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包大人此言差矣~”
“这擢升官职自然是靠功绩,不能因为资历尚浅就否定别人的功绩吧?”
“要都是凭资历考教官员,那干脆人人如此苦熬就行了。”
“试问到时候谁还肯尽心尽力的做事?”
“更何况还是这种利在千秋的功绩,这让不知情的人听了去,还以为包大人是打压同门呢?”
站出来反驳包拯的,乃是一个欧阳旭怎么也想不到的人。
韩琦,韩大相公。
韩琦这人怎么说呢?
世人号称其为“三朝贤相,政绩有吗?当然有。
其生平最大的政绩,莫过于主持庆历新政。
可这其实宋仁宗推动范仲淹发动的改革,主持者是范仲淹和富弼,韩琦不过是众多支持者其中之一罢了。
在民生和经济方面,同样也没有突出的贡献。
可有时候思想也是老旧偏激,一生都在打压大宋武人的地位。
北宋名将狄青狄汉臣,战场拼杀了一辈子,终于入职枢密院担任使相。
结果战场拼杀了一辈子没死,却被韩琦排挤到请辞外放,路上直接郁郁而终。
其三十二岁时就被仁宗派往西北,主持和西夏的交战,当时范仲淹提出以守为主,而韩琦却是主张主动出战。
当时的宋仁宗雄心壮志,幻想一战而立全功,遂支持韩琦的主张。
结果却是大败,然后韩琦将责任推托到当时的领兵将领身上,表示自己的指挥并无问题。
可怜那位将领已然战死,可是背了好大一口黑锅。
当然了,韩琦也不是特意替欧阳旭说话,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打压武勋派系。
而欧阳旭改良的活字印刷术,简直就是打压武人的利器啊!
穷文富武,
只是相对来说的情况下,习武确实比习文要开销大。
可事实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论是习文还是习武,同样都负担不起。
最便宜的一卷书,都要一两纹银。
一卷儒家经典,恐怕都要价值千金。
倘若这活字印刷术推广开来,那天下习文之人恐怕要多上数筹不止。
而对于创造出活字印刷术的欧阳旭,在天下文人中的地位自然会很高。
尤其是将来新增的那一批文人,恐怕都要在心中感激欧阳旭。
这样的一个天下文人的楷模,倘若平步青云的话,将会激励到无数人。
“韩大相公所言甚是。”
韩琦话音刚落。
一旁的肖钦言目光闪了闪,然后排众走了出来支持韩琦。
“嗯?”
“肖钦言这是搞什么名堂?”
欧阳旭说实话有些懵逼。
韩琦跳出来帮他说话,就已经很让人意外了。
现在肖钦言也跳出来帮他说话,这就让欧阳旭心里犯嘀咕了。
这人可是圆滑狡诈的代表,怎会为了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得罪包拯这个朝廷上的巨擘狠人。
莫不是劳资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身份背景?
这要是真的就有点狗血了吧?
事实上肖钦言之所以站出来说话,当然不是欧阳旭真的有什么特殊背景。
其不过单纯的想说话而已,当然也有可能是欧阳旭救了顾千帆的缘故。
“额……启禀官家。”
“小臣正如包大人所说,实在是资历尚浅。”
“承蒙官家隆恩,小臣实在是惶恐!”
眼见着这朝堂上都要为自己吵起来,欧阳旭却是不得不说话了。
这也太狗血了吧!?
在此前他不过是翰林院,小小一个六品编修,而且还是今年新科登第的进士。
劳资踏马的只是有系统而已,劳资不是主角好嘛!
不要给我这些主角光环,不要这么多人围着我转圈好吗?
龙椅上的赵祯,见到朝臣争吵起来时,脸色就已经相当难看了。
当即怒道:“三番五次的咆哮朝堂,你们眼里还有朕吗?”
随后转头对着欧阳旭道:“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你着实很不错。”
事实上欧阳旭刚才那番话,看似推诿任职,实则是以退为进,证明自己不是贪图功劳之人。
很明显,他的目的达到了。
最起码给那些自诩风骨的人留下了好印象,就连柯政看向他的目光,都多了几分赞许。
“行了,拟旨吧!”
关于欧阳旭封赏的争论到此为止,最终由赵祯拍板决定了下来。
一跃成为了户部事丞,货真价实的正五品官职。
也不知道刀里来火里去,拼杀了好几年才讨了个六品官的顾千帆会作何感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