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朱元璋要被建文这小登气炸

换源:

  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目光深邃。

坐在胡椅上抚须。

看着天幕上所述,朱元璋乞丐出身。

心中不由感叹。

“如此大不幸之人,却能成就大业。”

“若他出生在隋末,这天下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就是可惜了那储君。”

说到储君。

李二想起自己的好大儿李承乾。

心中一紧。

自己应该不会像那朱元璋一样倒霉吧?

……

大明。

建文帝位面。

朱允炆看着天幕心中想起自己父亲。

在自己父亲死后,皇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

更在爱屋及乌的思想下。

他皇爷爷为了给他铺路几乎杀绝了昔日勋贵。

想起父亲,朱允炆心中感慨万千。

想到父亲到现在仍然谥“懿文太子”。

心中下定决定。

“传朕旨意。”

“追尊先皇懿文太子为……孝康皇帝。”

“庙号……兴宗!”

……

【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碎,逼得自己叔叔自焚的建文帝朱允炆。】

天幕中一团熊熊烈火铺满整个屏幕。

穿戴亲王衣冠的朱柏。

手执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火中自尽。

在火中长叹:

“本王乃高皇帝血胤。”

“岂能受辱于奴仆之辈!”

天幕上弹幕飘过:

【朱标怎么生出怎么个玩意儿:逼死湘王还给个恶谥“戾”。】

【朱棣:小登,爆个皇位。】

【真·好牌,被自己外加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玩坏了。】

【他们三也就借皇帝的手成就自己而已。】

【尤其是方孝孺,开创未有之十族消消乐,成就自己名声。】

【叫你削藩不是消啊】

【不给活路,动手杀自己亲叔叔,怪不得别人反了,是我早反了。】

【支持朱棣!】

【朱允炆真不适合当皇帝,志大才疏。上位就想弄死自己叔叔,别人忽悠两句,把他当枪使,他还真信了,我看即便朱棣不造反乖乖被削,大明也会二世而亡!】

【建文三杰:李景隆、黄子澄、驸马爷梅殷】

【这样干,我要是朱元璋得气活咯!】

……

朱允炆涨红了脸。

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看着天幕上的口诛笔伐,整个人胸口剧烈起伏。

“难道朕削藩,真的错吗?”

“若是他们造反,朕还有活路!?”

天幕上的阴阳怪气,仿佛已经把他日后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

朱允炆整个人都呆住了。

仿佛被抽干了力气。

一个没站稳,跌坐在地上。

片刻之后,他回过神来。

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污蔑!”

“后世之人懂个屁!”

“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

此刻他眼中充满癫狂,早就被皇权吞噬。

他不允许有任何人沾染他的权利。

更不允许有任何能挑战他的潜在风险。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传旨!曹国公李景隆,即刻带兵诛杀反贼朱棣!”

朱允炆整个人被冲昏了头脑。

看到天幕中所说的三杰,李景隆。

想都没想,直接让其带兵提前诛杀朱棣。

此时的朱允炆,就像一个狮群诞生出新王。

要驱逐狮群中的其他雄性一样。

(大概一个比喻,老爷勿怪)

家中正抱着圣贤书的方孝孺。

听到建文帝后。

眼中复杂地抬头看向天幕。

被那句十族人换取自己名声惊得头脑一片空白。

这就是自己以后的下场吗?

被诛十族……

而此刻方孝孺的十族整个人都不好了。

(十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学生好友一族)

我滴个娘!

你清高,你了不起!

你拿我们命换清名。

巅峰的时候你没想我,临了你要死还拉上我们垫背是吧!

我招谁惹谁了我!

……

大明。

朱元璋位面。

刚刚才平复心情的朱元璋。

血压又升高。

当年朱文正,欲反叛自己投靠张士诚自己都没忍心杀了他。

甚至他的后代自己同样封了藩王。

而这个兔崽子竟然亲手打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

顿时两眼一黑昏死过去。

“爹!”

此刻朱标焦急一声大喊,急忙冲了过来。

“快传御医!”

“重八!”

马皇后焦急大喊。

几名御医被带了上来。

一阵忙活之后,朱元璋这才悠悠醒来。

刚醒,整个人开始怒骂。

“畜生啊!”

“咱老朱家怎么生出个这个玩意儿。”

“咱是瞎了眼,把大明的江山交给他。”

天幕上的口诛笔伐中。

句句都像是在嘲笑他有眼无珠。

把一个大好河山交给朱允炆霍霍。

朱元璋痛心疾首地看向马皇后。

“妹子!”

“湘王和朱允炆从小一块长大他怎么如此狠!”

“不仅逼得柏儿自焚,还用恶谥羞辱柏儿。”

“原来老四是这样做了皇帝。”

“咱不怪他,要是咱,咱也要反!”

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被逼得毫无退路,甚至惨死。

心中仿佛在滴血。

朱元璋一生最为看重的就是血缘。

或许和他从小失去家有关。

一生极为看重家庭。

不由得老泪纵横。

马皇后悲痛得已经是说不出话来。

默默帮朱元璋拍背顺气。

朱标此刻早就跪在朱元璋面前。

他也没想到,朱允炆后世会变得如此冷酷。

更是没有给自己的兄弟们一点退路。

手段极其强硬。

你说你哪怕怀柔也好啊。

还有自己十二弟。

竟然被逼得全家自焚。

他心中何其不痛,惭愧得不能自已。

片刻后,他整理好情绪下定决心。

“父皇,儿臣求父皇让允炆看守祖庙。”

“日日抄经,为大明祈福。”

“永不回京。”

朱标这番话。

朱元璋听后也明白了。

这是要朱允炆彻底绝了储君之位。

天幕中是后世之人的记录。

若没有所行动,大明的轨迹还是会回到原来的轨迹。

所以,朱允炆在京城已经没了容身之所。

回祖地守陵才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不然他只有出家为僧。

或者人间蒸发。

当然。

还有一种选择是封藩。

但如果朱允炆被封藩,依照天幕中所说,他是后世之君。

不免容易被有心人大做文章。

再挑起内乱。

整个大明朝才刚建立又陷入战乱。

这不是朱标想看到的。

所以回祖地守陵也好,远离是非。

说到底,他也是自己的儿子。

现在还小。

还有回旋的余地。

“行,咱答应你。”

朱元璋思索片刻答应了朱标。

也算是对儿子们的一个交代。

……

看到朱允炆的骚操作。

汉武帝刘彻笑了,不过是讥讽地笑。

咱们留下的推恩令是摆设?

这都不用。

真是白白浪费。

这步骤不都在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

先干吗再干吗。

这都不会。

还有那些个大臣。

真是蠢材!

活该被人赶下台。

……

大明。

正快马加鞭赶回南京的朱棣,心中松了口气。

原来是因为这样自己才反的。

这下父皇应该不会砍了我。

毕竟自己也是被逼的。

而且照天幕上说。

自己还被逼得当街装疯卖傻。

“这兔崽子!”

“咱这会回去,先揍他丫的。”

“要不是天幕,自己往后这么惨,这回先报仇!”

同样想法的,还有各地已经就藩的藩王。

有的准备赶往京城。

有的已经提笔上书痛骂朱允炆。

要让自己父皇为自己做主。

而此时的年幼的朱允炆。

双眼呆滞,缩在母亲吕氏怀里。

身体不断地发抖。

他母亲吕氏也是一脸茫然。

完全没了主意。

不知道接下来会遭受什么样的怒火。

……

ps:

求求老爷们的推荐啦。

谢谢geigei~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