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扶苏之死。(有老爷在看吗?)

换源:

  几乎抽了胡亥十几下。

这才气喘吁吁,丢掉手中的腰带。

而胡亥蜷缩在地上。

瑟瑟发抖。

小声地呜咽着。

嬴政扶着膝盖喘了几口气才勉强缓过来。

身为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平时很少注意自己皇子的成长。

但再怎么样可都是他的龙子。

身为一个父亲在知道自己孩子全都噶了。

是个人他都冷静不下来。

在听到秦二世而亡时。

嬴政本以为是扶苏太过仁慈而压不下大秦。

现在看来,可要比自己想象得恐怖。

不仅灭国。

自己所有孩子还被胡亥所杀。

顿时。

嬴政脑子里仿佛充斥着自己孩子的哀嚎。

他甩了甩头。

恶狠狠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二人。

与此同时。

相府里。

李斯打了个冷战,总感觉脖子一凉。

有股不好的预感。

……

天幕上。

【赵高在搞定自己的学生胡亥后,又去见了左丞相—李斯。】

【他心中早盘算过,只要得到了李斯的支持,扶苏就不再有任何威胁。】

【之所以找李斯,不光他是随行的大员,更因为是他的特点。】

【李斯可以说是很特殊的人。】

【他不忠诚于任何人,只在乎权力和地位,为了地位和权利,他不在乎皇帝是谁。】

【也正是这个原因赵高才找到了李斯。】

【回程的某天夜里,赵高以皇帝的名义将李斯唤进了皇驾。】

【一进大账赵高也没有废话。】

【直截了当的告诉李斯,始皇帝驾崩。】

【又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李斯听后,开始是拒绝的。】

【赵高知道李斯是聪明人。】

【直接指出利害关系,如果扶苏登基。】

【依照他和蒙家兄弟的关系。】

【必定会重用,而他李斯恐怕要靠边站。】

【若是胡亥上位,他只能依靠你我。】

【赵高的一语道破。】

【李斯内心也知道,如果扶苏继位,必然会实行儒家仁政,和自己法家冲突,到时候恐怕真是会被排斥。】

【最终李斯为了权利,同意了赵高的计划。】

……

“李斯啊李斯,朕可待你不薄啊!”

始皇帝也知道他的为人。

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确实是为了权利,会不择手段。

不过李斯的行为,让嬴政还是感到心寒。

自己对他可是有着知遇之恩。

在自己驾崩后,仍然没有考虑过一点大秦。

反而为了自己的地位。

弃大秦而不顾。

“李斯,朕看走眼了。”

没想到因为自己的驾崩,后世竟然如此乱套。

先前还不屑大明的宦官干政。

自认为自己大秦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赵高,你究竟还做了什么。”

嬴政重新坐回软垫上。

眼神冰冷地看着天幕。

相府。

李斯内心同样复杂。

始皇帝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可以说没有始皇帝就没有今天的李相国。

“备马……进宫。”

李斯知道,始皇帝肯定也在看天幕。

以及自己对皇帝的了解。

自己后来的所作所为必然会让他震怒。

与其让他来“请”自己。

不如自己负荆请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

天幕继续。

【随后赵高、胡亥联合李斯伪造遗诏。】

【立胡亥为太子。】

【同时在遗诏上,指责扶苏带兵无方。】

【戍边期间无任何功劳,还大量损失军士。】【更是多次上书诡辩。】

【将军蒙恬教导无方。】

【非但不矫正还与扶苏串通。】

【并将二人解除兵权,扶苏赐死自裁。】

【当圣旨从沙丘传到长城边境时,扶苏见后泪流满面,他一直认为自己不受父皇喜,便要领旨自裁。】

【而蒙恬却看出了端倪,他不相信皇帝会如此,极力劝说公子扶苏。】

【不能因为一道圣旨就自裁,而且皇帝在此刻在东巡,身边并没有带多少人,不如直接去沙丘问个明白,若是皇帝确实要杀,自己一定共同赴死!】

【但扶苏早被儒家君要臣死的思想洗脑。】

【不顾蒙恬的劝阻,执意赴死。】

【公元前210年,扶苏自裁身亡,蒙恬兵权被收随后被囚禁。】

……

大唐。

李世民,“承乾,你可学不得这公子扶苏啊。”

李二凤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好大儿。

生怕哪天他和那公子扶苏一样。

因为一道圣旨,就自裁身亡。

李承乾乖巧地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坐在一旁满意地笑了。

一家人就是该这样其乐融融才是。

……

大汉。

刘邦举起酒杯。

向天上敬酒。

“扶苏公子,此杯朕敬你!”

早在始皇帝时期。

刘邦虽说在沛县做一个小小亭长。

却也听说过扶苏的名声。

内心对他还是充满了敬意。

当年若不是秦法严苛,逼得自己造反。

哪有他的今天。

……

看到这,嬴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甚至觉得自己这大儿子是不是真傻?

提莫的,让你去边境监军和自己最宠爱的将军蒙恬打组合。

将来上位有兵权在手,更稳固朝堂。

而你呢?

提莫的,一道假圣旨。

竟然就这样让你自裁了?

连蒙恬都能看出来有问题。

你居然看不出来?

嬴政不由地赶到自己血压都要飙升了。

心中反而更痛恨儒家。

要不是他们儒家思想。

自己好大儿。

怎么可能变成这样。

恨不得立马砍了那些儒家。

长城边境。

扶苏愣了,不由得脸红。

原来自己在后面如此无脑。

一道假圣旨就让自己乖乖去死。

但蒙恬的眼神有些不对劲。

先前相处觉得大公子人不错。

体恤下属,在军士中也常常听到夸赞。

现在看到天幕。

看扶苏的眼神变得怪怪的。

甚至怀疑他能不能担起大任。

包括刚才,他也是动不动就要自裁。

真担心以后他真继承皇帝了。

会不会因为谏大夫怒怼几句就会羞愧难当,而自裁。

扶苏好像感受到了蒙恬的目光。

转头看去和蒙恬对视上。

立马尴尬地别过头去,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

有老爷在看吗?能支持一下吗?

跪谢~

邦邦就是磕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