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范府。
作为京城五大家族之一的范家,范健官职虽只是户部侍郎,但朝中无人敢小觑。
这其中原因自然便是,当年范家老太太是如今陛下的奶娘!
因此,范健与今上虽是君臣关系,私下里却更如兄弟。
范健更是执掌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虎卫。
作为豪阀大族,范府占地极广,府中尽显奢华。
此时的家主书房内,檀香袅袅。
五官方正的范健坐于檀木书桌后,他的面前站立着一个相貌颇为俊俏的少年郎。
正是刚刚入京,抵达范府的范贤。
范贤俊脸上带着些玩世不恭。
这是穿越者独有的高人一等。
作为一个穿越者,范贤心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己是时代宠儿的想法。
范健看了看这个孩子,心中暗叹:
“像,太像了!”
看见这个孩子,他就想起当初的叶青眉是何等风华绝代。
只是相对于叶青眉,范贤身上的气质稍显慵懒。
没有他母亲的那种英气。
范健沉声道:
“你要知道,这桩婚事不是你愿不愿意!
内库是你母亲当年创办的心血,如今你既然入京,自然要交到你的手里。”
范贤有些意兴阑珊。
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灵魂,他追求的是做个富家翁,娶几房娇妻美妾,潇洒过完一生。
谁知道刚进京,也不问他愿不愿意,就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
范健见他慵懒的样子,也没有深说。
对这个孩子,他看得比自己亲儿子还重,自然也不想说狠话伤了感情。
而是耐心教导:
“林菀儿是长公主和林相的私生女,但已经得了陛下赐封郡主。
无论从身份,还是样貌来讲,许给你也是绰绰有余。”
范贤呵呵一笑:
“还真是登对,一个私生子,一个私生女,真够配的。”
范健一时语塞,但依旧耐心道:
“贤儿,你要明白这其中的意义,这内库象征着皇家的钱袋子!”
范贤依旧不以为然,这么多年在儋州港的悠闲日子让他养成了这种习惯。
...
另一边,皇家别院。
按照原著,范偌偌本来与林菀儿直到十六七岁也没见过几面。
但这一世有了李承青的到来。
自打童年那次偶遇,范偌偌也和林菀儿逐渐成了闺中密友。
“林姐姐,我哥哥回来了,听说你们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范偌偌心中很高兴,林菀儿是自己的好姐姐。
而她年幼时曾经去儋州港待过一段时间。
范贤会像四皇子殿下一样讲故事。
对她这个妹妹也颇为友善。
李承青还记得,范偌偌回来后,兴奋地对自己说。
“殿下,我哥哥和你,很像呢。”
当时的李承青眼神意味深长,却没有多说。
同样作为穿越者,他与范贤是两个性子。
范偌偌也没注意林菀儿的脸色并不好看,而是继续喋喋不休地说着。
“林姐姐,我哥哥长得很好看,跟秦王殿下比,也不差什么呢!
而且,我哥哥文采斐然,既会作诗,又会写书!”
林菀儿想起这桩婚约,便是心中哀愁苦闷。
若是没有李承青在中间插了一脚,自然不会如此。
但如今,她的一颗心都系在李承青身上。
又怎么会考虑和范贤的亲事?
即使范偌偌将他那哥哥说的天花乱坠,林菀儿此时也只有苦恼。
“偌偌,你别说了,这门亲事我是不会同意的!”
“啊?”
看着明显情绪激动的林菀儿,范偌偌有些不明白。
“姐姐,你不是最喜欢才子佳人的话本吗,而且,而且我还没告诉你,你最喜欢看得红楼,那就是我哥哥写得!”
林菀儿一惊:
“红楼是你哥哥写得?”
随即又苦笑道:
“偌偌,你不懂。我承认能写出红楼这种传世名篇,你哥哥定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
“但是,但是,我心里有人了。”
此时范偌偌也已经十五岁,与李承青同岁,出落得亭亭玉立。
尤其一双水灵灵带着狡黠的大眼睛,非常惹人喜爱。
她眨巴着眼睛,小声道:
“林姐姐,我怎么不知道你心里有人了?你也没告诉过我呀。”
林菀儿勉强一笑:
“这等事,怎好与你多说。”
范偌偌的八卦心被勾起。
至于林姐姐嫁不嫁范贤,对于她来说倒不是很在乎。
天真的她还不明白这里面掺杂着多少利益纠葛。
只是不等多问,一阵夏日微风吹过。
恰好将林菀儿书桌上的宣纸吹起,露出一副笔力遒劲、铁画银钩的诗词来。
范偌偌莲步轻移,走上前去拿起下面盖着的诗词。
她本就对诗词一道颇为喜欢。
靖王府中每月一次的诗会就是她和柔嘉郡主推波助澜。
而且范偌偌自己平时也会写些伤春悲月的小诗。
此时看到这首大气磅礴之词,范偌偌惊得睁大眼睛,捂住红润小嘴。
却是低声吟诵而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念到这,范偌偌已是心内巨震!
她调整心情,带着颤音继续念道。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落款三个小字,李承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