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平安,怎么长得这么像他?

换源:

  翌日傍晚。

黄爱民下班后,就径直朝着大院走去。

李慧珍整个几个小菜。

又取出了黄爱民珍藏的老窖,饭菜热气腾腾,满满的烟火气。

炒花生,酿豆腐,一两吊州萝卜干,一盘鸭脖,干炸带鱼,标准的下酒菜。

这个年代,这个配置就属于是豪华顶配版的,这滋味美的哟。

有的人家下酒,一盘花生米就够,这就已经算是小康了,大伙连饭都吃不起,还搞什么下酒菜。

更普通一点的家庭,下酒,筷子沾点酱油就着酒喝。

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走进了黄家。

而他们,这是昨天黄爱民和李慧珍口中所说的老张老胡老李。

看到黄玲怀中的娃娃,几个中年男人都是一愣,然后展露笑颜。

“哎呦,玲玲,这是你娃娃哟?”

“长得像你,好看又俊朗,长大了指定板正。”

黄玲向几人笑着打招呼。

“张叔李叔胡叔叔,你们来了。”

“娃娃叫什么名字?”

“庄图南。”

几个叔叔听完一愣,面色有些怪异。

“图南?图男?”

这时候,黄龄的父亲黄爱民笑着开口:“这名字是我取的,我们老黄家又不是什么重男轻女的家庭。”

“让你们几个老东西多读读书,长点见识,现在好了吧。”

“图南,不是图南,不是期望要个男孩。”

“而这是借着古典,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这个出自于唐代老杜的泊岳阳。”

“借着老庄的典故,用鲲鹏的变化无常来表示前途的不可预料,前程广大,所谓图南!”

几个老叔叔一听,乐了。

老胡急忙道:“得得得,老黄你快别说了,我们几个老大粗都要听晕了。

什么老庄老杜的,文化救不了国,你看你读了那么多书,不也是扛着枪杆子救国吗?”

黄爱民笑道:“如今我们华国日益强盛,国家强盛,则民自兴,未来,科学要发展,文化也要发展。”

老胡捂着头,捏着嗓子。

“哎哟,黄师傅您别念咯,听着头疼,听着头疼。

我们几个又不是读书的料,读书有什么用?”

黄爱民:“所谓读到老学到老,算了,不和你们讲了,今天我们几个老战友好好地喝一顿!”

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光头道:

“嘿,老黄你说喝酒,咱老几个就不怕了,这可是咱的老特长了

倒是你呀,老黄,这么多年,是不是酒量还是三两?”

黄爱民:“我的酒量三两,但是陪你们喝,舍命!”

听到黄爱民的话,三人皆是一笑。

饭桌上。

黄爱民、李慧珍、老张,老胡,老李几人聚在一块,身旁,黄玲抱着庄图南,也举杯。

倒是黄平安,还在“调皮”,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远征大计!

从东厢房爬到西厢房,从西厢房爬到厕所,

几个老人抿了一口酒。

看着地上的黄平安。

老胡看着黄平安笑得合不拢嘴:“老黄,上次我来看你的时候,这娃娃就一直在翻身,过去了几个月,现在开始爬了。”

“活力充沛啊,活力充沛!”

他一把抱起黄平安,脸上的胡子拉碴,扎得黄平安直摇头。

手上的老茧子,也是磨得黄平安小脸通红。

“哎呦,这娃娃,牛劲儿真大!虎头虎脑的,老子是越看越喜欢!”

这时候黄平安细细一看。

这老胡的右手,缺了无名指和小拇指头,一看就是枪伤所致。

想到这里,黄平安顿时肃然起敬。

这位可是为国家流过血受过伤的,让他蹭蹭,疼点怎么啦?

“这娃娃我是越看越喜欢,这模样……”

老胡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变得古怪起来。

“这娃娃怎么长得这么像小许啊?”

小许,是几个在抗战时期的小跟班,年纪很小,只有16岁,家里人都死光了,他就凭着一腔热血跟着部队。

后来在一场伏击战中。

队伍里的旗手被榴弹炸死了。

他不顾黄爱民的命令,独自扛着红旗,顶着敌人的炮火,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因此壮烈牺牲!

听到老胡的话,黄爱民等人瞧了瞧,随后皆是一惊。

老张:“你还别说,这鼻梁,这大耳朵,还有个嘴巴,长得还真有咱小许的味儿!”

张李:“是啊,可惜了小许那后生,如果他没死的话,现在孩子估计都十多岁了。”

这时候,黄爱民眼咕噜一转。

“你们说,这娃娃是不是小许转世?”

几个人面面相觑,相视一眼之后,开怀大笑。

黄平安见状,颤巍巍地举起了右手,做出一个敬礼的手势。

老胡在这一刻震惊到了极致,他扭头不敢置信地看向黄爱民。

“老黄,这是你教的?”

黄爱民也是惊到了,他摇了摇头。

“这才刚刚一岁的娃娃,我教他这个干甚?”

“这孩子不会真是小许转世吧,来找咱几个老长官?”

老张老李都是点了点头,对这个猜想深信不疑。

“我看就是。”

发生了这个状况,老胡对黄平安更加喜爱了。

他一遍又一遍喊道:“敬礼!”

而黄平安也是非常配合。

这时期的他已经可以站立了,他一次又一次做着蹩脚的敬礼。

几个老人。

看着看着笑了。

看着看着又哭了。

不管怎么说,黄平安这孩子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已经将黄平安,和记忆中那个年轻却又成熟的小许,挂在了一起。

酒过三巡。

黄爱民这才道出,今天请几人吃饭的真正原因……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