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曼曼复读(二)

换源:

  曼曼如同轻盈的小鹿,穿梭过小操场,那里早已汇聚了一片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他们的欢声笑语与期待的目光交织成一片热闹的海洋。就在她疾步之间,一个身影跃入眼帘——裴老师,那位体型略显圆润、个子不甚高挑的男子,正挥舞着一面鲜艳的小红旗,仿佛是指挥乐章的魔术师,引领着老师们井然有序地排列开来。他的胸前,一枚闪亮的参观证如同荣誉勋章,熠熠生辉。曼曼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异,却也成了她加速前行的动力,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她向更广阔的天地——大操场奔去。

踏入大操场,曼曼仿佛步入了另一番天地,这里,是今日舞台的主角场。她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昨晚发下来的的知识点,那薄薄的纸张承载着沉甸甸的知识与梦想。她双手紧握卡片边缘,高高举起,仿佛举起了希望的灯塔,随后,清脆而坚定的朗读声划破晨空,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朗读的余音未落,年级主任那浑厚有力的口号声便接踵而至,他如同一位领航者,引领着学生们进行着一场无声却庄严的热身仪式。随着音乐的律动,跑操正式开始,整个大操场瞬间化作了流动的画卷。看台上,参观的师生们密密麻麻,尽管早已被告知关闭闪光灯,但那此起彼伏的闪光依旧如同星辰落入凡间,将这群奔跑的少年少女映衬得格外耀眼,仿佛他们正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演绎着青春的华章。

然而,对于操场上的学生们而言,这一切不过是日常的一部分,是他们青春记忆中最平凡却又最绚烂的一页。他们步伐坚定,动作整齐划一,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每一步都踏出了青春的节拍。周围没有树木的遮掩,也没有孩童跃起捕捉空中虚无缥缈的梦想枝叶,只有汗水与坚持,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在闪光灯的见证下,这份平凡中的不凡,被永远镌刻在了时间的画卷上。

曼曼的脚步随着跑操的节奏起伏,但思绪却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驰骋在过往的记忆之中。裴老师的意外出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她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那些关于旧学校的温馨片段,与眼前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交织在一起,让她的心中五味杂陈。

“一二一,一二一。”口号声在耳边回荡,曼曼努力将注意力拉回到现实中,试图让自己的步伐与全年级师生的节奏同步。然而,心中的纷扰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的步伐,让她显得有些慌乱。就在这分神的瞬间,一个不留神,她背后的同学不慎踩掉了她的鞋子,那一刻,曼曼的心猛地一紧,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她迅速调整姿势,试图在不影响队伍整体节奏的前提下,找回自己的节奏。但越是着急,越是手忙脚乱,步伐愈发显得凌乱。队伍中的同学们,虽然都专注于自己的步伐,但也能感受到这份突如其来的不和谐。

班主任的眼神锐利如鹰,迅速捕捉到了这一幕。他没有丝毫犹豫,动作敏捷地飞起一脚,将曼曼的鞋子踢到了操场中央,那鞋子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最终静静地躺在了一片阳光之下。这一举动,既避免了鞋子成为后续班级跑操的障碍。

在这样的跑操模式下,个人的小小意外,似乎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鞋子掉了,就必须光着脚继续奔跑,连系鞋带这样的小事,都成了奢侈。

跑操的旋律终于缓缓落下帷幕,操场上,各班的方阵如同静默的森林,矗立在晨光之中,等待着年级主任的总结与点评。主任的声音,带着特有的威严与沉稳,穿透了清晨的薄雾,直指那个小小的插曲——掉鞋事件。他的话语,虽简短却有力,仿佛是对所有学生的一次提醒,关于纪律,关于集体,也关于那份不言而喻的责任感。

曼曼,脸颊微红,带着一丝尴尬与羞愧,一瘸一拐地走向操场中央。那里,她的鞋子静静地躺着,像是被遗忘的孤舟,等待着主人的归来。她弯腰,迅速穿上鞋子,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一种急于逃离现场的迫切。然后,她几乎是跑着回到了班级的队伍中,低着头,仿佛这样就能藏起所有的不安与自责。

班主任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每一个学生的心思。当曼曼归队时,他的眼神在曼曼身上停留了片刻,那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有责备,也有理解,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随后,他用那洪亮如钟的声音宣布:“今天掉鞋的同学,需要在班级后边罚站一天。”这句话,既是对规则的强调,也是对曼曼的一次轻微惩罚,更是一次对全体学生的警示。

训话随即开始,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春雨般细腻而深入,既讲述着学习的重要性,也穿插着对品德修养的强调。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粒种子,悄悄在学生们的心田生根发芽,等待着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终于,训话结束,班主任一声令下:“解散!”如同得到了解脱的信号,全班同学如同脱缰的野马,迅速跑向教室,那份急切,仿佛是对自由最真挚的渴望。曼曼也跟着队伍,虽然脚步依旧有些沉重,但心中却多了一份释然。

晨光初破晓,教室内的空气还残留着早餐的余香与书本特有的清新。窗外,树梢轻摇,似乎也在享受这份宁静前的片刻闲暇。

就在这时,班主任踏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教室,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手中紧握着一张微微卷曲的纸条,如同掌握着某种未知的命令。

“女生803,进门右2,上铺的同学,请出来。”班主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简短的话语,如同一阵突如其来的风,轻轻搅动了教室内的氛围。

曼曼闻言,轻轻合上手中的书,那双藏着故事的眼眸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她缓缓起身,书页间夹着的干花轻轻滑落,仿佛也在诉说着无声的告别。教室的最后一排,到门口的距离,在这一刻变得异常漫长。

班主任的目光紧紧跟随,当曼曼站在他面前时,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几分无奈:“又是你,曼曼,你挺行啊,一天之内违纪两次。”

“我说了多少次,不允许早起,这是为了你们的身体着想。”班主任叹了口气,语气中多了几分语重心长,“今天,你在六楼老师办公室的门口罚站一整天,希望你能从中吸取教训。”

曼曼微微点头,没有多言,只是那双眼睛更加深邃,仿佛藏着无数未说出口的话。她转身,再次踏入了晨光之中,向着六楼缓缓行去,背影在楼梯的转角处渐渐模糊,只留下一抹倔强与坚持,在这清晨的校园里,静静绽放。

阳光渐渐爬上了天际,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已近中午。六楼的走廊上,曼曼的身影在静谧中显得格外孤独。她的肚子开始不争气地咕咕作响,像是抗议着这漫长而无声的等待。曼曼心中升起一丝微妙的心思,她心想:“在这里罚站,似乎也没有谁真正在监督我。若是提前三十秒去食堂,或许能避开用餐高峰,免去排队之苦。”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如野草般疯长。曼曼环顾四周,确认楼道里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远处脚步声,提醒着她这里是学校的静谧一隅。她轻轻地将手中的书本放在地上,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告别仪式,然后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秒针跳动的声音在此刻显得格外清晰。

“最后三十秒。”曼曼在心中默默计数,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在积蓄全身的力量,然后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她的脚步轻快而坚定,每一步都似乎在向自由迈进。

然而,当曼曼刚走到三楼,一阵急促的铃声猛然响起,那是下课的信号,也是食堂战役的号角。几乎是在同一瞬间,从各个教室冲出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向楼梯,瞬间将原本宽敞的楼道填得满满当当。曼曼被这突如其来的“人浪”卷入其中。

她被挤在楼梯的中间,周围是各式各样的面孔,有的焦急,有的兴奋。曼曼的身体随着人群的涌动而前后摇摆,她试图保持平衡,却发现自己仿佛成了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任由波涛摆布。

食堂的大门敞开着,像是张开的双臂,欢迎着每一位饥饿的学子。曼曼一踏入这片“圣地”,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食堂内人声鼎沸,热气腾腾,各个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学生们或焦急地等待,或兴奋地讨论,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那是属于青春独有的味道。

曼曼没有犹豫,迅速锁定了一个看起来队伍稍短的打饭窗口,然后快步走了过去。在冗长而略显沉闷的打饭队伍中,光影斑驳地洒在每一个低头沉思或默默念诵的身影上,曼曼轻轻抬头,目光穿越了前方错落有致的人头,忽地一顿,“咦,那个背影,何其熟悉。”

她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尖轻触前方同学的肩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喜与不确定:“嘿,刘子婷?是你吗?没想到,我们又在这里重逢了,你也来这里复读啦!”

刘子婷闻言,身躯微微一震,缓缓转过身来,眼神中交织着惊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话语间略显生涩:“啊,曼曼,真的是你。世界真小,我们竟又成了同窗。”

两人相视一笑,随即陷入了轻松的闲聊。曼曼眼眸闪烁着狡黠的光芒,问道:“你猜,今早我在操场上撞见了谁?”刘子婷眉头轻蹙,满脸好奇:“谁?”“裴老师,就是咱们以前学校的那位。”“裴老师?他今天来了?”“没错,带着一群老师来参观呢。”“是嘛……那方夭老师没来吧?”刘子婷的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急切。

“方老师?我没留意到。”曼曼敏锐地捕捉到了刘子婷微妙的情绪变化,温柔地追问:“怎么了,子婷?你看起来有点紧张。”“没,没什么,只是在这里遇见你已经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了,要是再碰上以前的班主任,我怕我会更尴尬。”刘子婷的声音细若蚊蚋,却清晰地传入了曼曼的耳中。

曼曼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理解的笑容,轻拍刘子婷的手背以示安慰:“别太在意了,子婷。我听说咱们班不少同学都做了同样的选择,复读不是件丢人的事。就算真的碰到方老师,那他也和你一样,都是来学习的。”

刘子婷听了,紧绷的神经似乎放松了些许,嘴角终于绽放出一抹释然的笑:“哈哈,你说得对。”

两人打好饭后,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周遭的喧嚣与忙碌瞬间将她们拉回了现实。曼曼与刘子婷在食堂门口简短地道别,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事,匆匆踏上了返回班级的路。

刘子婷的脚步渐渐放缓,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的思绪。她低着头,目光落在脚下的地面上,那是一块块被岁月磨平的瓷砖,每一块都记录着过往的故事,也映照着她此刻的心情。食堂到教室的距离,在平日里不过几分钟的路程,此刻却显得格外漫长。

她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脑海中肆意奔腾。回忆起与曼曼的对话,刘子婷的心中五味杂陈。复读,这个决定对她来说,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但每当夜深人静,或是像这样偶然遇见旧识时,那些关于过去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让她不禁感到一丝迷茫与彷徨。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曼曼再次站在了高考的战场上。这一次,她没有了一年前的烦躁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从容和自信。她知道,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已经无怨无悔。

查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曼曼没有看到自己分数的开挂式的提升。但她并没有感到失望和沮丧。相反,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自豪。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她努力的结果。

经过一年的复读时光,曼曼深刻认识到,她需要一个全新的、相对陌生的环境去重塑自己,去追寻内心的梦想和成就。在面临报志愿的时,她选择了一个相对偏远地区的学校。她需要这样一个环境,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一个可以让她摆脱过去阴影、重新开始的地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