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以武立国,只是这位庆帝厌倦了打仗以后,开始吟诗作对。
于是上行下效,举国开始文风盛行,大量的名门望族中的子弟,没有办法领兵打仗,又做不了官。
总不能和那些贩夫走卒一样玩那些庸俗之物,于是便开始读书,写诗。
当今天下最流行的不是比武大会而是诗会。
李承安知道这个世界是庆余年世界开始,便开始谋划抄诗,只是有一个最大的障碍,便是范闲。
于是李承安就用他的身世之谜,与其约定,让其不在抄诗写书。
范闲不是先知者,当然不可能知道他日后是因为写诗写书出名,从而获得许多助力。
因此在李承安与他的约定下,觉得知道身世之谜更加重要,于是承诺不在抄诗。
至于以后他会不会后悔,李承安早已有了计划,那便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只要我先将诗和书都抄一遍,然后传遍天下,那这诗自然就是我的了。
靖郡王府的诗会与太子诗会是京城里最热闹的两个诗会,每月举行一次。
只要是能在这两个诗会任意一个出名,那么不管是去太子那边还是二皇子那边,求一个官位是轻而易举。
太子好文,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
而靖郡王府虽然没有太子那么大的权势,但是只要是京城里的人都知道,靖郡王府的世子背后站的是二皇子,因此诗会那天,靖郡王府的门前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各地学子纷纷来此,有的坐着马车,有的做着轿子,有的步行来,穿着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大多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争个名头,期望入了靖郡王世子的眼中。
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的学子,门口迎接的老管家并没有像电视中那样趾高气扬的,而是对每个来到学子都恭敬有加,毕竟能做到靖郡王府的管家,没有一个是傻子,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有人一跃龙门成为真龙的。
而李承安也是做着马车前来,以李承安的地位,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
而李承安非常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因此只乘坐了一辆普通的马车,带了两个护卫。
出发前秦嫣然死活不同意,认为两名护卫实在太少,最终在李承安承诺带着沈墨晴姐妹后,再加上李承安告知京城最近戒备森严,应该没人会在这时找不痛快,这才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下来。
在靖郡王府的花园里,几名士子正一脸兴奋的向靖郡王世子行礼,没想到今天还能看到靖郡王世子。
靖郡王世子有些不耐烦的回礼后,径直穿过人群,门口走去,几位士子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自做多情了。
靖郡王世子快走两步,来到门口,正好李承安的马车到达门口。
众士子和王府下人都停下脚步,有些好奇,到底是哪位重要人物值得世子亲自迎接。
李承安透过马车的帘子,看到靖郡王世子已经迎来,顿时有些头疼,本来想要低调行事,没想到这李弘成居然亲自来迎接,这还怎么低调下去。
首先从马车中下来一位身穿粉色罗裙的女子,手中正持一把宝剑,警惕的看向四周。
下人们与众士子纷纷感叹,这是哪家的少爷,出个门居然如此张扬。
看这女子长的如花似玉,娇娇弱弱的,怕是真遇到危险还需要别人来保护。
待确定四周没有危险后,沈墨晴轻声说道,“殿下,外面安全”
李承安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才走下马车,“好一个俊朗少年”众士子和下人心中暗道,只见来人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色单衣,虽然不见丝毫装饰,但是身上自带一种高贵的气质,俊朗的面容不怒自威。
李弘成见到李承安之后,连忙上前一步行礼。
“参见安王殿下”
李承安连忙扶起李弘成,轻声说道
“咱们兄弟间不必这么客气”
李弘成心中一暖,感觉自己这位弟弟不像是传说中那么难以接触。
“轰”虽然二人声音很轻,但是也足够后面的众士子听到。
“什么,这就是当今的六皇子安王殿下?”
“安王殿下来靖郡王府什么意思,难道他想要和二皇子结盟?”
“你不要命了,皇子也是你能够议论的”
还有的士子在听到消息后,眼睛一转,然后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