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当看到冯宝宝那双清澈而迷茫的眼睛,他心中的动摇又会变得坚定。无论如何,他都要找到冯宝宝身世的真相,让她不再像一个无根的浮萍,漂泊在这个世界上。
历经数月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目标——一座在当时堪称通都大邑的北方城市,北平。
远远望去,北平城那巍峨的城墙,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既雄伟又苍凉。城内隐约可见的飞檐斗拱,琉璃瓦顶,彰显着这座古都曾经的辉煌。
然而,当他们走近城门时,那种辉煌感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高大的城门楼上,飘扬着刺眼的日本国旗和伪政权的五色旗。城门口,荷枪实弹的日军士兵和穿着伪警察制服的中国警察,对每一个进出的人员进行着严厉的盘查。他们的眼神冰冷而警惕,手中的枪支和警棍,散发着令人不安的寒光。
张楚岚深吸一口气,将冯宝宝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道:“宝儿姐,这里盘查比以前遇到的都要严得多。我们不能从正门进去,太危险了。”
他知道,以他们现在的身份,一旦被日伪军盘问,很可能会暴露。他身上那张伪造的良民证,在这种大城市的严密管控下,恐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冯宝宝点了点头,她对这些似乎并不在意,只是安静地跟在张楚LAM身边。
张楚岚仔细观察了一下城门附近的地形和守卫情况。他发现,虽然城门口戒备森严,但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城墙地段,防守似乎要薄弱一些。
他决定冒险一试。
等到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渐渐熄灭,整个北平城都陷入一片沉寂之中。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和日军巡逻队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张楚岚带着冯宝宝,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来到一段相对偏僻的城墙下。这段城墙比较低矮,而且年久失修,墙体上有一些可以攀爬的裂缝和凸起。
“宝儿姐,我先上去看看情况,你在这里等我。”张楚岚低声说道。
他将身上的包裹卸下来,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深吸一口气,金光咒悄然运转。他的身体变得轻盈了一些,手脚并用,像一只灵巧的壁虎,顺着墙体的缝隙,向上攀爬而去。
冯宝宝则安静地站在墙角下,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她的感知能力,在黑暗中变得更加敏锐。
张楚岚的身手还算不错,很快就爬到了城墙顶上。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观察了一下城墙内的情况。城墙上并没有守卫,只有远处偶尔有巡逻队经过。
他向下面的冯宝宝打了个手势,示意安全。
冯宝宝点了点头,也学着张楚岚的样子,轻松地攀上了城墙。她的动作比张楚岚更加轻盈和敏捷,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两人跳下城墙,潜入了北平城内。
城内的景象,与城外的残破和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也是深夜,但一些主要的街道上,依旧灯火通明,隐约还能听到一些寻欢作乐的丝竹之声。这是一种畸形的繁华,建立在无数人的苦难和屈辱之上。
张楚岚对这种繁华毫无兴趣。他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找一个安全的落脚点。
他带着冯宝宝,避开那些灯火通明的街道,专门往那些阴暗偏僻的小巷子里钻。他们要去的地方,是这座城市中最混乱、最贫困的区域——贫民窟,或者那些三不管地带。只有在那些地方,他们这样的“黑户”,才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北平城的贫民窟,大多集中在南城一带。那里房屋低矮破旧,街道狭窄泥泞,到处都是垃圾和污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臭味。
张楚岚和冯宝宝在这些迷宫般的小巷子里穿行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处看起来像是废弃了很久的小院落。院墙塌了半边,院门也摇摇欲坠,里面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宝儿姐,我们今晚就在这里将就一下吧。”张楚岚说道。
冯宝宝没有异议。对她来说,住在哪里都一样。
两人简单清理了一下院子里的一间还算完整的偏房,勉强可以遮风避雨。
总算有了一个临时的安身之所,张楚岚才松了口气。他知道,在这座危机四伏的大城市里,他们每走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
第二天一早,张楚岚便开始在城中活动,熟悉环境,打探消息。
他发现,北平城虽然被日军占据,但表面上似乎还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城中有日军的司令部、宪兵队,也有伪政府的各个机构,还有一些租界区域,洋人势力依旧存在。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暗流涌动。
张楚岚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座大城市中,潜藏着不少异人。他们的气息,有的隐晦,有的张扬,有的正气凛然,有的邪气森森。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让他感到心悸的强大存在。
这让张楚岚既兴奋又警惕。兴奋的是,这里或许真的能找到解开冯宝宝身世之谜的线索。警惕的是,这里的异人界,恐怕比他之前遇到的任何地方都要复杂和凶险。
他开始有目的地在城中的一些旧书摊、古玩市场、以及一些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老字号店铺转悠。他希望能找到一些与异人、道法、古籍相关的物品,或者能接触到一些了解内情的人。
他身上那本从战场上捡来的古籍残片,虽然内容邪异,但也为他提供了一些研究方向。他想找到更多类似的古籍,或者能解读那些残缺符箓的人。
这天,张楚岚来到北平城有名的潘家园古玩市场。
此时的潘家园,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规模,但也已经初具雏形。各种地摊和小店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古董、字画、旧书、杂项。真真假假,鱼龙混杂。
张楚岚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旧书摊。摊主是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干瘦老头,戴着一副老花镜,正捧着一本线装书看得津津有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