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五十里弯弯曲曲的山道,才可以到乡里。乡里没通电。又继续走百里的山道,方到县城,县里有电。县里也仅有一台烧煤用锅炉发电机,输送方圆有限的电力。通往各乡去都困难,更不用说,能将电力输送到凤凰村。各处城市都电力不足,更不用说输送到各处乡村去。这是初期时候的基本情况。
凤凰村人感到无奈!凤凰村人都叹息:“要等电来,再过百年吧!”当然,这是失望的叹息。不排除里面消极的等待。但要电通凤凰村,不否认也要慢长的等待。无疑会制遏乡村的经济。
“百年?”郝元德有些气愤。“凤凰村早己经是废村了,一座废墟,要那来电也没用了!一年都不能等了,咱们立即自己动手造电!”
音诗则说道:
“郝爷说的对,咱们一年都不能等了。马上开始着手,从现在!”
村民聚会是在村口的大樟树下。人们不仅问音诗:“电从那里来?”
音诗很爽快,她用手向滔滔奔流的凤凰江一指,说:“电!就是在这凤凰江……!”
古樟下的古村人感到兴奋,又是惊讶——他们都愕住了!都道:“此江能生出电来吗?”
郝元德则先朗声道:“能!”这消除了人们心头的疑惑。他的一口手托住音诗的肩膀,而音诗则感到自己的双肩既宽阔、又有力量了。
“老会长说能,就一定能。”年轻人则说道:“郝爷既然说能,就一定能,我们愿干!”
王美也在人群里,他也在这里听着呢!也显然很激动。便有几个年轻人相拥起来,笑趣地问道:“王美,你是古村有钱的大佬,你愿意出钱、还是出力呢?”
王美笑道:
“这是好事儿,我当然不能袖手,我是既出钱又出力的。”
他们设想在凤凰江的一条支流上,建造一座小型发电站。音诗节多日考察,选择位署,又用多日的时间,为它设计出第一份图纸。
这需要购买器材,并一定的技术指导人员。这是一笔非常惊人的经费,现有的凤凰村人都援助不起。郝会长连同音诗上访乡里。又与乡领导一起上访县里,二级领导既认为此设想可行,但都没有资金,便将报告打入市里。
市里很快重视起来,放入议案,立即加以讨论。一致认为凤凰村的设想是好的,非常有利加速乡村的发展力度。也深深为凤凰村的建议设想感到惊讶!在会议上,决定应予大力支持!但是,议案还是没有全部被通过,市里也因为各套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各类资金都非常紧张。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大声呼吁,定要大力支持!会议只得通过折衷的办法,支持一些资金——各种巨大的项目必须先发展,包括了向各方面供电的强势。各个乡驻地、各县都没有线路通电,这情况的确严浚!会议肯定了凤凰村的设想。决定支持一些——毕竟很有限度,建议县里也支持一些。当然,这也是有限度的。而音诗感到,这支持多数还是在信唸鼓励上。她设想了很多方案,包括向村民集资——村民也比较贫穷,外出打工的人,很难集到资金。尽然,王美出手比较大方。郝老爷子则说:“村民集资必须自发,不能採取统一筹集。”音诗同意这观点。
村民愿意投资,但这些资金都微不足道。市、县也划来一定的资金,显然不足!音诗此时双眉不仅反锁了!
这个快乐的女孩,现在一声无语。
她在山坡上思考问题,一筹莫展。又听到一个消息,王美打算把他的布厂,搬到凤凰江的下流去,这里的环境是有限制的,很难在凤凰村有持续的发展。音诗去找王美:“你明明是支持我的,现在怎么走人?”
王美感到惭愧、无语!音诗说道:
“你一定要支持我,不可轻言说放弃!”
王美想到音诗对他的提携、无私援助。举手说道:“我决不会忘恩负义,音诗我支持你,不搬迁了!”
音诗则是说要他先等一等。但毕竟要他等到啥时候……她也不知道。她在山坡上想问题,通常是一筹莫展的时候……
忽然,在这时候,她听到了琴声!来自凤凰崖上的琴
她向凤凰崖奔过去,跑的气喘吁吁
向琴的方向,她是在向琴奔过去!“山琴!……是你在那儿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