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遗产博物馆落成后的第三个世纪,银河系边缘的半人马座β星云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酝酿。星盟最新部署的量子监测站突然集体失灵,监测数据显示,这片星域的熵值正以违背热力学定律的速度急速逆转——本该均匀扩散的能量,竟开始向某一点疯狂汇聚,形成诡异的“负熵漩涡”。
“这不可能!”在星盟总部的应急指挥中心,首席物理学家凯伦盯着全息投影上扭曲的熵值曲线,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她调出近千年的宇宙观测记录,发现类似的熵逆转现象仅在五百年前熵锚失控时出现过。但此刻的负熵漩涡规模远超想象,其核心的能量密度已达到足以撕裂时空结构的临界值。
与此同时,在维度遗产博物馆的地下保管库中,那枚刻有伊芙琳圆盘图案的发光晶体突然剧烈震颤。晶体表面浮现出液态金属般的纹路,拼凑出星裔文字组成的警告:“熵流倒置,维度裂缝的倒影正在吞噬现实。”当工作人员试图将异常上报时,保管库的所有通讯设备瞬间失灵,整个区域被未知的能量场彻底隔绝。
在人马座的暗巷深处,早已退休的维克斯察觉到机械义眼传来的异常刺痛。他启动隐藏的量子终端,发现五十年前破解的档案馆加密协议正在自动运行,一段尘封的记忆片段被强行调取——那是伊芙琳牺牲前的最后影像,她的圆盘在时空屏障上撕开裂缝时,曾短暂显现过与当前负熵漩涡相同的能量波动频率。
“原来我们从一开始就误解了星裔的警告。”维克斯的机械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飞速敲击,将数据同步给星盟总部,“量子回响不是裂缝愈合的后遗症,而是高维生物为了突破屏障,在低维宇宙制造的熵流悖论!”
星盟指挥官艾琳娜的继任者——年轻的洛伦,立即启动“永恒号”的姊妹舰“曙光号”。这支由顶尖科学家和精锐战士组成的特遣队中,包括凯伦的女儿、专攻量子热力学的天才学者艾丽娅,以及掌握星裔古老仪式的神秘主义者泽尔。当飞船接近负熵漩涡时,所有常规探测手段全部失效,只有泽尔携带的星裔占卜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后指向漩涡深处的某个未知维度坐标。
“我们需要制造反向熵流对冲。”艾丽娅在颠簸的船舱中喊道,她将父亲留下的熵值演算公式与维克斯传来的数据结合,“但这需要消耗相当于三个恒星的能量,仅凭‘曙光号’远远不够!”关键时刻,泽尔启动了星裔仪式,古老的咒语在船舱中回荡,负熵漩涡的核心突然亮起星裔文明的徽记,一道能量光柱冲天而起,与“曙光号”的引擎产生共鸣。
当飞船突破漩涡表面的瞬间,队员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无数由反熵能量构成的“记忆晶体”悬浮在虚空中,每一块晶体都封存着某个文明的末日场景。有的晶体中,机械文明在自我增殖中耗尽宇宙资源;有的显示有机生命因过度依赖基因改造而走向崩溃。而在漩涡的核心,一个巨大的熵锚状装置正在运转,其结构与五百年前导致时空危机的熵锚如出一辙,但规模却大了数个量级。
“这是高维生物的文明筛选器。”凯伦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传来,她在总部通过远程接入分析数据,“它们利用熵流悖论制造维度裂缝,将不同宇宙的文明末日场景投射到现实,试图证明所有低维文明终将因熵增走向毁灭!”
就在此时,记忆晶体群突然爆发出刺目红光,一个由暗物质构成的类人生物从熵锚装置中显现。它的身体不断变换着几何形态,每一次重组都伴随着维度坐标的剧烈震荡:“渺小的碳基生命,看看你们终将走向的结局吧。宇宙的宿命就是热寂,所有文明的抗争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洛伦握紧腰间的量子光刃:“如果文明的结局注定是毁灭,那我们更要证明,抗争的过程本身就有意义!”她的话音刚落,艾丽娅突然发现一块记忆晶体中,显示着星盟舰队在维度保卫战中的画面,而画面边缘,竟出现了那个神秘生物的身影——原来早在五百年前,它就已经在暗中观察。
泽尔突然念动星裔禁咒,手中的占卜罗盘化作流光融入熵锚装置。装置表面浮现出古老的封印符文,与负熵漩涡的能量产生剧烈冲突。“这是星裔文明最后的防线!”泽尔的身体开始透明化,“它们早就预见到高维生物的阴谋,留下这个悖论装置作为陷阱!”
在泽尔的牺牲下,熵锚装置开始逆向运转,将负熵漩涡的能量转化为正向熵流。但此时,神秘生物发动反击,无数暗物质触手从各个维度伸出,试图摧毁装置。洛伦带领队员组成能量屏障,艾丽娅则通过量子通讯联络银河系所有文明,号召大家将多余的能源通过星际网络传输到“曙光号”。
当数以万计的文明能源汇聚成璀璨的星河,“曙光号”的引擎爆发出超越想象的光芒。能量光柱与熵锚装置共鸣,形成一个巨大的量子防护罩。在激烈的能量碰撞中,神秘生物的形态开始不稳定,它发出不甘的嘶吼:“你们以为能改变宇宙法则?熵增定律终将...”
“但文明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洛伦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随着防护罩的扩张,负熵漩涡被彻底逆转,记忆晶体纷纷破碎,释放出被封存的文明火种——那些曾经走向末日的宇宙分支中,突然出现了不同的可能性:机械文明学会了与自然共生,基因改造生物找到了进化的新方向。
危机解除后,星盟在负熵漩涡的旧址建立了“文明火种纪念碑”。碑体由无数发光的量子晶体组成,每一块晶体都记录着参与这场战役的文明故事。而在星盟的教育体系中,新增了一门名为“熵流哲学”的课程,教导新一代:面对看似不可抗拒的宇宙法则,文明的价值不在于屈服,而在于永远保持挑战未知、守护希望的勇气。
多年后,在某个镜像宇宙的偏远星球上,一个少年仰望星空,对父亲说:“我长大后,也要成为像洛伦指挥官那样,在熵流的黑暗中点亮火种的人。”父亲微笑着指向天际,那里,“曙光号”正带着新的使命,驶向未知的深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