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范贤:我还没装呢,比都让你抢走了?

换源:

  这边,才子们齐聚的堂内。

众人听着湖对面的一阵阵调笑和惊呼声,都是有些心猿意马。

全是年轻人,听到姑娘们的调笑声自然有些上头。

这里面一大部分所谓才子不过是为了泡妞而来。

范贤因为修习霸道真气,耳聪目明。

倒是听到几句“秦王”,“四殿下”的话来。

“这个秦王倒是有意思,市井小民夸赞他,如今这些小姐们又对他念念叨叨。”

想到这,范贤心中有了些不爽。

“明明我才是穿越者,才是气运之子好吗。”

范贤嘴上说着不愿抄诗装比,但身体却很诚实。

不然也不会来。

而且即便在原著中,对于范偌偌这个才女妹妹一脸崇拜的目光,范贤也是非常享受的。

他的一贯做法便是:

“真不是我写的啊,是一位叫曹大师的。”

“真不是我写的啊,是一位叫XXX的。”

但越是如此,范偌偌等人越觉得他是自谦。

如今郭宝坤竟然要借着诗会羞辱他,他刚想不慌不忙看一会笑话,再把姓郭的脸打肿。

到时姑娘们的目光还不全和偌偌一样?

只是却没想到,对于他到来的这件事,最上心的人竟然是郭宝坤!

往日那个颇为仰慕自己的妹妹都只是派人来府中知会一声!

是可忍,孰不可忍!

恰好此时,郭宝坤又贱兮兮凑过来道:

“范兄从小在儋州港长大,想必接触的都是些山野村夫,若是作不来诗词,也不必勉强。”

范贤心头邪火升起:

“给你脸你不要啊,那我就作一首,只是我得先说好,我这首诗若是作了,你们都不用写诗了。”

郭宝坤被一激,脸色阴沉:

“你若是能作出比我等好的诗来,我郭宝坤以后再不提诗词一道!”

才子们顿时都兴奋了起来。

这是加大赌注了啊!

范贤豪气顿生,大袖一挥:“笔墨伺候!”

靖王府内小书童顿时上前,研墨。

只见范贤大笔一挥,一首七言绝句现于纸上。

正是杜甫那首堪称古今第一绝句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有才子围成一团,纷纷瞪大眼睛。

“竟是如此绝句!妙哉妙哉!”

“范公子所言不差,此诗一出,谁与争锋?”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只是在下看来好是好,这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可不符合我辈人心态啊。”

此人话一出,郭宝坤顿时眼睛一亮:

“会不会是,冒用他人之诗?”

众多才子摇头晃脑,你想说人家抄,那抄谁的?

郭宝坤脸色铁青,但不得不承认,好诗!

范贤已经潇洒坐回原位,一边饮酒一边哼着小调,显得无比自在。

小书童赶忙将这首诗誊了一遍,送去湖对岸,供小姐们品鉴。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便传来一阵惊呼。

范贤听着惊呼声,呵呵一笑。

一切尽在掌握中!

...

湖对岸。

众多小姐们叽叽喳喳,讨论起来。

“诗是好诗,就是暮气有些重了。”

“不过也确实是一首绝顶的诗呀!”

“我看不如秦王殿下那首词,大气磅礴,更显男儿本色。”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众多小姐的赞同。

如果今天没有李承青珠玉在前,那么范贤此举定然震惊整个庆国年轻一辈。

如今虽然也震了那么一小震。

但考虑庆国重武轻文,国风彪悍。

虽然都是些未出阁的高门小姐,但她们也认为,上马杀敌方显庆国男儿本色!

一时间,竟是更多的才女们议论起李承青的这首词,和他的样貌与武道天赋来。

相比较于范贤入京不久,众多小姐们都是在京城长大,对于秦王的一桩桩传奇如数家珍。

尤其众人一向认为秦王是个武痴,之前从未听说其关于文采上的消息。

如今的一首词,可真是满足了无数少女的幻想。

秦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印象一时间在各位少女心中加深。

......

对于这一切,此刻正往靖王府而来的李承青毫不知情。

但林菀儿却在众多赞美声中逐渐迷失自我。

在她看来,她与李承青早就是一体。

众人对承青的夸赞就是对她的夸赞!

所以林菀儿一时激动,就为大家说明这首词其实是李承青给一本书的开篇。

众人纷纷央求:

“好姐姐,你就给咱们说说这三国故事吧!”

“求求了,林姐姐!”

架不住大家过于热情,林菀儿便按着记忆清了清嗓子,说起书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好好的一个诗会,竟成了小姐们对秦王殿下的粉丝讨论会。

而林菀儿带着些清脆的动人声音讲起三国,也别有味道。

更是让一众女子安静下来,纷纷沉浸。

就连范偌偌都听得屏气凝神,心中暗道:

“没想到林姐姐还这么会讲故事!”

随即又是一惊:“这故事不也是秦王殿下的手笔吗?”

......

范贤听着那边传出的阵阵惊呼声,心中还是有些虚荣心作祟的。

只是,“怎么突然间静了下来?这可是老杜的七言绝句啊!”

范贤想不到的是,对于这些闺房中的女儿家,听故事的吸引力更在诗词之上!

而没过多久,范贤就明白了,同时也傻眼了。

......

林菀儿讲着三国故事时,一个小书童也看到了那首词。

众多小姐们此时沉浸于三国中,哪会注意这个。

小书童也是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一眼看去便呆住。

再一看落款:李承青。

“这不是,这不是秦王殿下的名讳吗?!”

小书童本就是秦王在京城众多铁杆粉丝之一。

之前还在靖王府上见过,而且秦王当时还对他随口称赞了一句,但他一直记到今天!

小书童当即与那坐在边缘的小姐知会一声,这位某将军府的小姐正专心听故事,只是摆摆手也没有理会。

小书童就满脸涨红拿着宣纸一溜烟儿跑了。

就如李承青前世那些成天giegie的狂热粉丝,突然发现。

“我家哥哥,不仅武功超强,就连作诗都超棒的啦!”

恨不得马上告诉全世界。

而这张宣纸就这样阴差阳错传到了湖这边的堂内。

“天佑大庆,天佑我大庆啊!秦王所作之词大气磅礴,慷慨激昂!”

一众才子看着小书童激动地模样,皆是面带疑惑围上前来。

宣纸缓缓在众人眼前铺开。

先是一静,接着,便是一惊!

看着这首词,众人小声嘀咕,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才子们顿时大呼小叫!

这时,挤到最前方的郭宝坤眼睛一亮,他先是不自觉读了一遍。

随即便激动不已!

秦王殿下这是给他们京城人长脸了!

“你范贤不是说你作诗最牛?那这首词又如何?”

郭宝坤激动地唾沫横飞,意气风发,仿佛这首临江仙是出自他手。

若是李承青在这,会说这二者不具备比较的关系。

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架不住京城才子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范贤的七言绝句就像一记重拳打的众京城才子找不着北。

但秦王殿下的一首词又将局势给扳了回来。

此刻,‘京城才子团’空前团结!

他们身后代表的是京城脸面,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谁也没料到这首词会一路辗转皇家别院,靖王府。

最后来到了诸位‘才子’的手中!

范贤起初还不以为意。

“老杜的七言绝句,谁能作出这等层面的诗词来?不可能!还有谁?!”

嘿,还真有!

郭宝坤用行动告诉范贤。

他慷慨激昂念出声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

“噗嗤!”

范贤一口酒液喷了出去,如遭雷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