿老大儒尽皆叹服。
这些人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国子监和云鹿书院的龃龉。
无论哪一方的大儒和名家,都对这首诗不吝赞美之词。
突然,张慎拿起毛笔,唰唰唰在那张纸上写了几个字。
“张慎品评此诗为第一!无耻啊!真无耻!”
在这首诗后面留下名字,张慎的名字就会和诗一起传下去。
随后,几个大儒纷纷在上面留字。
“钱鹨认为此诗最佳!”
“王赫评定此篇为五绝之冠!”
……
这样的场面,让所有士子和女眷们,都生出了强烈的好奇之心。
到底是什么人,写出了一首诗词,竟然能让这些宿老折伏!
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
伯爵府的仆从们,将士子们全部拦住,想冲也冲不过去。
士子和女眷们,全都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名篇出自谁的手中。
“到底是谁的诗,让大儒们如此震惊!”
“莫非是云鹿书院的朱退之……”
“还是国子监的刘珏!”
“大儒们的反应,是不是大了些。”
王思暮眨巴着大眼睛,两只手紧张的交叠在平坦的小腹上,呼吸急促,神色颇为期待。
“虽然……我那首不错,但也不至于如此惊讶吧。”
“我委托堂兄将我的诗词拿来诗会,就是想看看我的真实水准。”
“想不到,竟然一鸣惊人了!”
“不会吧,不会吧!原来我真的这么厉害!”
不久之后,评选环节结束了。
大儒宿老们,全部面带微笑,一个个志得意满。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本次诗会出了名篇。
平远伯被推了出来,开始向学子们宣布结果。
“肃静!肃静!”
在武夫的气机压制下,终于让全场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翘首以待,等待着这次前三名的出炉。
尤其是那首,敢号称五绝第一的名篇!
“诸位,本次诗会的前三名已经评选出来。
稍安勿躁,听我一一道来。”
“本次诗会的第三名,《寒松》!”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平远伯念完之后,学子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
“这篇不错,用词精准,对仗工整!”
“是啊,借用雪和松,劲节、贞心二词,可见其心志坚定,志向高远!”
“这水准,没有苦练过十年诗词,写不出来!”
许平安听完这首诗,也不禁有些佩服,因为这是一首完美的应试诗词。
对仗工整,用的都是常用的借物。
“这些辞藻我都有过收集,为何我就凑不出来呢!”
诗词学渣许昕年十分懊恼,不停的感慨自己还需要下功夫。
平远伯的声音再度响起,“本诗作者,国子监张易!”
这个名字一出来,国子监一方就有大批人鼓掌欢呼,云鹿书院则是嘘声一片。
“张易要是能写出这首诗,我许昕年脑袋割下来给他当尿壶!”
“我朱退之以性命担保,这首诗是事先准备好的!”
“谁看不出来,这是一位多年钻研诗词的老手写出来的!”
“张易倒也能钻研,怕是钻研到女人肚子里去了吧!”
看来,所有人都对尚书公子不务正业的事情心知肚明。
但是这种事情也正常,毕竟题目比较普通,提前准备好也是有可能的。
文会前三个名额,国子监已经占据了一个。
接着,平远伯念出了第二首诗。
“第二首,《孤山》!”
“东望云天岸,白衣踏霜寒,莫道孤身远,相送有青山!”
这一首念完,气氛比第一首热烈的多。
“好诗!”
“有骨气!”
“有志气!”
……
一片欢呼嘈杂中,王思暮手里的水杯,突然跌落在地。
美貌才女怔怔发愣,小手微微颤抖着,水眸中既有失望,又有不服。
我的这首孤山,竟然才是第二名!
那么,排名第一的那首诗,到底是谁写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