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程昊!”
听到是杂志社电话,程昊一个箭步过去。
随后就听到对面的声音:
“程作家你好,我是杨笑笑。”
“打电话是告知你,你的小说《孔乙己》会登在3月这一期上!”
杨笑笑在电话里。
没有说下一期,特意点明了,是在3月的这一期。
现在是2月下旬。
也就是说,下个月的3月15号,《孔乙己》就将正式面世了!
程昊身体猛地一松,下意识说道:
“哦,好的,我知道了。”
同时,对用口型问他,是不是杂志过稿了的黄亦玫。
比了个“OK”的手势。
“哇!”
黄亦玫压着声音跳了起来。
“恭喜你呀,程作家!”
杨笑笑恭喜一句,随后跟着问道:
“程作家,你的新小说,有想法了吗?”
这才是编辑的真正面目吗?
一边报喜,一边催稿!
程昊确实有了新小说的想法,不过没准备现在就跟对方说。
于是说道:
“目前还没想法。”
“那行,也不着急。”
杨笑笑倒也不失望,说道:
“你要是有想法了,可以找我聊聊。”
“就这样,挂了。”
如今还不是后来,打电话不用计较分秒的时代。
长话短说,是这时代打电话的特点。
放下听筒后。
程昊抬头就看到客厅里,众人期待的目光。
听他亲口确认的黄父黄母,准备大声说庆祝的黄亦玫和大舅哥黄振华。
深吸一口气,程昊语气尽量平静地说道:
“群众文学那边说了。”
“我的小说《孔乙己》,将会刊登在3月15号那一期上。”
话音落下。
客厅内就充满了祝贺的声音。
“牛掰啊!妹夫!一上来,就拿下了群众文学!请客!必需请客!”
“亲爱的,你好厉害!好爱你呀!”
“程述祯还是很有魄力的。”
黄剑知拍了拍程昊的肩膀,说道:
“我本来想着,你这篇小说,就算能登刊,也得往后排。”
“没想到,直接安排到3月这一期上了。”
程昊也是很意外。
《群众文学》是根本不缺稿件的。
毕竟无论比知名度,还是口碑上,它毫无疑问。
是国内作家发表作品时,首选的几个刊物之一。
尤其是在成名作家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导致新人作家的作品,想要挤进《群众文学》《拾月》《丰收》这样的文学顶刊越来越难的时候。
程昊的小说《孔乙己》能在3月这一期上登刊。
无疑是插了队的。
毕竟按照正常的流程,3月期的杂志,基本上已经排好版了。
只等着验收,然后交付出版社印刷。
黄剑知深知。
以自己跟程述祯的关系,顶多让对方正眼想看程昊的稿子。
想要让他给程昊插队,是根本没可能的。
黄剑知满脸笑意的告诉程昊:
“你的这篇小说,定然得到了《群众文学》杂志社上下的一致认可!”
“可能是比较符合程主编的口味吧。”
程昊有点不好意思。
“你呀,就是太谦虚了。”
黄剑知“批评”一句,说道:
“程述祯是什么性格,我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不是你的《孔乙己》足够优秀,他不可能提出插队的建议。”
一篇稿子,能不能插队。
最先提出建议的,肯定是负责这个稿子的编辑。
然后才能上会讨论这个建议。
程昊咧嘴笑了。
对于《孔乙己》的质量,他从来没有怀疑过。
毕竟在前世,即便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仍然有不少作者,在书写风格上,仍然受到迅哥儿的影响,并且深受读者欢迎。
人们也越来越发现,迅哥儿是划时代的作家。
庆祝的气氛平复下来后。
程昊这才问黄剑知,道:
“您觉得,我下一个作品,是继续写短篇好,还是尝试写长篇?”
黄剑知愣了下,问道:
“你已经有了第二个作品的想法了?”
程昊点点头,道:
“是有了些想法。”
黄剑知又问:
“是个长篇?”
“嗯。”
“嘶!”
黄剑知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消息让他很震惊。
一是震惊于。
程昊这么快,就已经有第二部作品的想法。
而且听语气,这个想法应该已经很成熟了。
这说明。
还在《孔乙己》没确认登刊前,程昊就已经沉下心,构思另一个作品。
二则是震惊于。
程昊话里话外的意思。
他的第二个作品,是准备写个长篇?
黄剑知想了想,斟酌地说道:
“按说,你应该再写几个短篇,巩固一下自己的风格。”
“然后再尝试写长篇。”
“毕竟长篇和短篇不一样,把握不好,很容易失控。”
程昊点点头。
照常理,确实应该是这样的。
只不过,他本就不是合常理的存在。
再加上,所谓巩固自己的风格,无疑是“建议”他,继续抄迅哥儿的小说。
而迅哥儿的小说,有份量的,还有短篇《狂人日记》。
以及中篇《阿Q正传》。
思来想去。
这两篇小说,似乎都不太适合这个时代。
当然,也不是说不能硬写。
毕竟小说的时代,并非这个时代。
而程昊考虑的,则是写个长篇,多赚点稿费。
于是说道:
“我还是想试试,能不能写个长篇。”
黄剑知沉默片刻,说道:
“这样,你跟我讲讲,你准备写的这个长篇,是个什么故事?”
程昊点点头,头脑里组织一下语言,缓缓开口说道:
“这是一个,关于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故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